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過年了,好久沒見到這樣的景象了。”12月14日晚上的《阿凡達2:水之道》(以下簡稱“《阿凡達2》”)IMAX點映場,有影迷感慨萬千。滿足上座率75%限制的前提下,前三排空出、其他位置座無虛席,觀衆們一早便開始排隊入場,持票打卡。

今日《阿凡達2》上映首日,排片佔比79.8%,產出單日近98%票房,帶動大盤自國慶檔10月7日後,時隔69天單日票房再破億。該片4天預售破億,創造了2022年電影開售首日預售票房的最新紀錄,同時也成爲2022年預售票房最快破億電影。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截至12月15日23時18分,影片預售及點映總票房突破2億。此外,據貓眼專業版預測票房顯示,《阿凡達2》預測總票房爲25.11億。豆瓣開分8.5分的成績,也說明了觀衆對其內容質量的認可。

2010年上映的《阿凡達》,以一己之力將電影行業帶入3D時代,推動拍攝放映技術設備的推廣,行業工業化水平提升。在3D日益普及的當下,“卡神”耗費13年心血、投資3億多美元的《阿凡達2》視覺再升級,以當今世界最頂級的特效,打造出神奇生物繁多、無比綺麗的潘多拉星球海洋世界,詮釋何爲“造夢的藝術”。

雖然或許難以像前作一般改寫電影發展進程、全球登頂,但《阿凡達2》歸來,貓眼想看人數破145萬,爲年度想看榜第一,證明着它仍是年底最受期待的IP鉅製,以及推動行業復甦、影院回血最有力的強心針。

在電影工業發展史上,從黑白到彩色,從膠片到數字,從2D到3D,從60幀到120幀,每一次技術革新均意味着藝術表達邊界的拓寬。正如李安表示,嘗試運用3D立體、4K高解析,以每秒120格頻率拍攝,更多的是捕捉人的細節,看透人的內心感受,“電影本身就是科技,新科技讓我回歸電影最基本的接觸,理性與感性的接觸。”

而提到技術革新,不能略過的便是“世界之王”“技術狂人”詹姆斯·卡梅隆的名字。從拿下成本12倍票房的《終結者1》,到《異形2》,均使用採用的是傳統模型製作方式,代表了CG技術出現之前電影特效的最高水準,《終結者2:審判日》更是大量使用電腦特效,《泰坦尼克號》中開創性地運用“動作捕捉技術”,再現了世紀巨輪沉沒災難。《阿凡達》運用高清攝像系統、表情捕捉技術和製造外星球的感應舞臺系統等等,開啓了嶄新的3D時代。

他的幾部重要作品,更是間接推動着中國電影產業的起飛。《泰坦尼克號》推動數據平臺建立,影院向多廳模式轉變。《阿凡達》推動影院改造,數量增加,引進3D設備,推動海外引進片配額增加。2022年底最新上映的《阿凡達2》,可謂臨危受命,拯救大盤於危難之時。

如果說“卡神”過往與中國的幾次結緣,具有產業革新意義,而《阿凡達2》或將直接有助於中影自主研發的CINITY技術推廣。近日中影CINITY已與萬達電影達成戰略合作,萬達電影將增建100個CINITY影廳,並由中影CINITY提供相關影院放映系統技術服務。首批增建的30餘家萬達影城主要分佈在北京、廣州、杭州、廈門等城市。

將目光投向《阿凡達2》本身,影片依然代表着當前世界最高水平的特效。

夕陽下的村落與海洋,一羣納美人乘坐着乘風破浪的坐騎“伊魯”,巨大如遠古神獸的通靈圖鯤……《阿凡達2》依然延續了前作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反思殖民主義等主題。隨着主角傑克和奈蒂利年齡增加,“是軟肋也是鎧甲”的四個孩子不斷長大,每個人的心態也發生了相應變化。影片涉及到自我身份認同,家庭教育和代際相處,青春成長煩惱的探討。

生活在海洋地區的梅特卡伊娜部落納美人,與森林部落外面也有着微妙的差異,尾巴和手臂都進化成像蹼一樣的形狀,海洋的加入將特效技術難度提升了10倍,水下的光影流動,一抹羞澀的表情,瞳孔裏的倒影,髮絲的飄動,纖毫畢現。

爲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全部演員均考了潛水證,劇組準備了一個容積 90 萬加侖(約合 3400 立方米)的龐大水箱,以模擬洋流運動,WETA 團隊還爲劇組研發了一套新的動作捕捉系統,方便演員在水下環境中完成動作捕捉。爲了防止成像效果畸變,團隊與 DeepX 3D 聯合開發了世界上專用於捕捉水下 3D 畫面的鏡頭系統,索尼爲劇組定製了一款專用於水下拍攝的防水攝影機。

日前,其媒體口碑已經解禁,爛番茄新鮮度83%(130評108鮮22爛),與前作持平;MetaCritic均分69(34好11中2差評),略低於前作。《帝國》稱讚卡梅隆“創造了一部只有他能拍出的宇宙海洋史詩”,美聯社認爲卡梅隆“不斷推動銀幕體驗的邊界”。《好萊塢報道者》認爲“這部耗資3.5億美元的續集,在敘事複雜性方面,和前作一樣存在缺陷;但在構建生物多樣性上,創造出激動人心的視覺奇觀。”

綜上不難看出,前作具有劃時代的革命意義,《阿凡達2》則實現了自我升級突破,但較爲簡單平緩的故事,加上192分鐘的時長,意味着影片可能不是“非視覺愛好者”的菜,要打破前作紀錄、大爆特爆較有難度。但《阿凡達2》仍然是今年最值得在大銀幕頂配影廳觀看的影片。

片荒之下,中國影市已經在冰點時刻徘徊了很久,營業率一度低至35%左右,票房一度退回到8年前的水平。在影院經理看來,點燃賀歲檔的《阿凡達2》,無疑是“沒有它很多影院會關門”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影響普通影迷觀看《阿凡達2》,影響影片衝擊更高票房的因素並不少:高票價,版本複雜,“陽”的衝擊。

“太貴了,兩三百的價格我選擇看話劇。或者上映一陣子後去郊區看。”不出所料地,預售期間,網絡流傳着票價高達300多元的截圖,《阿凡達2》的“高票價”被不少影迷吐槽。其發行通知中的票房結算標準爲:數字3D 25元/人;IMAX、激光IMAX 30元/人;CINITY 30元/人,單看似乎與其他影片差別不大,但高特殊影廳佔比,決定了票價不會低。

一些影廳因許久未營業,更在14日點映當日遭遇部分放映事故。推遲放映,聲畫不同步,放到中途一臺放映機故障變成2D,花屏,時不時卡頓,無法播放……

另一條登上熱搜的消息則是“某影城分陰陽場”,儘管影城已闢謠,但不難看出雖然全國影院營業率破75.30%,恢復到一個相對穩定有保障的水準,但全新的疫情態勢變化,帶來了新的衝擊。不再執行嚴格的靜默封鎖後,隨着防控政策的優化,第九版、新十條的落實,全民免疫帶來了“全城皆陽”,不少觀衆由於發燒選擇退票,或是選擇暫時推遲觀影。開局環境不算輕鬆,後續檔期的寬鬆,或有利於影片長線作戰。

那麼,票價是否擋住了部分觀衆觀影的腳步?據統計,《阿凡達2》目前的平均票價爲89.4元,IMAX平均票價爲133.43元,成“影史最貴”,上海以134元的平均票價位居全國最高。

《阿凡達2》的高票價有跡可循。本次影片只有3D版本,作爲當代電影特效的天花板,大部分觀衆均衝着頂配影廳而來,數據顯示,僅IMAX廳的票房就佔到目前《阿凡達2》預售票房的50%左右;一線城市較好地段零點場價格較高,192分鐘的時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其他影片的排片空間,場地、人工等放映成本上漲導致票價上漲;許多影院關停已久,片源不足,需要依靠《阿凡達2》回血,其中尤以上半年受疫情打擊嚴重的上海爲甚。

零點場、CINITY點映場等特殊場之後,事實上迎來了一定的票價回落。筆者打開票務APP搜索附近影院,大部分普通3D場在七八十元左右,特殊影廳在百元以上。進口片大IP在剛剛上映階段可能存在一定的溢價,這是由市場供需關係決定的,十多年前《阿凡達》也曾高至百元、黃牛加價十倍,《復仇者聯盟4》也引發過高價質疑,在上映兩週後回落。過往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上映時,因能夠提供4K/3D/120幀技術支持的內地影院只有兩家,稀缺性也曾導致最高320元的票價。

後疫情時代,不少觀衆的價格敏感性正不斷增加。過往“最貴春節檔”便曾引發觀影人次下降,而同等體量的大片也較爲稀少,目前在提價時亟需尋找一個最佳平衡點,避免打擊用戶觀影熱情。針對“高票價”背後的種種無奈,或許觀衆應當對《阿凡達2》的票價給予一定的寬容,同時影院方綜合考慮上座率等因素,理性定價。

另一方面,衆多影迷在繁多版本面前略顯迷茫無所適從。根據12月7日華夏電影發佈的《阿凡達2》的發行通知,共有24幀3D4FL、3D6FL、DTSX 3D、ATMOS3D、 IMAX3D5.0、IMAX3D12.0、中國巨幕 ATMOS3D、中國巨幕DTSX、48幀3D、杜比視界3D、CITITY3D、一代激光3D12.0、二代激光 IMAX3D5.0、二代激光 IMAX3D12.0、XT激光 IMAX3D5.0、XT激光IMAX3D12.0、中國巨幕3D等多個制式。

理想中的版本是“4K-3D-48幀-HDR-1.85:1畫幅”版,但目前最多隻能滿足其中幾個選項。娛樂獨角獸較爲推薦的、最主流的幾種選擇是激光IMAX、杜比、中影自主研發的CINITY。幾種不同的頂配廳各有優劣。IMAX能夠保證更大的畫幅以及更豐富的信息量,專屬IMAX畫幅比普通銀幕要多出26%的內容,需要甄別是否是激光IMAX;杜比影廳擁有更細膩的畫質和更好的亮度表現,以及環繞聲音質,但畫幅有所裁剪;CINITY持續宣傳4K、3D、高幀率等優勢,畫幅同樣有所裁剪。”有影迷表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可能會選擇“二刷”“三刷”。

在波折不斷的2022年年末,觀衆需要這樣一場沉浸式的外星球之旅,獲得精神慰藉,爲這一年劃下句號。12月16日,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22年賀歲檔總票房(含預售)突破6億元,《阿凡達2》領跑。市場正在逐步回暖,《阿凡達2》之後,下一部入場的重磅大片會是誰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