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陳浩    每經編輯 梁梟    

日前,正在衝刺北交所的辰光醫療(430300,NQ)發佈公告稱,公司於11月16日收到證監會批覆,證監會同意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的註冊申請。

辰光醫療是MRI(核磁共振系統)的核心部件供應商。全球MRI的市場份額長期被GE(通用電氣)、西門子飛利浦佔據,近年來,國產高端醫療器械逐漸打破國外壟斷,逐漸形成以聯影醫療(SH688271,股價165.30元,市值1362億元)、萬東醫療(SH600055,股價20.80元,市值146.24億元)、朗潤醫療(蘇州朗潤醫療系統有限公司)等爲代表的MRI設備商,2022年上半年萬東醫療也是公司第一大客戶。

毛利率持續走低

辰光醫療成立於2004年,是MRI(核磁共振系統)的核心部件供應商,主要產品包括射頻探測器、超導磁體、梯度等超導MRI系統核心硬件。2022年6月28日,公司向北交所提交了申請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北交所上市的申報材料。11月16日,公司收到證監會《關於同意上海辰光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的批覆》,證監會同意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的註冊申請,該批覆自同意註冊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

招股說明書(註冊稿)顯示,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辰光醫療分別實現營收1.34億元、1.42億元、1.96億元和0.5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300萬元、501萬元、2424萬元和-441萬元。就2022年上半年虧損的原因,公司表示,上半年受上海疫情影響,營業收入減少,產生了停工損失,以及公司因北交所IPO申報發生的中介機構費用增加等,導致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及淨利潤都有較大幅度減少。

此外,辰光醫療還存在毛利率持續走低的趨勢。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整體毛利率分別爲40.30%、40.43%、39.81%和37.84%。

此次北交所IPO,辰光醫療擬募集資金9000萬元,其中3600萬元擬用於磁共振成像核心零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3600萬元擬用於科研定製型超導磁體研發項目,1800萬元擬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對此,北交所在第一輪審覈問詢函中也重點關注了公司募集資金運用事項,要求公司說明募投項目的必要性、合理性。

辰光醫療回覆稱,公司在鞏固射頻探測器領域先發優勢的同時,致力於提升產品的技術性能和性價比,並不斷提升MRI系統集成和定製化能力,爲系統廠商提供磁共振成像整體產品。“募投項目的實施有助於發行人緊抓我國製造業升級、醫療器械等高端裝備國產替代的歷史機遇,提升發行人綜合競爭力和行業地位,與現有發展目標相匹配。”公司稱。

客戶集中度較高

醫學影像設備在醫療診斷中發揮着重要作用。灼識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醫學影像市場規模約3100億元,市場規模較大且仍然保持穩定增速;中國醫學影像行業雖發展較晚,但增速較快,2020年中國醫學影像市場規模爲537億元。國內醫學影像市場中,CT成像佔據約爲32%的市場份額,X線成像市場份額約爲23%,超聲成像約爲19%,MRI約爲17%。

中國MRI成像設備曾長期由跨國品牌佔據壟斷地位。近年來,國產高端醫療器械逐漸打破國外壟斷,逐漸形成以聯影醫療、萬東醫療、朗潤醫療等爲代表的MRI設備商。辰光醫療在招股書中援引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增超導MRI設備市場份額中,通用醫療、西門子醫療和飛利浦醫療的市場佔有率合計達到53.7%,聯影醫療、萬東醫療、朗潤醫療爲代表的國產設備商市場份額達到46.3%。

辰光醫療存在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但近年來公司客戶集中度呈下降趨勢。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戶年度銷售額佔比分別達到 70.21%、69.35%、62.08%和57.02%。2022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戶分別爲萬東醫療、飛利浦、朗潤醫療、哈爾濱醫科大學和康達洲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萬東醫療爲公司第一大客戶。

值得注意的是,飛利浦長期是辰光醫療射頻探測器的主要客戶,公司營收也曾較爲依賴飛利浦。2022年上半年,飛利浦對公司的銷售金額爲1103萬元,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爲19.77%。

不過,飛利浦在收購磁體公司IGC後,獲得了其下屬美國子公司Invivo Corporation的射頻研發和生產能力,辰光醫療與Invivo Corporation現均爲飛利浦的射頻探測器供應商。因此,辰光醫療也提示,長期來看公司存在被Invivo Corporation替代的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