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與併購市場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12月17日,由全聯併購公會、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共同主辦的2022(第十九屆)中國併購年會暨西部併購年會在線上圓滿舉辦。本次年會聚焦“數字經濟與併購新機遇”的主題,多位重磅嘉賓齊聚雲端,圍繞數字經濟和併購行業的穩健發展做出探討和展望。

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歐陽澤華:通過併購重組 營造有利於科技創新的市場生態

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歐陽澤華致辭時表示,併購是資本整合的重要方式,也是技術創新的重要途徑。當前,四川經濟金融發展面臨諸多重大機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帶一路”倡議等在四川交匯疊加的紅利正逐步釋放。

“接下來我們將緊緊圍繞四川現代化建設目標任務,通過併購重組等手段,更加積極地營造有利於科技創新的市場生態,更多挖掘和支持全省優質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爲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一批千億級、五百億級上市公司羣體奠定堅實基礎,不斷開創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新局面。”歐陽澤華說。

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一級巡視員郭瑞明:共同營造併購市場服務數字化發展戰略的新局面

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一級巡視員郭瑞明表示,當前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創新活躍,數據作爲關鍵生產要素,已經深入滲透到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和全過程。

郭瑞明認爲,數字經濟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引領支撐作用日益凸顯,服務好包括數字經濟在內的實體經濟,既是資本市場的天職,也是上市公司嶄新的機遇。

郭瑞明指出,上市公司作爲中國經濟的領軍者,是踐行國家戰略的主力軍,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對於上市公司參與併購,他提出了三個建議:

一是敢爲人先,提質增效。過去30年上市公司與資本市場相伴成長,相互成就,實現了數量與質量雙飛躍。在“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上市公司更應該緊盯發展前沿,增強創新能力,在解決“卡脖子”等問題上作出自己的貢獻。

二是穩字當頭,精專主業。從長週期看我國經濟總體保持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的基本態勢,但是也面臨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和風險挑戰,上市公司應當聚焦核心競爭力,汲取一些企業粗放發展、盲目擴張、跟風炒作的教訓,提高抵禦風險能力,堅決守住風險底線,穩中求進,行穩致遠。

三是保持定力,理性併購。上市公司在實施併購重組的時候,應當充分考慮併購標的的協同效應,審慎把握併購重組完成後合規管控整合的風險,切勿以高業績承諾助推高估值,要堅決遠離利用併購重組輸送利益,佔用資金這些嚴重損害上市公司,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利益的行爲。

郭瑞明總結道,2023年將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落實“十四五”規劃承上啓下的重要一年。日前證監會印發了新一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力爭用三年的時間,使上市公司結構更加優化,整體質量邁上新的臺階。“我們也將與市場各方一道,不斷探索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新路徑,共同營造併購市場服務數字化發展戰略的新局面。”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力促明年經濟增長重回合理區間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表示,要力促明年經濟增長重回合理區間,把思想認識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楊偉民指出,經濟政策要聚焦到影響增長的關鍵點上,要進一步地聚焦針對居民消費、房地產、預期這三個關鍵點,實施更有效、更有力度的政策。同時,還要通過深化改革、完善政策特別是監管政策,使這一思想上的定心丸,轉化爲體制上、政策上的定心丸。

楊偉民強調,要把握多目標之間的平衡,目標之間是有主次有先後的,不能爲了其他目標而影響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要把握市場與政府的平衡,要儘可能用市場機制的辦法來解決,減少層層下達指標這種行政辦法。要把握髮展與監管的平衡。要把握長期與短期的平衡,實現長期目標需要久久爲功、持續用力,打持久戰,不能夠都打成攻堅戰、殲滅戰。

中國證監會原副主席高西慶:要在法治化問題上下大功夫

中國證監會原副主席高西慶結合最近十年世界範圍內發生的一些大事來分析新經濟範式的成因,並從國際貿易結算、人員流動受阻、民生產業內循環、金融業洗牌效應、高科技行業發展五個方面分別闡述了新經濟範式改變所表現出來的形式。

在看到這些影響之後,金融、投資、經濟界如何應對?高西慶表示,在新的範式之下,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道路。在努力創新、努力突破的同時,一定要去向更加優秀的人學習,向全世界範圍內的所有有創造力的經濟體去學習。

高西慶指出,要在法治化的問題上下大功夫,要保持法律的穩定,要使行政要在法治條件下有效運行,要讓執法部門根據法律高效執法,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信用文化。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執行副會長柳磊:併購市場穩中向好 海外併購逐漸恢復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執行副會長柳磊表示,整體上看,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市場正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徵:

一是併購市場穩中向好,在全面註冊制改革的時代背景下,儘管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在交易數量及金額方面都略有下降,但市場仍保持着較高水平的交易活躍度。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們也意識到,忽悠式重組、投機性併購的危害性,迴歸併購本源,逐漸成爲全市場的普遍共識。

二是產業併購成爲潮流,作爲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併購重組能夠幫助企業實現優勢互補和產業資源的有機組合,從而提升整個行業的景氣度,特別是伴隨着數字經濟、低碳轉型,以及製造強國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綠色、高科技等戰略新興產業進入了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新階段,相關主題的產業併購交易也日益活躍。

三是國企改革發揮成效,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即將圓滿收官,混合所有制爲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三年來國企上市公司通過併購重組加速產業升級、資源整合,實現了大型國有企業之間的強強聯合,也充分激發了國民共進混改制度優勢。同時面對經營困難企業,國企上市公司積極發揮資助作用,通過破產重整、債務重組等幫助困難企業共度難關。

四是海外併購逐漸恢復,受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上市公司海外併購遇到一定挑戰與困難,但相關情況從去年開始已有所好轉。普華永道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海外併購交易金額大幅增長,高科技、醫療健康等領域正在成長爲最重要的海外投資標的,相信未來伴隨着中國企業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持續提升,也會給海外併購帶來新的機遇。

柳磊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仍然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複雜工程,中國證監會已啓動新一輪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計劃。中上協將全力服務上市公司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全聯併購公會黨委書記徐林:要加強構建對併購重組更有利的發展環境

全聯併購公會黨委書記徐林表示,所有的併購要基於市場化考慮,看企業併購意圖的時候,企業主要是圍繞市場效益、分工、科技創新來實現自身的併購意圖。

對於理解高質量發展和併購重組之間的關係,徐林談到,要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促進創新驅動的增長,實現綠色低碳的轉型和可持續增長,離不開科技創新的環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涵與企業的併購重組密切相關,且這種相互需求會不斷擴大。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加強構建對併購重組更有利的發展環境。

全聯併購公會創始會長王巍:學會用數字經濟等新的觀念賦能實體

全聯併購公會創始會長王巍表示,公司的價值取決於很多因素,從資本角度來說,決定公司的價值一個重要因素是資本的結構。在所謂web3.0時代,人類最值錢的東西是注意力,價值觀、自媒體、頂流這些事情,或會取代人們熟悉的實體經濟,這些看不見、摸不着的價值,有可能影響到人類的未來。

王巍認爲,併購與上市是企業成長的引擎,將不斷改變公司的資本價值。2022年,全球市場併購活動雖不如往年活躍,但仍然產生單筆超500億美元的大併購,其中有三項併購集中在數字化產業。因此,應學會用數字經濟等新的觀念賦能實體,堅定不移推動和擁抱經濟全球化,營造更適合企業創新發展的營商環境。

在本屆年會上,全聯併購公會舉行了氣候投融資專委會、創業投資專委會、數字經濟專委會、專業拍賣服務委員會揭牌儀式,開啓併購公會在新的事業方向和項目規劃上的延伸篇章。

此外,《併購藍皮書:中國併購報告(2022)》在年會上正式發佈。同時,“金融科技與數字貨幣”主題特展在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舉行開幕儀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