永贏基金指數與數量投資部負責人:萬純

回顧四季度,醫藥板塊在經歷了第一波快速劇烈的見底反彈行情後,進入到了以中藥OTC、新冠藥物、防疫需求爲主的主題投資階段。貫徹落實二十條防疫措施,“快封快解”已成爲目前防疫主旋律,各地防疫政策持續優化,近期看,抗原、疫苗等相關主題有望持續保持熱度。長期來看,隨着防疫政策的進一步精準優化,常規醫療和消費醫療板塊有望逐步恢復,醫藥行業的投資主線將逐步圍繞疫情放開、診療恢復的復甦主線展開。診療手術量的恢復有望帶來創新藥、醫療器械的持續增長,以及國產替代、自主可控的醫療設備新增投入帶來的投資機會有望成爲未來兩年的主線行情。

醫療設備領域,2023年有望進入醫療新基建大背景下的需求加速釋放階段,在貼息貸款落地、ICU建設、創新器械DRG免疫等多重政策利好的驅動下,醫療設備將有望持續維高景氣度。同時我們看到一批國產龍頭企業的產品競爭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在國產替代加速趨勢下,醫療設備國產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體外診斷領域,過去兩年核酸檢測、抗原檢測相關標的實現了業績爆發式高增長,但與此同時,疫情防控背景下醫院端診療人次出現了明顯的下滑,現在的常規門診量可能只有2019年的7~8成,常規IVD板塊受損嚴重(根據國家衛健委數據,2022年6月,在各地疫情未擴散背景下,全國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達5.55億,與2019年同期7.03億次相比,降幅達21.05%)。隨着疫情的逐步好轉,醫院端診療人次預計將會逐步恢復,疊加生化、化學發光等IVD帶量採購的持續推進,國產廠商或有望受益於集採規則實現份額的加速提升。

高值耗材領域,集採預期穩定下有望迎來困境反轉的投資機會。近期包括脊柱、生化、電生理等代表性的耗材持續推出集採規則,基本均採用了排名中標+限價中標結合的競價模式,使得集採更爲科學化,政策要在支付端和產品力之間尋找平衡點。對於充分消化集採降價影響的公司,隨着集採規則逐漸清晰、降價進入穩定預期,以及延期手術的需求回補,國產耗材有望進入收入及份額提升週期。高耗也是創新驅動的行業,術式升級下的創新產品持續迭代或可以進一步對沖集採政策的影響,提供業績向上的彈性。

萬純:北京大學碩士,8年證券相關從業經驗,3.4年投資管理經驗。曾先後任職於中國結算上海分公司、平安基金資產配置事業部;2019年4月加入永贏基金,現任永贏基金指數與數量投資部負責人,醫療器械ETF、創業板指數、滬深300指數等基金基金經理,在資產配置、指數投資等方面具有豐富經驗。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