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EA)週五的一份報告指出,如果不加大力度向低碳經濟轉型,全球煤炭消費量將在2022年上升至歷史最高水平,並在未來幾年來保持類似水平。

俄烏衝突爆發後,天然氣價格飆升以及隨之而來的供應中斷導致一些國家轉向使用相對便宜的煤炭。此外,一些地區遭受的熱浪和乾旱天氣,以及水電、核電供應疲弱(尤其是在不得不關閉核反應堆進行檢修的法國)也推高了電力需求。

IEA預測,今年全球煤炭消費量將上升1.2%,並首次超過80億噸。儘管天然氣價格高企迫使歐洲煤炭需求在今年走高,但IEA預計,到2025年,歐洲煤炭需求將下降到2022年的水平以下。與此同時,該機構預測,由於亞洲新興經濟體持續強勁的煤炭需求將抵消發達經濟體需求的下降,到2025年,全球煤炭消費量將保持在今年類似水平。

IEA能源市場與安全部門負責人Keisuke Sadamori表示:“世界正接近化石燃料消費的高峯,煤炭將是其中第一個,但那個時間點目前還沒到來。”

IEA指出,今年全球燃煤發電量將上升到約10.3兆瓦時,而煤炭產量預計將增加5.4%至約83億噸,爲歷史最高水平。該機構表示,煤炭產量將在明年見頂,到2025年將下降到2022年的水平以下。全球最大的三個煤炭生產國今年都將創下產量紀錄,儘管煤炭價格高企、且煤炭生產商的利潤率也很高,但沒有跡象表明對出口驅動型煤炭項目的投資會大幅增加。IEA表示,這反映了投資者和礦業公司對煤炭的中期和長期前景持謹慎態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