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妝品牌對高端人才的求賢若渴,正悄然蔓延至朋友圈。

日前,弗圖醫學創始人梅鶴祥在朋友圈廣而告之,替某科技型新銳企業招聘一名皮膚研究專業的博士,並許諾“前程似錦”。

無獨有偶,某品牌研發負責人杜工正在組建研發團隊,亟需招收博士學歷的工程師。最近,他除了在自己的朋友圈賣力吆喝,還委託同行朋友幫忙,廣發英雄帖。

短短一年內,本土美妝企業似乎有了新共識,將目光瞄向了高學歷人才,博士成了“香餑餑”。就在10月,華熙生物又新增認定了13名核心技術人員,其中包括5名博士。而招聘網上,貝泰妮水羊股份、林清軒、百雀羚等知名企業,也紛紛向博士人才拋出了橄欖枝。

然而,各美妝企業緊鑼密鼓招賢納士的背後,卻存在不同的聲音: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希望站在“巨人肩膀”上追趕國際大牌?

“選擇機會多了,薪資也上漲了。”廣州某高校生物化工專業應屆博士生小婷驚喜的發現,工作似乎比以往好找了,此前大多是管理、內容策劃崗位受歡迎,而如今研發相關崗位受到很多化妝品企業的追捧。沒多久,她就收到了心儀化妝品企業發來的Offer。

化妝品觀察查詢發現,各大招聘網站上都有不少美妝企業招聘博士人才的信息。以前程無憂爲例,招納“博士”人才的美妝企業,既有貝泰妮、水羊股份等頭部企業,也不乏林清軒、溪木源等知名品牌。而爲了吸引博士人才,化妝品企業都給出了較以往更好的福利待遇,年薪集中在15萬元-35萬元間,具體根據工作經驗以及研究方向劃分級別。譬如,某企業招聘的“配方工程師”,要求博士學歷但對工作經驗未做要求,在校生、應屆生均可,基本月薪1.5萬元起步。

報告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獵聘大數據研究院推出的《2022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數據報告》顯示,近兩年博士招聘需求處於連年增長態勢,2020年同比增長了21.69%,2021年同比增長了33.07%。

正如化妝品觀察此前報道,像郭學平、魏曉嵐這樣的“將才”,對絕大部分美妝企業而言,可遇不可求。但一家企業的研發人員數量和層次,尤其是博士人員的數量,無疑也是衡量其科研水平的關鍵要素。

基於此,各美妝企業正在招攬高端人才的賽道上狂奔。尤其是頭部美妝企業,不僅將業界大咖招致麾下,在博士數量上也遙遙領先。

這從各企業財報便可窺見一斑。截至2022年上半年,上海家化擁有研發人員212名,其中包括研發資深總監賈海東在內的博士至少有12名;由“中國幹細胞產業化之父”陳海佳博士創辦的賽萊拉,更是將高端人才視爲核心競爭力,其115人的科研團隊就有12名博士,佔比達10.4%,相當於每10個人中就有一名是博士。

在廣納博士這一點上,華熙生物也表現突出。財報披露,2021年華熙生物研發團隊中有12名博士,2022年上半年擴至17名。10月29日,華熙生物又發佈公告,宣稱新增認定13名核心技術人員,其中5名擁有博士學位。

即便是成立才幾年的新銳品牌,亦鉚足勁追趕,請來業界知名專家坐鎮。

典型如,新銳功效型護膚品牌溯華請來廣東中醫藥大學醫學生物技術系副主任張廣獻博士加盟,東方草本護膚品牌東邊野獸的研發團隊由白焱晶博士領銜,護膚品牌PMPM則一口氣引入三位業界權威科研專家——孫培文博士、李金華博士、廖峯博士,分任品牌的首席科研官、首席科學家、研發合夥人。

“一夜之間,化妝品產業真的高級起來了,沒個博士都不敢叫化妝品企業了。”某業內人士驚歎道。

“對高學歷人才的需求會不斷增加。”一期一會創始人老文分析,以往渠道爲王、流量爲王,國貨品牌側重於在銷售端發力,一支能征善戰的銷售隊伍是成功的關鍵。如今消費者心智成熟,到了產品爲王、品牌爲王的階段,企業將投入更多資源在產品研發、品牌塑造上。

據其透露,目前公司碩士以上學歷的員工佔比5%,主要在產品開發和營銷崗,“計劃年底再補充一些高端人才進來”。

而整體來看,受各美妝企業青睞的高端人才,主要有以下兩個標籤:

一是專業紮實,大多是生物化學、醫藥學專業出身。典型如,華熙生物的首席科學家郭學平是微生物與生化藥學博士,珀萊雅首席科學家魏曉嵐是化學博士,東邊野獸的首席科學家白焱晶是藥學博士。

二是履歷光鮮,擁有國際公司或者醫藥背景。譬如,上美集團全球首席科學家黃虎博士、全球研發中心研發總監胡新成博士、日本神戶科研中心所長付子華博士,以及PMPM首席科研官孫培文博士,均出自寶潔系;上海家化研發資深總監賈海東博士、環亞集團全球首席科學家潘志博士則均曾任職於歐萊雅。而貝泰妮首席科學家何黎、百植萃首席產品官李遠宏,均擁有多年醫藥背景。

“強將手下無弱兵。”某品牌操盤手指出,研發領頭人厲害,整個團隊就不會太差,所以一些已功成名就的大咖炙手可熱。

他坦言,近幾年各企業都加大了研發投入,實驗室設備等硬件在更新換代,人才作爲軟件也必然會優化升級,博士等高端人才獲得青睞是必然趨勢。但也面臨一個問題,“高學歷人才在理論和實踐之間,存在較大落差,空有理論知識而缺乏實操經驗,是無法將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的。”

某企業研發工程師則指出,引入博士人才大多是爲了夯實門檻比較高的產品研發環節,而中國化妝品目前亟需完善的就是堆料的工作,“不同有效物在配方中的黃金配比,是這一代工程師必須要攻克的。”

與此同時,對於品牌招賢納士之舉,也有不少業內人士持保留態度,認爲噱頭大過實幹。

某進口品牌負責人就直言,品牌招攬高端人才可謂一箭雙鵰,既能擴充自己的研發隊伍,防止人才外流,又能借專家的身份爲新品做背書,“做足噱頭,突出產品根正苗紅。”在他看來,在沒有新玩法、新渠道的情況下,新銳品牌想靠新產品破圈很難,“即便有大咖坐鎮,也不太容易。”

“不排除部分品牌是爲了融資或者營銷目的,只是用高學歷人才的名,並不是用實。”花皙蔻創始人龔天貴指出,高學歷並不等於高能力,學歷只是一個基礎,是否展現出與學歷相匹配甚至超越學歷的能力纔是選人的關鍵,“企業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匹配人才,而不可一刀切的唯學歷論”。

“人才是科技發展的基石。”在華熙生物核心研發人物郭學平博士的定義裏,廣納人才,創新不息,這纔是企業的“生命力”。

事實也證明,高端人才的加入,爲國貨品牌進一步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和強大動力。

以PMPM爲例,三位科學家加入的成果已得到了初步顯現——從原料選取、配方打造、功效檢驗三個方面發力,推出了一款創新品類“油液精華”,號稱是比精華液更進階的護膚選擇。

與此同時,不少企業正在追求更爲長遠的目標:研發獨家原料、自主成分等品牌核心資產,以建立差異化競爭壁壘。

典型如,貝泰妮在2021年年度報告中明確表示,將通過整合國內外人才資源,着力建設“基礎理論研究-應用開發-產業化共性關鍵技術開發-產業孵化-市場”的高新技術創新全鏈條業務,持續爲雲南特色植物大健康產業創新提供重要科技支撐;華熙生物亦表示,今年10月新增的5位博士核心技術人員,將主要側重於原料板塊和功能性護膚品板塊的研發;上美集團也不甘落後,明確接下來基礎研究的5大戰略新方向,包括抗衰研究、敏感肌研究、新原料開發等。

老文透露,品牌用人大致有三個階段:早期階段是現實主義,需要人才來了就能打,打了就要贏;有一定規模後,考慮中期目標,需要有大公司經驗的人才來規範流程,提升效率;第三階段則着眼於長期目標,在研發、品牌側持續投入。“經過十多年發展,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步入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未來可期!”

“高學歷人才的引入會提升整個品牌的研發能力,有利於整個行業走向高質量競爭,而不是深陷在低價競爭的泥沼。”在龔天貴看來,隨着更多的專業人士加入到化妝品行業,企業之間的競爭將從傳統的營銷戰、渠道戰變成全方位的技術戰、人才戰,“大浪淘沙,整個行業的研發能力都在提升,將進一步助推國貨品牌崛起。”

而在上述某進口品牌負責人看來,國貨品牌的研發實力不敵國際大牌是不爭的事實,“儘管幾十年的研發差距很難在短時間內趕上,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無疑能夠縮短這一過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