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超鳳

12月15日,申萬宏源在上海召開“新時代、新徵程”2023年投資戰略年會。

申萬宏源證券總裁楊玉成表示,中國資本市場已經越來越成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資本市場,投資者數量居世界首位,上市公司市值居全球第二位,涵蓋了多層次股權市場,正是把握新時代投資機會、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紅利的好時機。

對於明年的結構性投資機會,申萬宏源A股策略首席分析師傅靜濤認爲,在兩會前政策佈局期,圍繞着政策催化選結構,疫後恢復首選醫療基建,大安全首選信創,地產鏈首選房地產和建材。隨着地產恢復的驗證,地產鏈投資將擴散到家電家居和銀行。新老能源週期還沒有結束,需要等待週期項改善驗證,預計新能源明年二季度迴歸,老能源明年下半年迴歸。

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紅利

申萬宏源證券總裁楊玉成回顧了近一年的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他表示,發達國家普遍因消費需求顯著大於供給能力而陷入高通脹螺旋,俄烏衝突更是加劇了通脹風險,也因而觸發了以美聯儲爲代表的歐美央行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一度導致美元指數、美債收益率大幅衝高,對新興經濟體產生較大的外溢風險。但我國經濟的韌性強,政策空間足,前三季度GDP增速3%,明顯好於其他發達經濟體。

二十大以來,在一系列很有針對性、精準施策、有效舉措的帶動下,市場信心得以恢復和大力提振,給予非常正面的積極反饋,人民幣匯率由此前7.3大幅升值至目前6.94,上證指數由10月初3000點以下目前回升至接近3200點,投資者信心明顯提升。

相較於外部形勢,楊玉成認爲,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中的兩個重要因素是來自於房地產與疫情,四季度經濟下行壓力也有所加大,但我國宏觀政策迎難而上、主動應對。伴隨着房地產“十六條”出臺,“三支箭”融資落地,房地產產業鏈供需兩端久旱逢甘霖;疫情防控“二十條”與“新十條”不斷調整優化,將發展放在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將如何實現對經濟影響的最小化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楊玉成表示,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已經越來越成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資本市場,投資者數量規模超過2億,居世界首位,上市公司市值已達80萬億元,位居全球第二位,上市公司家數超過5000家,位居全球第三位,投融資兩端產品日益豐富,還涵蓋滬深主板、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與北交所、區域性股權市場在內的多層次股權市場,滿足各類投資者投資需求,這正是把握新時代投資機會、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紅利的好時機。

楊玉成認爲,未來是高科技、醫療、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高端製造等具有新經濟特徵的新時代,也是各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相信會有越來越多時代性的投資機會接踵到來。

看好疫後恢復、地產鏈和計算機賽道

策略方面,申萬宏源A股策略首席分析師傅靜濤對2023年A股行情進行了三階段推演。他認爲第一階段是“春季躁動”,彼時仍是政策表述期,市場下行的風險可控,後續政策預期發酵有望由點及面,由託底到進擊。反彈行情未結束,蓄勢後再出發。

第二階段則是兩會後,處於景氣驗證期,全球經濟衰退主導A股基本面回落,週期項改善的方向非常稀缺,A股仍需震盪磨底。

傅靜濤表示,美國是全球經濟相對有韌性的國家,居民超額消費和製造業生產相對歐日恢復更強。但在全球需求向下且美國內需高位鈍化的情況下,美國就業市場已開始走弱,向衰退靠近的方向未變,預計美國經濟的衰退窗口在明年二季度前後,而復甦開啓的時間不早於明年四季度,海外經濟走弱可能貫穿2023年全年。

對於中國來說,外需回落是持續性的,在內需有效改善前,明年上半年A股基本面難免承壓。未來一段時間,A股上游週期和中游製造板塊的主要矛盾是需求回落,盈利能力受壓制。

第三階段,二季度之後,要從國別經濟相比較的角度尋找機會。經濟方面中強美弱,以中國居民適應新防疫措施爲前提,要持續則依賴於新的經濟增長點出現。疫後恢復兌現,足以支撐一波行情,但新增長點的線索並不清晰,2023年中行情可能不是牛市級別。

對於A股的盈利預測來看,申萬宏源預測2023年全A兩非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1.3%,節奏前低後高。風格上,價值相對成長(滬深300相對創業板指)的基本面趨勢佔優,小盤相對大盤(中證1000相對上證50)的基本面趨勢佔優。疫後恢復、地產鏈和計算機是2023年業績困境反轉彈性較大的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