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編輯 張海妮    

*ST吉艾(SZ300309,股價1.61元,市值14.27億元)面臨巨大的退市風險,公司控股股東上海坤展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坤展)着急了。

12月13日晚間,*ST吉艾發佈公告稱,上海坤展將其所持公司15%股份對應的表決權、提案權、股東大會召集權等股東權利獨家且不可撤銷地委託給山高速香榆企業管理(上海)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山高速香榆)行使。上述交易將使得吉艾科技控股股東由上海坤展變更爲山高速香榆,實際控制人由劉鈞變更爲李迪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山高速香榆成立不足10日,其背後的李迪蒙也是十分神祕。單從出資結構來看,李迪蒙方面只是山高速香榆的小股東;另外兩家股東均持有山高速香榆40%股權,其中一位股東及其背後的資本剛被國家開發銀行下屬國開發展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開基金)公開打假。

公司實際控制人將會變更

據*ST吉艾公告,上海坤展於12月13日與山高速香榆簽署《表決權委託協議》《一致行動協議》,將其持有的公司1.33億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5%)對應的表決權、提案權、股東大會召集權等股東權利獨家且不可撤銷地委託給山高速香榆行使,委託期限爲協議生效之日起18個月。

上述交易完成後,山高速香榆實際擁有上海坤展所持吉艾科技15%股份的表決權,成爲上市公司擁有單一表決權的最大持有者,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由上海坤展變更爲山高速香榆,實際控制人由劉鈞變更爲李迪蒙。

上海坤展“退位讓賢”似乎是無奈之舉。一方面,吉艾科技深陷退市風險,2019~2021年,公司連虧3年。另一方面,據*ST吉艾12月13日晚公告所稱,上海坤展持有的公司股份已累計質押1.19億股,質押比例爲89.58%。

在此情況下,突然出現的山高速香榆似乎成爲公司保殼的救星。公告稱,山高速香榆爲公司的戰略投資方,將依託公司的上市平臺,通過產業協同合作、金融資源支持、資源配置等方式,提升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進而充分保障中小股東權益。

山高速香榆有何來頭,是否有實力助力吉艾科技保殼?山高速香榆成立於2022年12月8日,註冊資本爲30億元,公司住所位於上海市長寧區天山路18號901室。股權方面,中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0%,合勢行新能源發展(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勢行新能源)持股40%,山高速香幾企業管理(上海)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山高速香幾)持股20%。其中,山高速香幾爲山高速香榆的執行事務合夥人;山高速香幾由李迪蒙、徐莉分別持股60%、40%。公司公告稱,李迪蒙爲山高速香榆的實際控制人。

從上述情況來看,山高速香榆只是一個新成立的平臺公司;而其執行事務合夥人山高速香幾的設立時間也並不算長。

企查查顯示,山高速香幾成立於2022年1月26日,註冊資本爲2億元。

除了投資山高速香榆,山高速香幾還對外參投了山高速京昇企業管理(上海)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山高速京昇)、山高速城瀾企業管理(上海)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山高速城瀾)、山高速寧碩實業(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高速寧碩)。山高速京昇成立於2022年3月,另外兩家企業成立於2022年7月。包括山高速香榆、山高速香幾在內,以企查查來看,這5家企業共同特點是:“無電話”“無郵箱”“無官網”,註冊地址均位於上海市長寧區天山路18號901室。企查查顯示,同地址企業有“99+”。其中,山高速京昇由自然人管新、劉遠、山高速香幾均持股33.3333%,山高速香幾爲執行事務合夥人;山高速城瀾由安徽城鄉置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高速京昇、山高速香幾分別持股50%、49%、1%,山高速香幾爲執行事務合夥人;山高速寧碩由山高速城瀾、山高速香幾分別持股99%、1%。

另外兩個投資方引發關注

相較於神祕的潛在實控人,吉艾科技的投資者對於山高速香榆另外兩個投資方更感興趣。有投資者在股吧裏表示:“這個新的有限合夥公司(即山高速香榆)的兩家股東穿透上去是國開行和中信集團,這麼厲害啊。”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息顯示,持有山高速香榆40%股權的合勢行新能源成立於2015年,註冊資本爲1000萬元。合勢行新能源的全資股東爲國開金控(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國開)。從工商資料來看,深圳國開由國開基金、南方經貿集團投資控股(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南方經貿)分別持股67.50%、32.50%。

國家開發銀行官網顯示,國開基金是貫徹落實國務院決策部署,由國家開發銀行於2015年8月25日正式註冊設立的政策性投資主體,註冊資本500億元,主要支持國家確定的重點領域項目建設。也就是說,國開基金是正兒八經的央企子公司。

那麼,深圳國開應該是央企孫公司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2年11月26日,國開基金通過《深圳特區報》發佈聲明稱:“近期,我公司發現不法分子通過僞造我公司證照和印章,將國開金控(深圳)有限公司冒名登記爲我公司下屬子公司,並可能涉嫌以我公司名義開展經營活動及侵犯‘國開’字號、商標的權益,對我公司聲譽造成不良影響。”

國開基金表示,其與深圳國開及其所出資企業或其他關聯企業不存在任何股權出資關係,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隸屬、關聯、管理或實際控制、投資、合作、授權等關係,“上述企業及其關聯企業、人員的任何市場經營活動及其他一切行爲均與我公司沒有任何關係,我公司亦不對此承擔任何責任”。“請廣大消費者、投資者及社會公衆,加強對市場經營主體身份甄別,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謹防上當受騙。”國開基金提醒道。

需要指出的是,從工商資料來看,合勢行新能源此前由多個自然人持股;11月8日,公司的投資人才變更爲了深圳國開;同期,公司名稱從“上海合勢行旅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爲合勢行新能源。

而深圳國開此前的股東爲中科華金(北京)貿易有限公司,7月26日,公司股東變更爲國開基金和海南南方經貿。而此後遭遇到了國開基金公開打假。

12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吉艾科技投資者身份撥打了深圳國開工商資料中的手機號碼,對於是否爲深圳國開的提問,對方不置可否;而對於深圳國開的國企身份,對方則表示:事情不歸其管,回答不了。“你是股東,有什麼問題去問你們公司(吉艾科技)”。

對於該情況,吉艾科技如何看待?記者12月14日撥打公司董祕辦電話,電話接通後,對方表示自己所在地是上市公司上海辦公室,讓記者重新撥打該電話,其不再接聽便會轉接董祕辦,但記者此後撥打該電話無人接聽。記者向吉艾科技郵箱發送了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應。

中鐵昊天投資人變化頻繁

企查查顯示,山高速香榆的另外一個大股東中霆控股集團控股了江西省朝暉城市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朝暉城市)。朝暉城市官網稱,其爲中霆控股集團控股子公司,爲國有控股企業。

目前,成立於2020年6月的中霆控股集團由中鐵昊天控股100%持股;中鐵昊天控股成立於2015年4月,由大有國聯控股100%持股。大有國聯控股則由大有數字資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有數字資源)100%持股。

工商資料顯示,近兩年中霆控股集團的投資人發生了多次變化,穿透股權後,公司的實際投資人長期爲自然人。直到2021年12月30日,中霆控股集團的投資人才變更爲中鐵昊天控股。

中鐵昊天控股官網稱,公司是大有國聯控股的全資子公司。公司稱,作爲國有資本控股的投資公司,其產業涉及能源、環保、數字、路橋物流、建築工程、金融投資等業務板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鐵昊天控股的投資人變化相對頻繁。

企查查顯示,中鐵昊天控股的初始股東爲幾名自然人。2017年6月9日,公司投資人變更爲中鐵國建工程集團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國建第五局)。2017年11月21日,中鐵昊天控股的投資人由中鐵國建第五局變更爲深圳市凱文達電子商務、深圳市天力拓基金(以下簡稱天力拓基金);2020年9月,天力拓基金實現對中鐵昊天控股100%控股。天力拓基金由杜方鐵、李青分別持股70%、30%。2020年11月18日,中鐵昊天控股全資股東變更爲大有國聯控股。而一名叫杜方鐵的自然人在2022年6月成爲中鐵昊天控股財務負責人,未知這兩個杜方鐵是否是同一人。

12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吉艾科技投資者身份致電中鐵昊天控股,對方表示電話爲前臺電話,對於公司是否是國企的問題,對方稱不方便回答,“我不知道相關情況,不能亂說,你和公司法人聯繫吧”。記者隨後以吉艾科技投資者身份致電大有數字資源,對方稱公司是國企,中鐵昊天控股的確是公司的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中鐵昊天控股早年的股東中鐵國建第五局背後的中鐵國建工程集團也曾被“打假”。

2015年12月14日,中國鐵建官方微信曾發表了《嚴正聲明|李逵or李鬼?中鐵33局,穿上馬甲我也認識你!!!》一文。文章指出,有人以“中鐵國建工程集團”等中國鐵建的高仿名稱,在社會上從事涉嫌侵犯中國鐵建權利的活動。

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2019年8月發佈的中國鐵建與中鐵國建工程集團侵害商標權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顯示,中鐵國建工程集團在涉案網站上“集團簡介”部分使用了中國鐵建官方網站上的中國鐵建的辦公大樓圖片,具有明顯攀附中國鐵建公司知名度的故意,容易使相關公衆誤認爲其與中國鐵建具有關聯關係,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其行爲構成不正當競爭。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2020年5月發佈的一份民事判決書顯示,中國鐵建曾起訴鴻翊企業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翊企業,曾用名“中鐵國建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國建基金)”)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訴訟理由中提到,鴻翊企業前身中鐵國建基金對外投資設立了“中鐵國建工程集團”等一系列使用“中鐵國建”爲字號的公司,並將與涉案商標相近似的文字“中鐵國建”登記爲企業字號且使用在與涉案商標覈定服務項目不相類似的“投資管理、諮詢”服務項目上。

判決書顯示,中鐵國建基金曾於2014年投資成立了中鐵國建工程集團;2016年,中鐵國建基金和中鐵國建工程集團同作爲股東,投資建立了中鐵國建第四局、中鐵國建第六局、中鐵國建第五局、中鐵國建第七局等企業。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一審判決,被告鴻翊企業在新浪網首頁連續72小時刊登聲明,消除其因侵權行爲給原告中國鐵建造成的影響,並賠償中國鐵建損失一百萬元及合理支出五萬元。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2020年8月發佈的一份民事裁定書顯示,中鐵國建工程集團於2019年11月7日辦理了註銷登記。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