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貝殼財經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張曉翀)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12月17日在2023《財經》年會上表示,高質量一定會體現到速度上,高質量的發展最終都會體現在附加值上,質量越高無論從宏觀還是從微觀看,都會體現出附加值高。

劉尚希表示,市場信心是個複合函數,取決於多方面因素,其中有經濟因素,也有非經濟因素,而非經濟因素的影響是越來越大。所以僅僅從經濟因素上考慮提振市場的信心,很顯然是不大全面的,對明年的經濟困難和經濟分析要充分估計。

另外,要認識到宏觀政策刺激效應的遞減效應,減稅降費,公共投資,都是典型的宏觀政策,宏觀政策的效果體現在一個乘數效應上。當前消費低迷,預防性的儲蓄在上升,在這種消費低迷的情況下,減稅降費、公共投資的乘數效應就會大大下降,在刺激消費上,中國的手段相對要少得多。

劉尚希認爲,減稅降費取決於市場主體是不是有營收,是不是有利潤,所以減稅降費有一個盈虧臨界的效應,越偏離盈虧臨界點效率越低。

他還指出,以縣市爲單位尋找投資項目越來越難,地方專項債主要以市縣爲單位找投資項目,以市縣爲單位的區劃是有限的,如果以縣市爲單位做投資,顯然路徑越來越偏,可能導致專項債投資的效果邊際遞減。面向中小企業的貨幣政策,也是面臨同樣的問題。

此外,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深化,尤其是要素化市場配置,中央有文件,但沒有真正落地,需要梳理一下,要真正推進。央地關係的改革,應當考慮新的因素,就是事權與能力相匹配。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許諾 嶽彩周 校對 盧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