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經濟參考報

企業生產“忙”起來,線下消費添“暖”意、快遞物流加速“跑”……連日來,全國多地密集調整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助企紓困力度,多措並舉助力加快復工復產。

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公佈優化落實疫情防控的“新十條”,進一步明確“科學精準劃分風險區域”“非高風險區不得限制人員流動,不得停工、停產、停業”等優化措施。隨着一系列政策接續發佈和落地見效,多地市場呈現回暖跡象,復甦活力正在顯現。

企業生產按下“快進鍵”

在安徽省宣城市的宣城立訊精密工業有限公司倉庫門口,一輛輛大貨車正在有序排隊進出。

“疫情防控政策優化以後,貨車進出工廠和運輸產品都更順暢了,運轉效率得到極大提升。”公司總經理朱陸鳳說,11月下旬以來,工廠處於滿負荷生產狀態,預計今年產值有望突破13億元。

在重慶西信天元數據資訊有限公司研發中心,陸續到崗的員工正在抓緊推動研發進度。“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我們有序推動員工返崗,目前已有近200人返崗復工復產,預計下週就能恢復正常研發節奏。”公司董事長張劍說。

連日來,各地提升疫情防控科學性、精準性,加快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努力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北京建立企業關鍵崗位核心人員“白名單”,予以核發全市統一電子通行證,保障其及時到崗工作;重慶出臺十六條涉及重點行業的金融服務措施,鼓勵各銀行機構加大信貸投放,滿足復工復產資金需求;內蒙古出臺七項措施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

隨着一系列政策舉措實施見效,多地復工復產腳步加快。以重慶爲例,截至12月4日,全市734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已復工企業達6974家。

“隨着防疫措施不斷優化調整,各地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狠抓政策落實見效,加力鞏固經濟恢復基礎,進一步推動經濟回穩向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龍海波說。

線下商業人氣回升

位於廣州市天河區正佳廣場內的湘辣辣餐廳裏,熱辣的湘菜吸引不少食客前來就餐。“自12月1日恢復堂食以來,門店客流平穩回升,給了我們中小餐飲企業很大信心。”店長汪永春說。

汪永春介紹,復工復產的同時,門店也積極落實員工每日測溫,並對店內定時消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努力爲顧客創造更安心的就餐環境。

隨着疫情防控政策進一步優化調整,廣州、鄭州、北京等多地陸續恢復堂食,線下餐飲人氣逐漸回升。多個城市聚焦餐飲、住宿等領域,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推出一系列紓困幫扶舉措。美團數據顯示,12月7日(本週三)北京地區到店餐飲線上訂單量相比11月30日(上週三)增長超58%,全國多個城市到店訂單量也均出現不同程度恢復和增長。

電影市場也迎來複蘇暖意——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12月3日、4日週末兩天,全國營業影院均超過5800家。12月5日,全國多個省份影院營業率超過七成。

“目前影院《阿凡達2》預售已排滿,提振了我們的信心。”大地影院集團浙江城市體總經理李倫祥說,近半個月,影院晚間場上座率提升近一倍,12月16日起院線旗下所有影院將調整爲全天正常營業。

“隨着政策優化調整,我們在入口取消了人工查驗,但保留了自動測溫儀器,同時提醒觀衆規範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李倫祥說。

隨着跨省旅遊經營活動不再與風險區實施聯動管理等措施推出,多個平臺旅遊景區搜索、預訂量也在增長。美團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20時,三亞入港機票訂單量較上日環比增長340%,元旦期間住宿預訂量較上日環比增長近3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