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常熟市政府官網正對《常熟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進行公示,公示期至12月29日。公示稿明確提出常熟“城市重點向南”的發展方向,全方位推進蘇州市內全域一體化,加快實現與蘇州主城的無縫對接。對於蘇州主城來說,繼南側的吳江2012年撤市改區,向東連接崑山的軌交S1號線明年通車後,又將向北擁抱常熟。

澎湃新聞注意到,和南京、杭州、深圳等城市相比,“最強地市”蘇州的一大顯著特徵是,經濟發展強勁的下轄縣級市數量較多,被稱“散裝蘇州”,向心力不強。目前,蘇州下轄5個市轄區,代管崑山、張家港、常熟和太倉四大縣級市。2021年,四大縣級市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了50%。相比之下,南京已經實現了“無縣化”,下轄11個市轄區;杭州下轄10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和兩個縣,市轄區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在90%以上。

常熟東鄰太倉,南接蘇州市區,西接無錫,東北瀕長江,西北與張家港接壤。2021年,常熟市地區生產總值達2672億元,長期在全國百強縣榜單中名列前茅。公示稿提出,常熟要向南融入蘇州主城發展,向北跨江聯動南通,向西協同張家港,向東聯動崑山、太倉,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共建卓越的全球城市區域加快優勢互補、南北共建打造跨江聯動的門戶城市。

公示稿提出,要構建一體化的發展格局,形成蘇州北向發展軸、蘇州市域一體化(常熟)融合創新區和六個組團的空間結構。構築多元立體的交通體系,加強軌道交通的一體化鏈接作用,打造快速暢達的蘇州-常熟交通聯繫。公示稿中“市域綜合交通系統規劃圖”顯示,蘇州地鐵2號線未來將北延至常熟,起自蘇州主城區的軌交S5線和蘇虞張線未來也將穿常熟城區而過。

今年以來,蘇州市決策層頻提“市域一體化”發展,樹立“大蘇州”一盤棋思維。其中,常熟較張家港和太倉更接近蘇州主城區,參與市域一體化發展基礎更好。9月底,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曹路寶曾在常熟市南部的辛莊鎮、尚湖鎮兩鎮調研,並表示,常熟市要積極研究整體南向發展的重大戰略,辛莊、尚湖作爲臨界鄉鎮要更高站位、更高水平融入蘇州市域一體化發展,加強與周圍地區的聯動協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