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一種名爲BQ.1.1的新型變異毒株已經出現,而且傳染性和致死率都很高,被稱作“地獄犬”。那麼,事實是這樣嗎?名爲BQ.1.1的新型變異株與已經流行的變異株有何不同?針對這個問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有關專家進行了回應。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 陳操:BQ.1事實上本身它也是奧密克戎變異株,它就是我們現在最常熟知的BA.5的病毒通過變異變遷形成了第六代的一個亞分支,這個就是我們所說的BQ.1。我們現在網上常說的BQ.1.1,這個就是BQ.1下一代的亞分支,事實上從病毒的致病性角度來看,無論是BQ.1,還是BQ.1.1,它的這個致病力,較之前的原始毒株和之前的一些變異株,它的致病力都是明顯減弱的。

專家:BQ.1尚未在我國大規模流行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 陳操:BQ.1是從今年的6月份首次在尼日利亞上傳的序列當中我們發現的,事實上在今年的9月份時候,就在歐美國家逐漸地流行開了。在10月中旬,在我們亞洲的周邊,像日本,還有新加坡就開始逐漸地流行了。那麼國內來看,我們國家通過這麼長時間的基因組監測,我們國家應該有9個省份發現了有這個BQ.1的病例,那麼這個病例數大概在49例,廣西大約30幾例,其他省份基本上就是1例到2例這樣子。由於這個病例數相對來說還比較少,我們從現在的監測來看也沒有發現BQ.1的感染者在臨牀表現上會呈現臨牀加重的趨勢。

繼續加強變異株基因組變異變遷監測工作

專家表示,相關部門會繼續加強對全球流行變異株的基因組變異變遷的監測工作,爲我國疫苗研發和防控策略的優化提供科學依據。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 陳操:BQ.1已經得到了全球的高度重視,相關的國家也對感染者進行了相關的監控和監測,從目前一些國家的報道來看,沒有發現說感染了BQ.1的感染者出現了較重的臨牀症狀,跟其他的這種感染毒株其實臨牀分型是比較相似的。我覺得可能下一步廣大公衆還是要加強個人防護,尤其是要做好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另外及時地接種疫苗。我們國家也會繼續加強對全球流行的,包括輸入我們國家的和我們國家本土流行的這些變異株的基因組的變異變遷監測工作。對新發現的一些變異株我們會及時地對它的傳播力、免疫逃逸能力、致病力進行實時評估。通過這些數據來給我們疫苗的研發和下一步防控策略的優化提供一些科學依據。

來源:央視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