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由《財經》雜誌、財經網、《財經》智庫、財通匯聯合主辦的“《財經》年會2023:預測與戰略”在北京舉行。商湯科技董事長兼CEO徐立在會上表示,標準化不是對AI行業的限制和約束,而是賦予了行業更多想象力,其核心在於推動形成產業共識,從而加快行業分工,讓技術的使用成本大幅降低,最終推動產業應用蓬勃發展。

商湯科技董事長兼CEO徐立

徐立提出,AI真正打破了人們的認知邊界。現階段AI可以幫助人們進行新型的猜想,推動新的科研創新範式誕生。從底層的基礎算力、數據標註、算法模型,再到上層解決方案、行業應用,AI正逐步形成其落地的標準化結構。同時,AI結構中的各個模塊也需要標準化。當人們對AI的模塊形成一種標準化認知共識之後,進一步推動了精細化分工的出現。

除了結構和模型的標準化,AI的整個生產過程也是標準化的。伴隨着行業落地的深入,基於基礎算力,包括預訓練大模型、行業模型微調等一系列標準化流程,已經形成了AI產業的共識。目前,行業的通用大模型已經變得非常普遍,正因爲有了預訓練大模型的模式,我們才能進入行業的細分模型。雖然生產流程看似一致,但分流出的行業模型不同,所以我們可以賦能不同的行業應用。例如無論是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或是智慧商業、智能汽車,AI在不同場景的落地背後都歸於一套標準且日益高效的生產化流程。

從定製化到標準化的過程並不簡單。在需求出現時,AI需要完成單點突破。而單個AI模型的跨越並不能真正實現行業的商業閉環。很多商業化場景綜合複雜且多模塊聯動,需要讓牽涉到的所有模塊都突破“工業紅線”。如果整個過程成本過高,同樣無法進行大規模覆蓋,所以需要把AI生產、部署的過程變得更加標準化,才能讓成本降到更低。

徐立認爲,縱觀歷史,每一個重大時間點都是被技術驅動的。如今,能否用AI來命名當下的時代,取決於AI能否讓生產要素的成本規模化下降,進而讓AI走進千家萬戶。只有AI的真正普惠,才能幫助人們穿越又一個經濟週期,才能推動AI行業的發展。

以下爲部分發言實錄:

AI真正打破了人們的認知邊界。科研創新的範式可以歸結爲經驗歸納和推理演繹兩大類別,但推動人們認知邊界進步的往往是“天才的腦洞”。我在去年的《財經》年會上談到,現階段AI可以幫助人們進行新型的猜想,推動新的科研創新範式誕生。

範式是按既定方法推理出一種對應的模式,漢語中也有與之相對應的概念,即“法式”。建築學一直是非常講求標準的學科,而建築學裏講的“營造法式”,就是一定的建造風格和手法,並且能被歸納總結成一種理論體系和框架。“法式”就是範式的古法表達。

滕王閣、佛光寺、醉翁亭……諸多古建築的外觀千奇百怪,但人們一眼就能看出它們的風格,是因爲這些建築都有一定的標準結構,即從臺基、柱網、陡拱到樑架及屋面。今天人工智能的落地也遵循一定的標準化結構。從底層的基礎算力、數據、算法模型,再到解決方案、行業應用,形成了AI產業落地的標準化結構。

除了結構的標準化,AI結構中的各個模塊也需要標準化。“凡構屋之制,皆以材爲祖”,這是北宋李誡所寫的《營造法式》中一句很著名的話。講的是一份木材,只要告訴製造者需要幾分的材,對方就能夠根據比例打造出產品。今天,當人們對AI的模塊形成一種標準化認知的共識之後,進一步推動了精細化分工的加速出現。

很多人認爲AI在不同場景之間的使用區別很大。但其實無論是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或是智慧商業、智能汽車,歸根結底都需要打造AI模型的標準化模塊。AI模型可以分爲感知智能、決策智能以及控制智能,打造這些模型跟打造“材”是一樣的。

也有人說模型的打造會非常多元化,因爲定製化的需求很多。誠然,在行業之初,由於沒有標準部件,行業應用的確是以定製化的需求爲主。古建築中的斗拱也是如此,人們對它的需求各不相同,但當工匠打造了足夠的定製化產品,方可進入標準化。標準部件就像樂高的積木玩具,有各類基礎形狀的不同零件,把它們拼搭在一起,就可以形成標準化搭建模式。目前,商湯生產的AI模型已達到了5萬個,服務於各行各業。

除了模型的標準化,整個生產過程也是標準化的。一個木匠“標準化”的工作流程往往包括了筏、鋸、刨、雕四個步驟。AI亦類似,從基礎算力到包括預訓練大模型、行業模型微調等一系列標準化流程,這些流程已經成爲了當下AI產業的共識。目前,行業的通用大模型已經變得非常普遍,正因爲有了預訓練大模型的模式,我們才能進入行業的細分模型。目前,標準化的大模型生產流程已經支持了商湯超過七成以上的行業業務。

在生產標準化的基礎上,能進一步推動行業應用大規模的標準化。雖然生產流程看似一致,但分流出的行業模型不同,所以我們可以賦能不同的行業應用。比如建築物看似千奇百怪,但是它們的生產流程都遵循建造的基本流程。而AI的行業應用從智慧城市、商業、汽車到生活,亦都包含了通用算力、通用大模型、行業細分模型的標準化之路。

標準化不是對行業的限制,而是爲行業賦予了更多的想象力。傳統的手藝傳承是師父教徒弟,但由於沒有定義好標準化流程,所以很難實現規模化生產。如果要讓產品實現產業化,就需要進入真實的行業與標準化的環境。

當然,對標準化認知也因時空差異而不同。比如古希臘神廟的標準化在於長寬的比例是黃金分割點;佛光寺則是內切圓與外切圓的比例,即1比根號2。雖然這兩個建築所蘊含的標準化認知不同,但也形成了獨有的認知模式,推動了當時的產業化。

標準化不是一種約束,其核心在於能推動形成產業共識,從而使得行業分工加速。比如:人們用兩匹馬中間的距離定義軌道的寬度,“同軌”才能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電源插頭標準化,使得電氣化變得可能;萬維網上所有網頁的接入點標準化,才讓網絡時代得以發展;在現代鋼筋混凝土的機器中,也有同樣有板架+柱的標準化設計——雖然流程是標準化的,但它可以帶來完全迥異的建築風格。

從定製化到標準化的過程並不簡單,AI的產品化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在需求剛出現時,AI需要完成單點突破,單點的AI模型需要解決它是否比人工好的問題,通常被稱爲跨越“工業紅線”。在十年前,很多垂直的應用漸漸地跨越了“工業紅線”。但單個AI模型的跨越並不能真正完成商業的價值閉環。由於很多商業化場景綜合複雜且多模塊聯動,需要讓牽涉到的所有模塊都突破“工業紅線”,這其中就有許多待解決的長尾問題。比如,流水線上只有一個模塊實現了AI化,其他模塊都沒被AI化,瓶頸一定在沒有AI化的地方。只有把所有的模塊全部AI化才能形成商業的價值閉環。

形成價值閉環和真正做到標準化、規模化還有一個很大的gap(差距):怎樣通過設置標準化進行分工,加速成本降低。如果成本過高,同樣無法進行大規模覆蓋。以圍棋爲例,假設把圍棋當成一種生產力的職業,數十億的投入可能需要數十年才能收回成本,這樣的投入和產出並不是人們理想中的數字化升級。所以,我們需要把AI生產、部署的過程變得更加標準化,才能讓成本降到更低。

縱觀歷史,每一個重大時間點都是被技術驅動的,所以歷史上都用技術來命名時代,如信息時代、電氣時代、蒸汽時代等等。如今,能否用AI來命名當下的時代,取決於AI能否讓生產要素的成本規模化下降,從而讓AI走進千家萬戶。舉兩個例子,電力的成本大幅下降讓人們迎來電氣時代的拐點,通信成本的規模化下降才讓移動互聯網得以出現。

這些時代的基礎設施正是得益於標準化的推動,帶來成本下降,最終讓規模化擴張變爲可能。而AI也同樣需要更多的投入以建立起標準化,從而達到真正降低成本的目標。如今,在算力的支撐、數據的標註、模型的生產等一系列標準化層面上,AI模型的生產成本比起數年前已經大幅下降。

我相信,只有AI的真正普惠,才能幫助人們穿越又一個經濟週期,才能推動AI行業的發展。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