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西海都市報

2022全國“最美家鄉人”評選開始投票

快來爲蘇曉莉和完德尖措點贊加油

蘇曉莉(中)和繡娘們研究作品。圖片由本人提供

完德尖措(左一)指導學員們學習繪畫技藝。圖片由本人提供

本報訊(西海全媒體記者 彭娜 郭紅霞)隨着各地“最美家鄉人”名單陸續出爐,12月8日,本報推薦的“最美家鄉人”蘇曉莉、完德尖措入圍2022全國“最美家鄉人”候選人名單,他們能否代表青海捧回“全國最美家鄉人”殊榮,需要您的點贊助力。

全國“最美家鄉人”評選活動,由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阿里巴巴鄉村振興基金聯合全國60多家主流媒體共同發起,覆蓋全國200多個縣市。評選活動以“鄉村振興”爲主題,重點挖掘在鄉村產業、文化、教育、生態、科技、衛生等各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平凡人,通過評選表彰把他們的事蹟推向全國,爲鄉村振興提供更多優秀範本和成功經驗。過去7年,已有近百位平凡人被推到“全國最美家鄉人”的聚光燈下。

2022全國“最美家鄉人”評選活動於7月下旬啓動,經過4個多月的徵集評選,全國評選出500多位地方“最美家鄉人”。經過各地媒體及相關部門綜合評估、優中選優,最終有105位地方“最美家鄉人”入圍全國候選人名單。他們來自20多個省份的65個縣市,有敢想敢幹、靠勤勞智慧帶動鄉村產業振興的新農人,有紮根鄉村、奉獻青春的教師、醫生、郵遞員、護林員、非遺傳承人,還有竭盡所能爲鄉村振興奔走籌謀的基層幹部……這些在鄉村熱土上奮鬥的身影,爲鄉村創造了無限希望和美好,成爲家鄉最美的一道風景。

105位候選人,根據各自不同事蹟分成四組,角逐“最美家鄉人”年度四大獎項:引領創新獎、執着堅守獎、責任擔當獎、卓越貢獻獎。評選採用“評委投票”及“網友點贊”綜合計票的方式開展,其中“評委投票”所佔比重爲80%,“網友點贊”所佔比重爲20%,每組綜合排名前5名,分別頒發2022全國“最美家鄉人·引領創新獎”“最美家鄉人·執着堅守獎”“最美家鄉人·責任擔當獎”“最美家鄉人·卓越貢獻獎”,獎勵一萬元正能量獎金。

今年是《西海都市報》首次參與全國“最美家鄉人”評選活動,共收到近百個“最美家鄉人”報名案例,先後報道20個典型人物故事。11月30日,本報發佈我省十佳“最美家鄉人”名單,他們分別是蘇曉莉、韓光遠、郭蓮、喬維棟、完德尖措、土登加措、孫永春、景欽鵬、柳晴雯、祁如信。蘇曉莉和完德尖措將代表我省參加全國評選,蘇曉莉爲卓越貢獻獎候選人,完德尖措爲執着堅守獎候選人。

鄉村振興,離不開這些熱血有擔當的“最美家鄉人”,同樣也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支持。如果您願意助我省兩位候選人一臂之力,歡迎掃描二維碼進入評選頁面,分別點擊“執着堅守”“卓越貢獻”進入相應頁面,爲他們點贊加油。評選將於12月14日24時結束。

蘇曉莉簡介

10月10日,《西海都市報》A02版刊登《42歲二次創業 她帶動15萬鄉親就業增收》一文,講述“蘇木蘭”蘇曉莉的故事。

蘇曉莉,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人,青海省刺繡行業協會會長、青海青繡數字化總部負責人。2015年,42歲的她二次創業,成立青海素隆姑文化旅遊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用民族技藝帶動鄉村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如今,她帶領團隊成立青海青繡數字化總部,形成以孵化園爲核心,政府引導、市場拉動、龍頭企業帶動、工匠推動的青繡文化產業發展格局,累計帶動青繡工坊120餘家,成立辦事處16個,入駐青繡企業140家、青繡傳承人301人,年產值達4億元,輻射帶動15萬村民就業增收。

蘇曉莉先後獲得“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傑出人物”“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新時代旅遊業女性榜樣”“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鄉村工匠”等榮譽。今年5月31日,2022金磚國家女性領導力論壇暨金磚國家女性創新大賽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她從449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成功摘下“木蘭獎”,是獲得該獎的3箇中國代表之一,也是唯一的鄉村振興領域獲獎者。

完德尖措簡介

11月10日,《西海都市報》A04版刊登《完德尖措:帶動2000多人從事非遺事業》一文,講述非遺傳承人完德尖措的故事。

完德尖措是青海省一級民間工藝師、黃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熱貢藝術代表性傳承人。他非常注重唐卡藝術的傳承和藝人的培養,把自己的藝術創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員,培養唐卡藝人528人,已出師358人。2010年至2021年,他每年投入200萬元用於學員熱貢藝術技能培訓及生活開支,通過學員出師後再帶學員的模式,直接和輻射帶動2000多人從事唐卡藝術創作。並嘗試把非遺與旅遊有機結合起來,幫助每戶每年增收5萬元至10萬元不等。他說:“我們通過傳承熱貢文化的方式造血式幫扶,不僅激發了村民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還讓他們多了一份傳承非遺文化的責任感。”

2019年,完德尖措被評爲全國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全國“雙帶”農村致富青年先進個人、青海省勞動模範、青海省高端創新人才培養拔尖人才;2020年,被評爲全國勞動模範;2021年,當選全國道德模範、青海高原工匠;今年,他獲得“青海青年五四獎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