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音乐剧《风刃》首演讲述沈阳版“潜伏”

我省运用多种舞台艺术形式表现“六地”红色题材

音乐剧《风刃》演出现场。

本报记者杨竞 文并摄

核心提示

音乐响起,大幕拉开,沈阳北市场阴云密布,舞台上40多名演员边舞边唱:“弯曲的身体,能否伸展开?昂起的头颅,不怕受伤害。迎接幸福日子到来!等待和平,沈阳归来!”12月7日晚,由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出品,沈阳歌舞团、沈阳曲艺团创排演出的音乐剧《风刃》在盛京大剧院首演,这是我省首部以音乐剧的形式讲述解放战争时期战斗在敌人心脏中的李年、赵炜等诸多红色特工英雄事迹的作品。

根据沈阳多位红色特工事迹改编而成

音乐剧《风刃》深挖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根据解放战争时期战斗在敌人心脏中的李年、赵炜等多位红色特工的英雄事迹改编而成,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党地下工作者在沈阳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惊心动魄的“潜伏”故事。

红色特工赵炜是我党秘密战线上的杰出代表,被称为中国近代特工史上的“十大金刚”之一。在解放战争时期,赵炜打入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司令部高层,绝密代号“902”。正是这个“902”,利用一道假命令,重创了敌军,为东北的顺利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关于赵炜的英雄事迹辽宁日报于2010年9月18日用一个整版以《赵炜:设下口袋阵重创一个军》为题进行过报道。

《风刃》用时1小时50分钟,共分8场,由“风起”“风云骤变”“醉生梦死”“书剑恩仇”“心结难解”“裸露狼群”“大义回赠”“生离死别”“革命无悔”等部分组成。舞台上,故事曲折动人,敌人从侦听的电波中发现我地下党一个代号叫“风刃”的卧底,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生死较量悄然展开……透过近百名演员的演唱表演让观众置身于历史场景中,将观众带入到惊心动魄的沈阳版“潜伏”故事中。

《风刃》音乐风格鲜明、节奏强烈,韵律高低起伏,既有东北小调、古典音乐,又有摇滚乐、爵士乐,时而娓娓道来,时而高亢激昂。人物造型给人以丰富、生动、隽永的审美感受。

《风刃》立足塑造英雄城市,深挖革命史实,经过主创团队不断精炼和打磨,最终形成以鲜明的红色基因、冷峻的谍战风格为基调,又贴合当代审美的红色主题音乐剧。该剧既有歌剧的庄重大气,又兼具话剧的深刻内敛和音乐剧的时尚灵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党委书记苏颖说,红色音乐剧《风刃》是一个真实的沈阳历史故事的艺术再现,是一节生动的历史课和党性教育课,现场震撼人心,令人潸然泪下,今天的和平生活是无数个无名英雄用生命换来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沈阳人对当年的英烈的敬畏油然而生,我们真的需要去更多地了解沈阳,了解这个有历史故事的城市。

“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是辽宁戏剧创作的富矿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是辽宁戏剧创作的富矿,如何用戏剧在尊重历史与还原历史中对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开掘与表达?

近年来,我省对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挖掘,在戏剧舞台上,不断有新剧目创作出来。比如,辽艺创排的话剧《北上》、大连话剧团的《无风地带》、大连杂技团的杂技剧《旗帜》、大连歌舞团的《摇篮》、沈阳评剧院的大型现代评剧《黄显声》以及沈阳杂技团联合沈阳大学正在创排的杂技剧《先声》、诗画音乐剧《国之歌》等都是对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

话剧《北上》通过小人物串联起大事件,突出展现了共产党人护送著名民主人士“北上”历程中的初心与使命,充分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而《无风地带》是在中共大连地方党史素材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和创作而来的,从一段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特定视角,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剧中通过夏子衿、常海阳、夏先生等人的奋斗牺牲,歌颂了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和英雄气概。

杂技剧《旗帜》以杂技语汇述说百年来那些刻骨铭心、具有时代意义的历史瞬间,让观众在欣赏全新的惊险奇美舞台艺术晚会的同时,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大连歌舞团创排的《摇篮》则采用乐章式结构,以“苦难岁月”为序,用“远航”作尾声,运用诗、歌、舞等多种表现方式,采用现代声光电、视频、多媒体等多种艺术手段,以及多时空交织的艺术手法,表达人民对党的无限热爱。

深入挖掘沈阳历史文化,将黄显声的英雄形象和事迹艺术地呈现在舞台上的现代评剧《黄显声》,传递出抗日英雄永不言败、奋勇抗争的勇气和精神。而正在创排的杂技剧《先声》、诗画音乐剧《国之歌》等也都是以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为蓝本进行的创作。

针对《风刃》的这次接力挖掘,红色文化研究学者赵怀力说,对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开掘,必将产生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面向新时代,更具文化意识的审美表达无疑有助于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英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辽宁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郑永为说,当下,全省文艺创作紧紧围绕辽宁“六地”展开,在戏剧创作上,深度、广度、视角是比较鲜明的。无论是话剧、评剧,还是杂技剧、歌舞剧、音乐剧,都在戏剧的舞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音乐剧《风刃》不说教,可看性极强,有成功的人物塑造,同时又兼顾了艺术性地表达,特别符合现今观众的观赏需求。这让我们再次看到辽宁舞台艺术创作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努力挖掘本土题材进行创作,反映地域文化的良好传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