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的難題,張文中也逃不掉

撰文 | 趙晉傑

編輯 | 王靖

來源 | 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當黃光裕只能靠着減持國美股票的方法,套現部分資金爲員工補發工資之時,同樣獄中歸來的另一位零售大佬張文中,則帶着出獄後創辦的一家新企業向港交所發起衝刺。

根據近日多點Dmall提交的招股書,多點Dmall號稱中國和亞洲最大的零售雲解決方案數字零售服務商,已聘請瑞銀、招銀國際作爲上市聯席保薦人。

多點Dmall被張文中稱之爲二次創業。在此之前,他和同時代的黃光裕,一個創立了物美超市,於2003年在港交所創業板上市,一舉成爲港股第一家民營零售企業;一個創立了國美電器,在2004年登陸港交所,開創中國家電零售連鎖經營新模式。

但兩人又都相繼在公司發展至最爲輝煌時刻被捕入獄。2006年,張文中因經濟犯罪被捕,隨後被判刑12年;兩年後的2008年,已成爲時任中國首富的黃光裕同樣因經濟犯罪鋃鐺入獄,後被判刑14年。

入獄前,物美2006年擁有店鋪567家,被業內視爲本土最具潛力的零售公司之一。及至2015年決定私有化退市時,物美旗下大型超市只剩下168家。高速擴張之路也隨着張文中入獄而中止,與花旗集團簽訂的8600萬美元新股配售協議被取消,擬定的江蘇時代超市50%股權收購協議作廢等等。據物美聯合創始人吳堅忠回憶,那時物美採購部供應商電話直接成了外部投訴熱線。

一起消失的不只是店鋪規模和發展速度,還有錯失的時代變革浪潮。“我弟弟張斌帶領物美團隊苦苦支撐,企業纔沒有垮掉,但失去了重大發展機遇。”張文中出獄後曾這樣形容自己困居牢房的那段時光。

但與黃光裕在一番變革後反而將國美推向破產邊緣相比,提前在2013年出獄的張文中除了抓住移動互聯網的機遇,又做出一個走向IPO的多點Dmall之外,還通過收購麥德龍中國等一系列動作,重新將物美帶進了中國百強超市TOP5。

不過,取得上述成績的主要代價就是多點Dmall和物美雙雙揹負上了沉重的資產負債。尤其在一衆互聯網巨頭深耕本地電商的激烈競爭之下,面對傳統商超業務的疲軟、新零售轉型仍然需要燒錢養用戶的壓力,如何從一二級資本市場找錢,無疑成爲擺在張文中面前的一大難題。

出獄後的張文中,將希望寄託在了新零售變革上。

在2018年被宣判無罪之前,張文中早在2013年就提前獲釋,並在2014年即着手創辦多點Dmall,這一時間點比阿里提出“新零售”還早了一年。

這也與張文中博士出身、且創業初始就看好零售技術變革有關。1994年物美的創辦,其實就是爲了推廣張文中自研的超市信息管理系統。

“未來是人人在線,物物在線,事事在線的時代,零售也必然是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兩棲物種。”多點Dmall成爲張文中在推動傳統商超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新零售解決方案。

在發展新零售的同時,張文中也沒忘記壯大物美超市。爲了謀求發展,沒有讓物美超市選擇站隊互聯網巨頭的張文中,再次祭起併購大旗。

併購曾是幫助黃光裕和張文中奠定零售大佬地位的重要武器,如國美歷史上併購過黑天鵝、易好家、永樂電器和大中電器,物美也先後控制擁有了超市發、京北大世界、天津大榮等零售企業。

出獄後,張文中於2014年收購百安居,2018年先後收購北京樂天瑪特、華潤萬家北京門店和鄰家便利店北京門店,並在2019年重金入股重慶百貨,增持新華百貨股份,且以180億元大手筆收購麥德龍中國80%股權。

尤其是對麥德龍中國的收購,直接幫助物美集團實現了營收和淨利潤的暴漲。官方數據顯示,2018-2020年,物美科技分別實現營收213.78億元、227.47億元和390.64億元,淨利潤分別爲2.26億、3.94億和7.26億元。其中,麥德龍中國並表的2020年,物美科技營收大增71.73%,淨利潤大增84.37%。

通過上述併購,張文中儘管未能將物美重新帶回中國商超TOP1,但也重回TOP5。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超市TOP100”榜單中,物美僅次於沃爾瑪、永輝、大潤發和華潤,以596.72億元銷售額位列第五。

儘管走到上市關頭,張文中的多點Dmall新零售試驗依然困難不少。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年到2021年,多點Dmall收入分別是2.65億元、4.87億元、10.45億元;2022年前9個月,收入上漲至11.02億元。

但多點Dmall與物美集團間的關聯交易佔比過高,同期來自“物美系”(包括物美超市、麥德龍中國、銀川新華、重慶百貨)的收入佔比高達67.9%、66.6%、67.9%、73.3%,其中物美超市一家佔比就達到四成以上。

依靠“物美系”輸血的多點Dmall,凸顯着當下第三方SaaS服務商的一個尷尬現狀:大型商超要麼自建SaaS,要麼依靠已經結盟的互聯網巨頭技術,中小型商超又擔心數據安全而害怕選擇多點Dmall服務。

而且,在與互聯網巨頭的競爭之下,本就缺少流量獲取優勢的多點Dmall還面臨着貨幣化率過低的變現難題。

2019年-2021年,京東到家分別實現營收11.03億元、23.05億元、40.46億元, GMV分別約爲122億元、253億元、431億元,貨幣化率分別約爲9.04%、9.11%、9.38%。

同期多點DmallGMV分別爲241億元、431億元、1020億元,貨幣化率分別只有1.09%、1.12%、1.02%。

客戶拓展上過度依賴“物美系”,流量變現效率又不及互聯網巨頭,想要實現張文中期待中的萬億級交易平臺夢,多點Dmall無疑需要投放更多資金來與互聯網巨頭競爭。

而負責爲多點Dmall輸血的主營業務物美超市,從傳統商超TOP1滑落後,正面臨經營環境的疲軟。

互聯網勢力大舉跨界而來。阿里先後私有化銀泰百貨,成爲高鑫零售(大潤發)、三江購物、居然之家等線下零售商股東,並一手打造新零售樣本盒馬鮮生;騰訊出手投資永輝超市、步步高、華潤等傳統零售商;京東入股沃爾瑪。

令傳統商超紛紛擁抱互聯網新勢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線下大賣場生意正變得越來越難做,面臨業務疲軟危機的並非物美一家。

《超市業態調查報告》顯示,2021年,有67.1%的超市企業銷售同比下降,72.2%的企業淨利潤同比下降,同時有68.39%的企業來客數同比下降。

關店、虧損成了傳統商超新常態。2021年12月,沃爾瑪進入中國的首家門店——深圳洪湖大賣場關門歇業,成爲當年關閉的27家大賣場之一;2022年2月,亞洲規模最大的中關村家樂福大賣場歇業;曾被視爲物美之後線下零售業新標杆的永輝超市,在2021年預告了39.3億元淨虧損,這是永輝超市自上市以來出現的最大幅度的淨利潤下滑。

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祕書長彭建真看來,以大賣場爲主的超市業績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到了渠道分流的影響。近年來,隨着電商、社區團購等多種渠道興起,大賣場的剛需渠道地位不斷下滑。

今年7月,物美甚至因拖欠貨款而被北京金鴻利源貿易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最終被判賠支付貨款673.7萬元。這已不是物美首次因拖欠供應商貨款被告上法庭。此前,物美還被北京頭條酒業銷售有限公司以拖欠貨款爲由告上法庭。

帶着多點Dmall上市的張文中顯然當下局面要比黃光裕好很多,但論到對資金的渴求度,張文中可能一點不比黃光裕弱。

多點Dmall本身就是一場流血上市,近年來一直靠貸款、融資來維持正常運轉。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以及2022年前9個月,多點通過融資活動獲得的現金淨額分別高達5.92億元、10.42億元、8.34億元和2.96億元,而經營活動流出的現金金額高達7.08億元、4.81億元、12.75億元和 1.64億元。

同期多點Dmall分別產生虧損8.30億元、10.90億元、18.25億元及4.81億元,累計淨虧損超過40億元。

常年虧損導致多點Dmall債臺高築,其資產負債率在2019-2021年以及2022年前9個月,分別約爲316.28%、305.03%、469.93%、513.43%。高達三五倍的資產負債率,意味着多點Dmall正在面臨資不抵債的系統性風險。

爲了從資本市場獲取公司運營發展資金,在多點Dmall之前,張文中曾在2021年3月發起過一次IPO申請。當時,張文中計劃將物美集團和收購而來的麥德龍中國打包成“物美科技”,以區別於2003年首次上市時的“物美商業”,凸顯新時代下的科技因素,但據《星島日報》報道,港交所質疑物美誇大其業務的科技成分,上市文件內容疑存有誤導,向物美髮出首輪提問,但未收到其上市團隊回覆。

在上市申請提交6個月後因未及時更新,物美科技衝刺港交所宣佈失敗。

根據物美科技招股書,2018-2020年物美資產總額分別爲196.18億元、230.11億元、422.61億元,負債總額分別爲201.94億元、237.6億元、407.84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高達102.94%、103.25%和96.5%,同樣存在資不抵債的系統性風險。

擺在張文中面前的另一個現實問題是,爲了抓住生鮮市場的發展機遇,在高負債之下,物美還需要持續不斷投入資金參與行業競爭。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報告預計,到2025年,我國生鮮市場消費規模將達8.7萬億,年複合增速爲6.8%。從“大而全”轉向“聚焦生鮮”,已經成爲大型連鎖超市轉型的共識。

張文中在給物美的新規劃中,有一條就是進一步發力社區生鮮市場,繼續開設小型社區生鮮店。

但這條路並不好走。在無止盡的燒錢競爭之下,昔日“生鮮電商第一股”每日優鮮破產倒閉,盛極一時的十薈團、同程生活也紛紛倒下,阿里、美團、京東這些互聯網巨頭的本地電商業務也都經歷了從擴張到收縮的過程,如何打造一個可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成了令生鮮賽道所有玩家頭疼的難題。

在沒有摸索出這條嶄新路徑之前,找錢都將是張文中不得不面對的頭等大事。

參考資料:

1、《黃光裕拋3.5億港元貸款緊急“救火”,國美靠自體輸血能否度過危機?》,藍鯨財經

2、《張文中: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會過去》中國企業家雜誌

3、《家門口的超市要IPO了,騰訊、IDG們投了50億》投中網

4、《出獄9年,張文中“燒”出一個IPO》鳳凰WEEKLY財經

5、《法院判令物美趕緊還賬 上市路途坎坷幾許》證券日報

6、《酌見:俞敏洪對話張文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