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陳子帥 丁雅梔】2022年的國際局勢可謂危機重重,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俄烏軍事衝突又突然爆發,由此產生的能源危機、糧食危機、供應鏈危機、通脹高企等問題困擾多國,和全球正在進行的地緣政治重組疊加,對世界產生深刻影響。在這一年,深陷政治撕裂、經濟萎靡泥沼的美國,一邊通過“坑害”盟友和其他國家推行“美國優先”政策,一邊依然處心積慮地推進遏華戰略。然而面對美西方的打壓,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卻日益上升。《環球時報》旗下環球輿情調查中心近期進行的33國民意調查顯示,62%的受訪者認爲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上升,而認爲美國國際影響力上升的只有31%。與此同時,更多的受訪者認爲俄烏衝突是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衝突,而近半受訪者認爲北約擴張給世界“造成安全威脅”。

“這是當前各國民衆的共同感受”

從10月29日到12月6日,環球輿情調查中心通過英語、德語、阿拉伯語、法語等23種語言,對全球33個國家18歲以上常住居民開展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3.6萬份。

對於“美國/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近年來發生怎樣的變化?”這一問題,33國的平均數據顯示,認爲美國影響力上升和下降的受訪者比例相近,都在三成左右;認爲中國影響力上升的受訪者佔比62%,是美國的兩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過去20年的世界性危機中,中美兩國總能依靠自身實力抵禦風暴,世界各國人民都看到了中美兩國擁有“向上走”的力量,因此在不同程度上認爲中國和美國的國際影響力在上升。

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研究專家呂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國際影響力提升,這是當前各國民衆的共同感受,主要有3個原因:一是中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中國僅用幾十年時間就從貧窮落後的狀態發展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前沿技術、基建等領域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並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兼顧了污染治理與環境保護。二是中國一直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國自成立起,便奉行平等互利等外交關係原則。當時中國還相對落後,別人會認爲那時的中國是“窮人說情懷”“弱國喊口號”,但面對現在崛起的中國,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中國不搞霸權主義,這不只是說說而已。三是中國的發展理念廣受認可。中國真心希望與他國共享發展機遇,並用實實在在的投資與項目建設來促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的發展。自改革開放國力得到增長後,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貢獻無疑是全球最大的,這自然得到各國民衆的認可。

值得注意的是,認爲美國國際影響力上升和下降的美國民衆比例均爲32%,而85%的中國民衆認爲中國影響力上升,49%的中國民衆認爲美國影響力下降。呂祥說,這表明廣大中國民衆既深刻感受到祖國的飛速發展,又清晰看到美國在多個層面的衰敗。據呂祥介紹,最開始許多中國青年在網絡上看到美國兩黨候選人辯論時,可能會覺得他們的辯論有深度,但現在你會發現,美國政治幾十年來一直都是那些陳詞濫調,很難從中聽到可以改進社會的內容。加上美國近些年來深陷兩黨間無原則、無底線地“死掐”,不僅對國際社會貢獻不足,連國內環境也混亂失序。這讓衆多中國民衆擦亮了眼睛,美國“神話”也早已遠去。

與此同時,美國老百姓生活在通脹高企、政壇混亂、社會撕裂空前加劇的環境中,因此他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美國在國內治理與國際貢獻方面的不足。“哪怕美國宣傳機構每天都在抹黑中國,它也掩蓋不了美國人對本國衰敗的真實感受。”呂祥說。

超過半數人不相信“美國夢”

1931年,美國作家詹姆斯·亞當斯在其所著的《美國史詩》中將美國描述爲“一片夢想的土地”,提出“能力決定機會”的“美國夢”概念。二戰後,美國經濟實力迅速上升,讓不少其他國家民衆前往那裏“追夢”。然而,貧富差距、種族歧視、暴力衝突等種種亂象與不公已經讓“美國夢”失去大量“信徒”。正如本次民調結果所顯示的,超過半數受訪者不相信“美國夢”,其中一直不相信的佔三成,原本相信現在不相信的超過兩成,而一直相信的約佔23% 。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一些人在自身成長的某一階段對美國抱有美好幻想,但當他們看清美國在解決國內現實問題和處理國際事務時的做法時,就會發現現實與美國精英虛構的敘事之間有多大差距。李海東指出,在美國國內,長期困擾該國的“富人政治”現在更加嚴重,大多數民衆關心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在國際上,美國自我感覺優越,對其他意識形態、價值觀十分漠視,“這讓人如何相信‘美國夢’?”

值得注意的是,在南非、韓國、墨西哥等國,甚至包括美國本土,原本相信“美國夢”但現在不相信的受訪者佔比較高。王義桅表示,美國一些盟友不相信“美國夢”是覺得華盛頓自私自利、不可靠,從阿富汗撤軍等事件讓美國的中東盟友更加重視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李海東表示,美國民衆轉變對“美國夢”看法的主要原因來自美國內部,國家治理紊亂、社會高度撕裂、政治圍繞黨派狹隘利益運轉……種種現狀使得人們對美國形成日漸衰敗的負面印象。

近四成預計中美關係“保持現狀”

美國將中國視爲“最重要的地緣政治挑戰”,不斷加大對華打壓力度。對於“你預計未來一年中美兩國關係如何變化?”這一問題,33國的平均數據顯示,近四成受訪者認爲中美關係將“保持現狀”,約三成受訪者認爲將“趨向衝突”,18%的受訪者認爲將“趨向緩和”。

具體來看,在英法等19個國家的受訪者中,更多的人認爲中美兩國關係將“保持現狀”。在韓國、奧地利等5國中,更多的受訪者預計中美關係將“趨向衝突”。日本、印度、澳大利亞以及哈薩克斯坦受訪者中選擇“保持現狀”和“趨向衝突”的比例相近。與此同時,中國和波蘭受訪者選擇“保持現狀”和“趨向緩和”的比例較爲接近。

呂祥分析稱,擁有美軍基地的韓國,並不希望看到中美之間出現武裝衝突,因此韓國民衆預計中美關係“趨向衝突”更多表達的是一種擔憂。此外,印尼和越南的調查結果可以說代表了東南亞地區的整體立場,即希望中美關係趨向緩和,“在它們看來,只有中美關係相對緩和的狀態下,東南亞國家才能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30%的美國受訪者預計美中關係將“趨向衝突”,而持這一觀點的中國受訪者佔比僅爲11%。呂祥分析說,美國的輿論引導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最主要原因,美國的兩黨政治會把輿論推向極端,把本可以協商解決的問題放大爲兩國間不可調和的戰略衝突,以此來實現部分集團短期的、局部的利益。

如果中美髮生衝突,最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對於這一問題,環球輿情調查中心的民調顯示,33國受訪者中約有19%的人認爲是“美國加強對中國的遏制”,約22%的人認爲是“‘臺獨’勢力的攪和”,約23%的受訪者認爲是“中國提升對美國的反制”。

近年來,美國不僅在歐洲“煽風點火”,還試圖將亞太地區“北約化”,拉攏盟友在政治和經濟上“圍堵”中國,讓中美關係一直處在緊張之中。爲回應美國的無理打壓與制裁,中方採取了包括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出臺《反外國制裁法》等一系列措施。李海東表示,這些措施不僅合理而且必要,它們清晰地展示中國是遵守國際規則的一方,而美國雖然反覆聲稱遵守國際規則,但實際上卻言行相詭。“在對美交往中,中方應更多地拿起規則的武器、法律的武器、輿論的武器,從而使得國際社會對中美關係的認識更加平衡,而不被美方一味誤導。”李海東說。

對於約22%的受訪者認爲“‘臺獨’勢力的攪和”可能引發中美衝突,李海東表示,這說明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的民衆已經明確認識到,“臺獨”勢力已經嚴重威脅區域安全以及國際秩序穩定,“我相信,隨着各國對‘臺獨’危險性的認識逐漸加深,將會有更多國家和民衆理解中國打擊‘臺獨’的正當性,將會有更多國家和民衆支持中方打擊‘臺獨’”。

如果中美真的發生衝突,我們該如何應對?李海東認爲,我們應該首先處理好自身事務,確保國家的穩定性和凝聚力,保持經濟繁榮,外交上堅持和平立場,如此一來,便會贏得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理解和支持。其次,我們應保證中方的客觀公正立場能夠被更多國家理解和接受,避免讓美國的意識形態偏見佔據國際輿論的主要舞臺。最後,我們應最大限度地在國際社會中說明“臺獨”的危險性,藉助國際社會的力量來對“臺獨”及其背後勢力予以壓制。

近半受訪者認爲北約擴張“造成安全威脅”

2022年,俄烏衝突的爆發無疑對世界地緣政治產生劇烈衝擊。環球輿情調查中心的民調結果顯示,認爲俄烏衝突是俄羅斯與北約之間衝突的受訪者比例最高,爲19%;認爲衝突僅僅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衝突,以及認爲這一衝突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前兆”受訪者的比例都達到15%;認爲俄烏衝突是俄羅斯與美國之間的衝突,以及認爲這一衝突是俄羅斯與西方之間衝突的受訪者比例均達到14%。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之所以更多受訪者將俄烏衝突看作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衝突,和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密切相關。北約也承認,無論是在冷戰期間還是在冷戰結束以後,它最直接、最現實的“安全威脅”就是蘇聯和俄羅斯。除此之外,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歐洲學會德國分會副會長孫恪勤表示,15%的人認爲俄烏衝突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前兆”,這實際上是對西方的警示:俄羅斯擁有核武器,其動用核武器波及全世界的可能性始終存在,西方不要太得意。

北約不顧俄羅斯的擔憂持續東擴被認爲是俄烏衝突爆發的重要原因。當被問及如何看待以美國爲首的北約近年來不斷強化軍事力量並擴大勢力範圍時,47%的受訪者認爲北約的這一行爲“造成安全威脅”,33%的人認爲這“形成安全保障”,還有12%的人表示不確定這意味着什麼,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表示“沒什麼影響”。

崔洪建表示,對北約性質的認識與國別有關,也體現出北約的安全悖論。北約成員國更傾向於認爲該組織爲它們提供安全保障,而與北約關聯度比較大的非北約成員國,如俄羅斯、塞爾維亞等,則持相反觀點,認爲北約所謂的“集體安全”給其他國家帶來的威脅不斷增大。

此次民調數據顯示,在33個國家中,波蘭、菲律賓、肯尼亞、尼日利亞、韓國、印度、荷蘭7個國家民衆明顯更傾向於認爲北約的擴張意味着“安全保障”。除波蘭外,其餘6個國家並非北約成員國。崔洪建認爲,這裏面有北約宣傳的影響。冷戰結束以後,北約不斷美化自己,比如聲稱它爲其他地區提供了維和行動等公共產品,號稱自己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軍事和安全組織,一些缺乏安全機制的國家和地區受到北約宣傳的影響,對其產生好感。

中國對全球化發展很有信心

2022年,疫情、能源危機、通貨膨脹等問題成爲不少國家面臨的挑戰。在各類問題中,民衆最關心的是什麼?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33國的受訪者中,選擇“物價上漲”的人比例最高,達到59%。“國際戰爭”“糧食危機”“能源危機”位列最受關注問題的第二梯隊,分別佔49%、47%和46%。此外,失業率、疫情和恐怖主義也成爲部分國家民衆最關切的問題。

此次民調數據還顯示,西方發達國家民衆普遍更關心物價和能源問題,而發展中國家民衆更關心糧食問題。王義桅表示,發達國家面臨的危機主要是中產階級縮水,民衆最直觀的感受是收入下降引發的生活水平下降。孫恪勤表示,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糧食是最重要的物資之一。這些國家本身生活水平低,今年俄烏衝突的爆發打亂糧食供應鏈,再加上多地洪水氾濫引起減產,更加劇了它們的糧食危機。

此次民調數據顯示,對於“當前世界的安全與和平面臨着顯著的威脅”和“需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加強合作、反對強權”兩項判斷,以及“狀況不同的國家可以採用不同的發展方式”“均衡普惠的全球發展格局更值得追求”兩項倡議,33國受訪者平均認同比例超過七成,所有國家受訪者的認同比例均超過半數。

對於“世界需要找出一條新的或更好的全球化發展道路嗎?”這一問題,環球輿情調查中心的此次民調結果顯示,在33國受訪者中,57%的人給出完全肯定的答覆,34%的人傾向於肯定回答,認爲不需要的人僅佔4%。世界呼喚更合理和更公平的全球化。在此背景下,崔洪建認爲,中國要發揮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作用,在確保自身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應努力爲世界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和貿易投資做貢獻。與此同時,中國還要繼續加強安全領域建設。各國已經習慣了中國經濟領域“穩定器”的角色,但還沒有完全接受中國作爲安全領域貢獻者或公共產品提供者的身份,這兩者應儘量匹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做到承擔更多責任,實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

此次民調還顯示,在當前階段,33國受訪者對全球化未來十年發展的平均信心值爲52.7。亞洲多個國家的信心值較高,如印度、菲律賓等均超過60,中國、印尼、越南則超過70;西歐國家則成爲信心窪地,信心值都在40上下,而美國的信心值也不到46。崔洪建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說,由於歐美國家經濟和社會之間的聯動性很強,但凡經濟上出現一些問題,就會在民衆的情緒中直接體現出來。亞太國家因爲本身經濟發展前景比歐美好,且社會相對穩定,所以在經濟上的信心較強。以中國爲例,中國一直是把全球化當作一個正面趨勢,即便全球化出現一些問題,我們也認爲是可以通過持續推進得到解決和改善的。但一些歐美國家不同。一方面,它們把自己設定爲全球化的失意者,認爲在過往的全球化中,它們失去的更多,而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得到的更多。這種零和思維的不斷強化使得一些歐美國家,從精英到民衆,對於全球化的認識都越來越趨於負面。

王義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經濟全球化背後的邏輯是市場化驅動和市場決定資源配置。除此之外,全球化是共商共建共享的,應該有更大的包容性、開放性和非歧視性,以人民爲中心而非資本。孫恪勤則指出,支持全球化的國家正與想控制全球化的西方國家在十字路口博弈。中國全力以赴支持全球化,因爲這場博弈不僅關係到發展中國家怎麼發展下去,而且關係到世界和平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