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一言難盡,但無論怎樣,從減少社會面感染,阻斷疫情傳播角度來說,國家給予了每個人最基礎的防護,這一點毋庸置疑。

當前,衆所周知,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12月7日,國家聯防聯控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知共提出10條具體事項,包括科學精準劃分風險區域、進一步優化核酸檢測、優化調整隔離方式等。

通知指出,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覈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不再開展落地檢。消息發佈後,攜程平臺上的機票瞬時搜索量猛增160%。

雖然我們不是完全放開,更不是躺平,但越來越多放寬政策釋放了大量積極信號:

一、從專家到官方目前一致的意見是,奧密克戎變異株跟之前的原始株和“關切變異株”相比,傳播力明顯增強,但毒力明顯減弱。

90%以上都表現爲無症狀感染和輕型,有症狀的患者絕大多數表現爲上呼吸道感染引發的局部症狀,包括髮燒、咽喉痛癢、乾咳,部分病人有頭痛和全身關節痠痛症狀。

經過對症治療後,大多數能夠在24小時至36小時內緩解症狀,核酸轉陰也非常快,一般爲5到7天。

二、人民日報等權威官媒加大了人羣如何進行有效健康防護,如何做好多場景防疫等健康科普,這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疫情防控新形勢下對於人羣的必要和反覆教育。

人民日報加大了新形勢下個人防疫健康科普力度

其實從三年前疫情發生那一刻開始,我們就一直說除了做好個人防護,主動健康也十分重要。

所謂主動健康,就是個人應當保持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就是適量運動,當然合理膳食,良好睡眠、情緒良好也很重要。

在防疫新形勢下,主動健康的重要性再次凸顯,這也是爲什麼近期官媒密集強化個人防疫健康科普的原因所在。

根據韓國人羣研究(7.63萬人,2020.1-2020.5),達到運動指南要求的經常體育鍛煉人羣新冠感染率、重症發病率及死亡率均低於運動不足人羣。

這一事實強有力地證明了主動健康的價值,運動以及健康生活方式並不是讓你一定不發生感染,而是從人羣角度降低了感染率、重症率。

一項研究證實鍛鍊人羣新冠感染率低

爲什麼經常鍛鍊可以預防新冠感染,減輕重症呢?

其機制在於適度運動改善了機體免疫狀態,同時減輕了病毒導致的免疫風暴以及重症發生,此外,運動還進一步增強了疫苗效果。

今天我們就係統地來看一下後疫情下,主動健康對於減少感染,減少重症的重要意義。

我們需糾正“提高免疫力” 

這種不嚴謹的說法 

免疫是一個醫學專業詞彙,免疫力代表着機體抵抗外界侵襲的能力,適度的免疫力是保證機體能夠對抗病原微生物的關鍵所在,免疫力需要的是平衡,不要過高也不要過低。

過低會引發機體容易感染和被傳染,但如果過高則會引發機體過度的免疫反應,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過敏等等,從而造成或輕或重的自身損傷,這在當年SARS所引發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中表現得十分典型。

所以說,如果機體免疫力如果是正常的,就不需要再進一步提高,提高免疫力這種說法是不嚴謹不科學的。

如果一定要說提高,提高機體抵抗力可能更妥,抵抗力不是一個專業詞彙,放之四海而皆準。

而如果說提高免疫力,那麼對於免疫力低下的人是合適的,提高正常免疫功能的人的免疫力,不是好事情。

提高免疫力更準確的說法是提高第一時間消滅病原體,阻斷人體被感染的能力。


兩方面理解免疫力 

免疫是一個醫學專業詞彙,免疫力代表着機體抵抗外界病原體侵襲的能力,適度的免疫力是保證機體能夠對抗病原微生物的關鍵所在。、

我們討論經常鍛鍊人羣免疫力是否較強,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不感染病毒的免疫力,也即如果兩個人都接觸同樣多的病毒,誰被感染,誰不被感染,這樣的能力顯然是免疫力的重要體現;

第二,如果不幸仍被冠狀病毒感染,經常鍛鍊人羣總體而言,是不是症狀較輕,恢復較快,發展成爲重症的風險較低。

什麼是免疫力


運動如何作用於 

人體免疫系統?

主流觀點認爲,中等強度、適量的運動訓練可以提高機體免疫應答的能力和適度提升免疫系統的功能。

而運動量過大、過度訓練則抑制免疫應答能力,可能導致運動員感染性疾病,比如感冒發生機率升高,這裏面的機制非常複雜。

比如NK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即自然殺傷細胞,具有廣泛的抗腫瘤、抗感染和免疫調節作用。

對於運動與NK細胞影響的研究已見衆多報告,比較一致的觀點認爲:中等強度和短時間高強度運動後外周血NK細胞是升高的。但是,當運動強度超過75%最大攝氧量並且運動時間持續在1小時以上,則運動後NK細胞數出現一過性下降並低於安靜水平,NK細胞殺傷活性下降。

T淋巴細胞是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主要承擔者,是機體免疫反應的重要調節細胞。它的功能活性的變化直接關係到人體免疫功能的強弱。

運動時T細胞最容易被動員進入血循環,並且其增多的持續時間與運動持續時間等也有一定的聯繫。

經過一段較長時間訓練後,運動強度較適合時,T淋巴細胞反應性增強,說明長期規律運動促進了免疫功能應答性的增強,這是好的表現。

所謂免疫應答增強,大衆可以理解爲機體免疫系統很靈活,一旦有病原體進入體內,就會立即識別並且消滅病毒,這樣就不會被感染得病。

而如果免疫系統惰性很強,那麼無法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病原體悄悄躲過了機體免疫系統的監視作用,就可能在體內繁殖並且達到一定數量級引發感染,你就生病了。

所以機體免疫力增強本質就是免疫系統隨時做出適度有效的反應,消滅病毒,但這並不代表免疫系統機能過度亢進,這是兩碼事。

B淋巴細胞主要參與體液免疫,它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合成免疫球蛋白,即膜抗體。

關於運動對於B淋巴細胞功能變化影響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的是分泌型IgA免疫球蛋白,其主要出現在呼吸道中,行使第一道抗體感染防線功能。

已有研究證明,呼吸道分泌液中IgA含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呼吸道粘膜對病原體的抵抗力,兩者呈正相關。

此外,巨噬細胞是機體免疫的第一道防線,具有強有力的吞噬能力。

它是多種細胞因子的主要產生細胞,能分泌很多種重要的細胞因子,這些分子能促進或抑制炎症,影響淋巴細胞的功能和組織修復與更新。

實驗表明,急性運動能使外周血液中的巨噬細胞數目增加。中等強度運動能提高巨噬細胞功能,包括趨化性、粘附作用、吞噬作用以及抗腫瘤能力。

這說明適量運動可以提高巨噬細胞分泌細胞因子的能力,從而適度激活機體免疫應答能力。

適度運動提高人體抵抗力 

過量運動降低抵抗力 

適量運動增強抵抗力,預防多種感染性疾病,是大衆能實實在在感受到的運動的益處。

但運動與抵抗力之間的關係卻是倒U型曲線,也即運動不足和過量運動都會降低抵抗力。

過量訓練帶來的極度疲勞會降低人的抵抗力,也就是說大運動量訓練可能增加發生感冒的風險。

這就是爲什麼許多跑者在跑馬結束後會出現感冒的重要原因,因爲訓練不足的情況下跑馬,這時的運動量顯然是過量了,更容易導致感冒。

過量運動引發免疫力下降的“開窗現象”

運動醫學專家對洛杉磯馬拉松賽2311名馬拉松選手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每7名馬拉松選手中就有一人在賽後一週發生了感冒,這個數據高得嚇人,是隻訓練而不參加比賽,感冒發生率的5倍以上。

此外,在備賽前的兩個月,每週訓練量達到100公里以上的跑者與每週訓練不到30公里的跑者相比,感冒發生的概率增加了一倍。南非的研究人員也表示,在馬拉松這樣的極限強度比賽後,跑者發生感冒的概率明顯增加。

因此,運動醫學領域把大運動量之後發生的免疫功能暫時性下降,稱爲免疫系統的“開窗現象(open window)”,也就是說大運動量比賽或者訓練後,免疫系統功能被抑制,導致病原體趁開窗期,趁虛而入。


經常鍛鍊者是不是比 

缺乏鍛鍊者更少發生感染 

我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同樣都吸入了病毒,經常鍛鍊者是會不會比缺乏鍛鍊者發病率低還是大家都會發病,亦或是發病後鍛鍊者症狀更輕,恢復更快?

其實這個問題還真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回答清楚。首先,運動主要提高我們的非特異性免疫能力,也即提高我們的一般抵抗力,這種抵抗力不分病原體,也即屬於廣譜免疫作用。

冠狀病毒屬於特定病原體,非特異性免疫很難對特定病原體發揮作用。

這個意義上說,如果經常鍛鍊者與缺乏鍛鍊者都接觸到了冠狀病毒,那麼理論上發病概率都差不多,也即100%中招。所以,面對疫情,跑者也要做好防護,不可大意。

但換一個角度看,一般認爲一個或少數幾個病毒顆粒進入人體是無法構成感染的,需要病毒感染活性和顆粒數的綜合水平達到一定的量纔行,那麼要達到多少病毒數才能誘發感染,這個並沒有研究能說明。

我們可以這樣猜測,經常鍛鍊者能引起發病的病毒數比缺乏鍛鍊者多,舉個例子,缺乏鍛鍊者接觸10個病毒就會發病,而經常鍛鍊者接觸15個病毒纔會發病,那麼接觸同樣多的病毒,經常鍛鍊者實際感染髮病率就比缺乏鍛鍊者要低一些,因爲經常鍛鍊者具有更強的非特異性免疫能力,他們能承受的病毒數多於缺乏鍛鍊者。

當然,這屬於猜測,跑者姑且聽聽。

此外,大家不要忘記了疫苗的作用,全民普遍接種疫苗幫助我們建立了一定的免疫屏障,同時降低了重症發生率。

經過3年,我們已經基本建立起來全民免疫屏障,所以大家大可不必在面對新的抗疫形勢時,過度焦慮和緊張。

如果真的大家都發生了感染,那麼體質較好者症狀會輕一些,康復會快一些,這一點是基本被專業人士所認可。

目前的病毒株毒性已經比較弱,通過必要的支持療法,患者通過自身抵抗力,完全都能痊癒。

所導致的死亡主要是那些老年人、體質較弱、患有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冠心病的人羣,因爲他們的免疫系統功能比較低下,容易引發嚴重的併發症,而身體強壯者一般可以靠自身抵抗力扛過去。


小結 

運動可以讓弱的免疫力得到增強,很多跑者之前體弱多病,經過鍛鍊後來很少發生感冒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而免疫功能正常的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免疫應答能力,更好地對抗病原體,同時,即便是不幸感染了疾病,體質較好的人症狀更輕微,恢復起來也更快。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說,強身健體都是保護自己,建立個人有效防護屏障的核心手段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