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副主席李超12月8日在首屆長三角REITs論壇暨中國REITs論壇2022年會上表示,進一步擴大REITs試點範圍,儘快覆蓋到新能源、水利、新基建等基礎設施領域。加快打造REITs市場的保障性租賃住房板塊,研究推動試點範圍拓展到市場化的長租房及商業不動產等領域。

他還透露,進一步明確REITs稅收徵管細則。推動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等配置型長期機構投資者參與投資,積極培育專業化REITs投資者羣體。

市場認可度較高

李超介紹,2020年4月基礎設施REITs試點啓動以來,各項工作平穩有序推進,市場認可度較高,運行總體平穩,達到預期目標。

截至今年11月底,共批准基礎設施REITs產品24只,已上市22只,募集資金超過750億元,總市值約830億元,整體較首發上漲約20%,項目涵蓋收費公路、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倉儲物流、清潔能源、保障性租賃住房等多種資產類型,募集資金重點用於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和民生等補短板領域,回收資金帶動投資的新項目總投資額超過4200億元,形成了良好示範效應。

“同時,已上市REITs信息披露總體規範、運營較爲穩健、業績表現符合市場預期。”李超說,其中首批9只上市REITs發佈的2021年年度報告顯示,營業收入平均達到基金招募說明書預測值的104%,資產配置價值凸顯。截至今年11月底,產權類REITs對應現金流分派率平均爲3.67%,特許經營權類REITs對應內部收益率平均爲5.51%,估值總體處於合理區間。

走好中國特色的REITs市場發展之路

李超表示,當前環境下,國際形勢嚴峻複雜,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需要更加充分地發揮資本市場助力穩融資、穩增長功能。新時代REITs市場肩負着重要的職責使命,也迎來難得的歷史機遇,發展空間廣闊、潛力巨大。

“下一步,證監會將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強化系統思維、市場觀念,以推進常態化發行爲抓手,加快推動市場高質量發展,走好中國特色的REITs市場發展之路。”李超說。

他表示,保持常態化發行,充分發揮規模效應、示範效應。繼續推進基礎設施REITs常態化發行十條措施落實落地,推動更多優質項目發行上市。進一步擴大REITs試點範圍,儘快覆蓋到新能源、水利、新基建等基礎設施領域。加快打造REITs市場的保障性租賃住房板塊,研究推動試點範圍拓展到市場化的長租房及商業不動產等領域。

完善市場體系,推進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貫徹落實國辦《關於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有關要求,進一步推進REITs各項基礎制度改革創新。儘快推動首批擴募項目落地。促進暢通從Pre-REITs培育孵化、運營提質到公募REITs上市的渠道機制,積極探索建立多層次REITs市場。

“強化事中事後監管,促進市場平穩運行。”他表示,證監會已構建起全流程全鏈條的監管機制,突出以“管資產”爲核心,加強對基礎資產的穿透監管;研究制定符合REITs特點的大類資產信息披露指引,強化信息披露監管;促進各類市場主體歸位盡責,健全綜合監管體系,逐步培育市場規範有序、主體依法合規、投資者有效保護的良好市場生態。

李超強調,完善法規制度,夯實市場長遠發展基礎。總結試點經驗,借鑑境外成熟市場實踐,在公司法、證券法框架下,研究推動專門立法,系統構建符合REITs特點及中國國情的法規制度安排。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進一步明確REITs稅收徵管細則。推動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等配置型長期機構投資者參與投資,積極培育專業化REITs投資者羣體。

“發揮各方合力,推動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李超說,REITs市場建設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工程。當前,各相關部門、各地方政府、各參與機構對REITs市場逐步形成了廣泛共識和工作合力。證監會將會同國家發改委等進一步健全REITs綜合推動機制,統籌解決REITs發展涉及的項目合規、國資轉讓、權益確認等共性問題,保障常態化項目供給,促進市場規範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