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來的廣州,拓展到佛山、東莞、中山、珠海、茂名、湛江六地。

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優化和廣東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再邁新步伐。近日,第一財經從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獲悉,從2022年12月12日起,廣東省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範圍,新增佛山、東莞、中山、珠海、茂名、湛江6個地區,並擴大至省內6家銀行的2268個銀行網點。

“從全國率先啓動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到如今廣東省本外幣合一賬戶試點2.0版的擴容,金融支持大灣區營商環境優化和貿易投資結算便利化進程邁上了新臺階。”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相關負責人說。

銀行賬戶是資金的主要載體,是金融活動的重要前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探索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

2021年7月,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緊貼灣區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三個金融中心和四個核心城市的現實,以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爲切入點,着力優化支撐大灣區各項金融改革創新的賬戶服務規則,積極探索更多新產品和新服務,助力構建大灣區國際級營商環境。

“兩年來,廣東省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已成爲大灣區市場主體釋放活力和增強國際競爭力的推進器。”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賬戶部門負責人說,“該項試點業務所確立的賬戶服務模式,囊括了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外匯賬戶、跨境人民幣賬戶、自由貿易賬戶(FT)、境外機構賬戶(NRA)等幾乎所有銀行賬戶種類,支持存款人通過開立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對多幣種資金進行收付結算和集中統一管理,極大地提升了客戶辦理本外幣賬戶的便利度。”

數據顯示,自2021年7月26日啓動試點以來,廣州3家試點銀行開立單位、個人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分別達4.3萬戶、92.9萬戶,試點業務獲得灣區企業和個人的廣泛歡迎。

2022年2月,廣東省發佈《關於推進廣東自貿試驗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創新的若干措施》,開展廣東自貿試驗區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系試點作爲15條措施之一。

2022年12月12日起,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將試點範圍從原來的廣州,拓展到佛山、東莞、中山、珠海、茂名、湛江6地,並在前期試點銀行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的基礎上,新增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中信銀行廣州分行、廣發銀行等3家試點銀行,銀行網點也由原來的87家拓展到2355家。

試點範圍擴大後,已有多家灣區企業享受到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帶來的紅利。一家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在工商銀行橫琴琴海支行成功開立了本外幣合一賬戶,該企業負責人表示,“過去經營外貿企業,需要開立美元、歐元、港幣等多個不同幣種賬戶,這次可以辦理本外幣合一的賬戶,不用分開幾個賬戶管理資金,有效提升了資金管理效率,特別是在疫情當下,外貿企業承受一定壓力,這個政策不僅節約了企業的財務和管理成本,還大大提高了跨境貿易結算效率。”

“在當前推動經濟恢復發展的關鍵時刻,本次試點擴圍推動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服務惠及更多的企業及居民,實現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南沙港自貿區等全面覆蓋,爲灣區內跨境貿易、投融資結算注入了新的金融服務動能。”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相關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