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的準備,一朝夢碎。

對於世界足壇來說,卡塔爾確實算得上一支神祕之師:所有球員都效力於本國聯賽,甚至在世界盃前多次長期集訓,讓本該公開的聯賽資料都變得寥寥無幾。

但對於亞洲足壇而言,卡塔爾早就證明了自己絕非弱旅。亞洲盃上連勝日韓,阿菲夫和阿里的鋒線雙子星格外閃耀。再加上近些年來先後參加美洲盃、金盃賽和歐洲區世預賽的經歷,卡塔爾確實看起來爲世界盃做了最充足的準備。

厄瓜多爾不是弱旅,所有球迷心中都對此有數,布萊頓數名實力派球員坐鎮保證了他們的下限。但卡塔爾昨晚的表現,卻讓所有人跌破眼鏡:縱使沒有媒體捕風捉影的場外花絮,但那讓他們先後戰勝日韓稱霸亞洲的緊湊防守和傳球組織都完全無影無蹤。

很多人都說,卡塔爾就是這個實力,難道你們不知道嗎?但這場對於東道主意義非凡的揭幕戰裏,技戰術之外更多的東西確實影響了技戰術本身。

東道主出戰揭幕戰的壓力和動力都不言而喻。

卡塔爾的動力率先展現了出來,他們在主裁判一聲哨響後踢了1分鐘好球,短短1分鐘裏的連續傳遞和數次成功反搶讓人看到了東道主主場取分的希望。但希望在1分半時就開始褪色:門德斯的一次精準而兇狠的剷斷,讓東道主結束了開場的一板斧。

然後,英超中場凱塞多推進被32歲的葡萄牙裔薩德後衛佩德羅阻擋獲得任意球,英超邊後衛埃斯圖皮尼安發出任意球製造混亂,薩德門將希卜冒險出擊失誤,前英超前鋒恩納·巴倫西亞破門。儘管VAR救了東道主一命,但續命時間也沒延續太久--希卜15分鐘送點,巴倫西亞騙過門將一蹴而就。

31分鐘,凱塞多邊路回敲,根克邊後衛普雷西亞多精準傳中,前點的阿爾及利亞裔薩德後衛胡希沒有起跳把球漏過,巴倫西亞力壓伊拉克裔杜海勒後衛巴薩姆頂進死角再進一球,基本宣告了比賽懸念終結。

在比賽的剩餘時間裏,卡塔爾似乎很努力,但所有的努力都像是揮向空氣的拳頭--也一如半場過後拜特體育場空曠的看臺一樣。

如果有人在賽前預測卡塔爾實力不夠,肯定無法像以往的大部分東道主那樣坐擁主場之利成功取勝,那這樣的預測還算有譜。但如果有人預測卡塔爾面對厄瓜多爾理應踢得這樣毫無還手之力,甚至一腳射正都沒有,賽前我是肯定不願意相信的。

卡塔爾顯然是有備而來,甚至是長達12年的準備。在過去幾年裏,他們還在世界各地參加了美洲盃、金盃賽和歐洲區世預賽,都展現出了一定的戰鬥力。但世界盃終究還是不同的:作爲世界盃新軍,卡塔爾的發揮也肯定不能算達到了他們的正常水平。

比賽中,卡塔爾的三中衛和中場其實也頻頻形成聯繫,這樣的連續傳遞依稀還能看出他們從阿斯拜爾走出的痕跡。但向前傳遞的過程中時不時出現的低級失誤,以及受阻時常常出現信心不足的保守回傳,讓他們無法在高壓的厄瓜多爾面前形成連續的攻勢。

這是一支風格鮮明的球隊,但讓他們稱霸亞洲的這種足球風格需要更多精細的傳遞配合--對於初登世界盃舞臺的他們來說,這確實有點太難了。

卡塔爾主教練桑切斯出身拉瑪西亞,在卡塔爾從各級青年隊一路帶到成年隊,建立了一套成熟的打法--對於較少關心他們的球迷來說可能並不那麼熟悉,但對於曾見證他們亞洲盃奪冠的球迷來說,卡塔爾的實力還是遠高於昨晚展現出的水平的。

桑切斯在賽後說,要承擔一切責任--可能確實如此,因爲他本有機會調整的。上半場尾聲,阿里後插上的頭球在禁區裏製造了很大的威脅;下半場後半段,由替補登場的高中鋒蒙塔裏也完成了一次後場高球到禁區的聯繫。

這種直接越過凱塞多領銜的中場的簡單配合或許對於厄瓜多爾的後防線來說,是一種更有效的打擊方式。但卡塔爾這批球員十數年下來形成的踢球風格,確實不是在世界盃首秀這樣高壓的環境下能及時快速調整的。

在卡塔爾輸掉這場比賽之後,之後面對塞內加爾和荷蘭的比賽就更顯艱難。但如果想要避免成爲第二個小組賽出局的東道主。他們也只剩下了華山一條路。

關於卡塔爾的備戰,還有另一個很多人不瞭解的細節:卡塔爾國家隊爲了備戰本屆世界盃,已經進行了數段長期集訓了。

這是一件中國球迷聽起來很熟悉的事情。爲了備戰國家隊重要比賽,球員全部集中封閉訓練。卡塔爾這次的不同點在於,他們一邊聯賽還在正常進行,所以貢獻了多名國腳的薩德排名倒數第四,比降級區只高出了3分;另一邊,國家隊也並不是完全僅僅是集訓,而是在世界各地找了各類二三流國家隊進行熱身,保持比賽狀態。

但事實證明,這些陪太子讀書的熱身賽強度,與世界盃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沒有真刀真槍的對抗,阿菲夫和阿里們在熱身賽中看似不錯的進球狀態,在世界盃這樣的高強度高壓力下直接化爲了烏有,甚至還不如三年前亞洲盃時的狀態。

厄瓜多爾彷彿是卡塔爾完完全全的反面:他們隊中不少球員一週前才結束最後一場聯賽,陣中的主力框架也都是旅歐球員。相比之下,全員在國內聯賽效力,甚至已經快一年沒有踢國內聯賽的卡塔爾,在狀態上的差距肉眼可見。

足球是一項科學,是遵循客觀規律的運動。包括我在內那些看好卡塔爾的人,實際上是幻想着主場之利與10年備戰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最後還是不夠尊重規律的集訓造成了更大的影響。

最後講講開場3分鐘的越位爭議。

在中場休息時的回放過程中,我終於看明白了那個判罰越位的原因。厄瓜多爾任意球開出之後,託雷斯爭頂瞬間身邊的埃斯特拉達在越位位置,託雷斯頂完球后第一時間無人觸球,隨後球彈地,埃斯特拉達再頂了一下,這就形成越位了。出境回放時候給的定格畫面,後面的埃斯特拉達完全被門將擋住了--這也是爲什麼出境時很多球迷都迷惑爲什麼會給接球瞬間的定格。但事實再一次告訴我們,要相信科技。

開幕式的科技狠活搶走了大部分的目光,但科技最終還是沒能阻止卡塔爾的世界盃之夢滑向破碎邊緣。

⬇️在各個平臺關注我們,獲得持續更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