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9-11日,第四屆“外灘金融峯會” 在上海召開。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在峯會上表示,要想進一步提升規模經濟來源和競爭力來源,高水平很重要的衡量方式是質量高。而質量衡量的標準是在全球價值鏈、全球產業鏈中的議價能力和競爭能力。

劉元春表示,在全球價值鏈的“微笑曲線”裏,我們處於底端,如何向兩端進發是未來要把握的很重要的核心。這就是經常講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四鏈”融合,這四鏈融合是高水平開放很重要的基準。因此,一方面要在科技上進行全面創新,全面做好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的基本盤,只有這個主體纔會真正具有創新的功能,纔會真正具有趕超的能力。

劉元春指出,同時只有將創新能力提高,才能在國際產業鏈和價值鏈上鑄就長板,鑄就議價能力和競爭能力。從曲線,從底部向兩端進行進發,毫無疑問會和發達國家直接發生各種衝突,這是在未來必須要面臨的。高水平開放,在質量提升過程中,在競爭中不斷開闢新領域。(全景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