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葉麥穗 廣州報道  “個人養老金業務正式上線,參與人數衆多,參加個人養老金對個人好處多多,適逢年底,在12月底前繳存個人養老金,還可以抓住今年最後的窗口期,獲得一筆稅收優惠。”近日廣發銀行財富管理及私人銀行部首席產品專家肖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今年11月25日,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名單公佈,廣東省廣州市、深圳等成爲首批試點城市之後,個人養老金業務就贏成爲各家銀行必爭之地,不少銀行推出開戶立減的活動,其中最大“紅包”甚至達到500元。

養老金缺口超過7000億

“養在未老時”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人社部的數據,2021年養老金已經實現17連漲,但社保養老基金高增長的同時,養老金缺口也超過了7000億,如何提前規劃好養老,已經成爲擺在人們面前的問題。

根據《中國城市養老服務需求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顯示,50-59歲羣體中48%的人已經開始養老規劃並付諸行動,40-49歲羣體中有養老規劃和行動的佔比爲44%,儘管在30-39歲羣體中有養老行動的佔比僅爲39%,但九成已經開始養老規劃。

從收入來看,超過半數高收入人羣對自己的養老有規劃且已有行動;普通收入人羣對自己養老有規劃且已有行動佔比較少,僅爲34%。從性別來看,女性中有養老規劃但還沒有行動的佔34%(男性佔比32%),女性中既有養老規劃又有實際行動的佔46%(男性佔比43%),女性相比男性無論在養老規劃上還是養老行動上都更看重。

從城市級別來看,一線城市的養老規劃性和行動力最強,50%的一線城市受訪者已經開始養老規劃和養老行動,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略差。

11月25日,人社部宣佈,個人養老金制度率先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等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實施,參加人可通過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或商業銀行等渠道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

所謂個人養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的制度。只要你是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均可參加。

根據《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每位個人養老金參加人都需要開設兩個賬戶,即個人養老金賬戶及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

其中,個人養老金賬戶,需要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掌上12333”等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或者商業銀行等渠道建立,用於信息記錄、查詢和服務等。

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需要在符合規定的商業銀行開立或者指定,用於繳費、購買金融產品、歸集收益、領取個人養老金等。

“這兩個賬戶都是唯一的,且互相對應。通過銀行可以一次性開立這兩個賬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賈江表示。

機構搶奪萬億市場

繳納個人養老金,需要通過銀行開戶。這是銀行相對其他金融機構“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萬億市場面前,爲爭奪更多資源,銀行之間打響“搶人”站。

在給客戶經理們提出KPI要求後,各大銀行紛紛在App上設置了個人養老金專區,有些還以紅包獎勵刺激賬戶開通。“我們開戶可以給50元的微信立減獎勵”建設銀行廣州某支行的負責人表示。

廣發銀行表示,即日起到12月31日,在廣發銀行辦理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客戶,有機會獲得最高200元的廣發“精彩薈”會員福利金。具體來說,在活動期間,客戶成功開通廣發銀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即可領取50元福利金。如果在資金賬戶中累計繳存金額達到1000元或以上,還可以再抽取從38元到150元不等的福利金。

招商銀行APP顯示,試點城市客戶開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最高可抽288元紅包,繳存10元及以上還可再領10元現金紅包。郵儲銀行推出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最高可抽取500元紅包的活動。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各家銀行積極推動落實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原因,一方面是對推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戰略的考量;另一方面是由於個人養老金賬戶具有唯一性,各家銀行也在積極拓展客戶資源和存款資源,並推動資管業務發展,拓展利潤增長空間。

但個人養老金新政呈現的幾個特點也讓部分年輕客戶猶豫,主要是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額度上限爲1.2萬元,減稅額度不高,更重要的是退休後纔可取出,一些年輕客戶可能要二三十年之後才能取出。

“目前50歲以上的人士購買動力比較足,35歲以下則是觀望的多。主要是期限太長,流動性受限。比如30歲的女性,從現在開始投資,25年以後可能把錢取出來。如果是男士,這一時間更長。”某大行的理財經理表示。

不過需要面對的是,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退休人員越來越多,但在養老保障方面,依舊存在很大的缺陷。

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爲19064萬人,佔13.5%,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這一數字在2035年將會超過20%。

而觀察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的構成,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即國家給錢;第二支柱是職業養老金計劃,一般由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第三支柱是個人養老金和其他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業務。

據財新網消息,截至2021年末,這“三支柱”的比例大約爲6:4:0,比例極不協調;而個人養老金市場已經成熟的美國,“三支柱”的比例爲1:6:3。更棘手的是,作爲養老體系“主力軍”的第一支柱、第二支柱,也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

雖然養老產品目前仍不夠完美,不過面對日益嚴峻的養老現實,“養在未老時”逐步被投資人重視。

“與其他銀行相比,廣發銀行致力打造更年輕的養老品牌,率先搶佔‘年輕養老市場’,吸引年輕‘未老’客羣,將養老金融服務延伸至全客羣的整個生命週期,讓客戶在不同年齡階段的養老享老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實現‘早規劃-早儲備-早享老’的目標。”廣發銀行財富管理及私人銀行部總經理陳若鵬稱,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未來老年生活產生顧慮,開始關注自己的養老問題。向“未老羣體”講養老一定是未來的趨勢。

陳若鵬表示,在經濟能力與現金流可控的前提下,人們要考慮提前規劃財富,趁早爲自己選擇養老的投資,以獲得長期較穩定的收益、實現個人資產保值增值。個人養老金投資產品具有多樣性,有利於滿足不同客羣不同年齡段的投資需求,可以爲未來的老年生活提供更好的補充。廣發銀行在股份制銀行中率先發行了符合養老儲蓄要求的花樣存產品、上架67只養老基金產品、首批上線國壽鑫享寶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