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2月22日,首创证券即将在上交所挂牌上市,A股市场即将迎来第42家上市券商。此前公司以7.07元/股成功公开发行2.73亿股A股,募集资金总额19.32亿元。

作为北京国资旗下重要证券平台,首创证券近年来面对证券行业激烈竞争,不断加大业务转型力度,优化业务结构,着力培养财富管理、资本中介、主动投资管理能力,传统业务经营效益稳步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和固定收益投资交易业务形成优势和特色。

交易所数据显示,本次首创证券A股IPO获得投资者积极认购,网上发行初步有效申购倍数达到2338.37倍,充分反映出市场对公司业务转型和未来发展的高度认可。

为投资者创造良好回报 建立资管业务“护城河”

招股书显示,首创证券成立于2000年2月3日,本次发行前注册资本24.6亿元。其控股股东为首创集团,持股比例63.08%,北京市国资委代北京市政府对首创集团履行出资人职责,出资比例占首创集团实收资本的100%,是首创证券的实际控制人。

近年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为证券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加剧了行业竞争。作为北京市国资控股的证券公司,秉承“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首创证券始终以服务首都发展、国家战略为己任,坚持高质量发展经营理念,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发展为手段,集中优势资源,突破重点业务,形成了以资产管理业务和固定收益业务为特色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

资管业务方面,早在2016年,即《资管新规》公布前两年,首创证券就开始全面调整资产管理业务模式,控制通道类业务、聚焦主动管理。这为公司此后应对监管政策调整赢得了先发优势。在此过程中,公司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净值化管理经验,依靠经验丰富的投资和研究团队,通过严格的风控措施和完善的投资策略,持续为客户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回报,提高了销售渠道和客户的业务粘性。

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1~6月,公司平均受托资产管理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6.28%、5.79%、5.56%和6.35%,收益率基本保持稳定。与此同时,公司结合客户具体需求和市场实际情况,推出了品种丰富的资管产品,现有产品线包括纯债类固定收益类产品、“固收+场外期权”产品、“固收+指数增强”的偏债混合型产品和偏权益的混合型FOF产品等,通过多样化的产品设计,更好地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流动性偏好的投资者需求。

通过为投资者创造良好回报和提供优质服务,首创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获得了越来越多投资者认可。

根据基金业协会官网数据统计,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1~6月,公司(母公司口径)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分别为270只、411只、448只和494只,产品净值规模分别为478.41亿元、812.60亿元、867.34亿元和1032.32亿元,规模增长迅速。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分别达到1.54亿元、3.45亿元、3.85亿元和2.98亿元,其中2020年度和2021年度分别同比增长124.18%和11.43%。

打造固定收益特色业务 收益率连续跑赢同期指数

证券投资业务是首创证券另一大优势业务。早在2003年8月,首创证券便取得证券投资业务资格。二十年时间,公司始终坚持审慎投资原则和稳健的投资风格,不断加强投研团队建设、提升投研能力,实现该项业务稳步发展。

其中,固定收益投资交易是公司最具特色的业务之一。秉承“严控风险、稳健经营”的理念,公司固定收益投资以自营投资为核心,同时大力发展多品种资本中介、量化对冲等业务;通过打造完整的固定收益金融服务平台,目前已在自营投资盈利性、量化投资收益率和机构业务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建立起较强的竞争力。2019年、2020年、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固定收益投资业务收益率分别达到11.90%、5.41%、9.40%和4.87%,同期中债综合指数总值涨幅分别为4.59%、2.98%、5.09%和1.83%,大幅跑赢指数。

招股书中,首创证券指出,公司固定收益业务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较强的自营投资与研究能力。在传统债券投资的基础上,公司不断拓展投资领域,投资品种覆盖了利率债、信用债、公募基金、可转换债券、国债期货、利率互换等。公司较早建立了专业的信用管理和债券研究团队,对债券发行人进行深入分析,充分揭示信用风险、挖掘信用投资价值,并对债券市场主要信用产品进行主动定价,为交易业务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卓越的量化投资水平。公司使用量化交易策略开展国债期货及现券的套利及投机,是市场上最先开展国债期货套利业务的机构之一,期货和现券成交量均位居市场前列。

三是雄厚的交易实力。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开展多品种现券、资金交易业务。公司多次荣获“上交所债券优秀交易商”、“银行间本币市场交易300强”和“银行间本币市场活跃交易商”等奖项,是银行间及交易所市场活跃的交易商之一。

四是持续的业务创新能力。公司积极参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的各种创新性产品,如X-Bond、X-Lending、iDeal、匿名拍卖等。

募集资金将用于增加信息技术投入、打造高水平研究团队等方面

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培育优势业务,同时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成本控制能力,首创证券近年来盈利水平明显提升。根据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公司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排名均明显高于公司净资产排名,净资产收益率位于行业前列,受到了行业广泛关注。

但证券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资本规模决定了证券公司的业务拓展能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公司自2004年1月完成增资扩股以来,直至2020年9月才再次增资扩股。公司管理层坦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及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公司亟需通过本次发行募集资金进一步扩大净资本规模,弥补净资本规模不足的劣势。”

因此,本次A股IPO被视为首创证券发展史上里程碑事件。而对于如何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对股东的回报,公司也做出了相关安排。

具体而言,公司募集资金重点使用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一是增加对信息技术建设的投入,提升后台综合服务能力。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加强信息技术系统建设,开展信息技术前瞻性研究,加大金融科技领域投入,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核心业务系统的技术架构迭代,为公司各项业务的协同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

二是加大对研究业务的投入。公司拟组建一支具有竞争力的卖方研究团队,在公司战略规划、重要业务推进和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为公司内部提供研究支持的同时,以宏观策略研究为基础,着力在科技、消费、大宗商品、地产、环保等行业建立影响力,推动公司研究品牌建设。

三是加强对子公司的布局。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对子公司的投入,全力支持期货业务、另类投资业务和私募投资基金业务的发展,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和业务体系,提升公司作为综合性证券公司的整体服务能力。

其中期货业务方面拟通过升级期货业务交易平台、提升投研能力、创新产业服务模式等,提升机构、产业客户的开发能力和服务能力;同时,有序推进新业务牌照申请,有效促进期货业务转型升级。

另类投资业务方面,公司拟通过建设专业投资团队,树立体系化投资框架和理念,提升投资能力;结合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背景,加大投资力度,进行前瞻性布局;加强投后管理和风险控制,实现投资的保值增值,提高公司另类投资业务盈利能力。

私募投资基金业务方面,公司拟通过整合产业、资金等资源设立私募投资基金,提升市场化募资能力,以全面深化合作促进私募投资基金业务规模快速发展;通过提升投资研究能力,挖掘优质项目,在为投资者创造良好投资回报的同时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加强投后管理,为投资项目提供一站式全业务链服务;广泛开展内外部合作,增强业务协同,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和先行优势。

即将到来的2023年,首创证券也将迎来公司成立二十三周年。以“金融首善,创享美好”为使命,以“自信、规矩、良知、专业”为宗旨,以A股IPO为新征程起点,未来三年,首创证券将紧紧抓住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证券行业迎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期,坚持推进“以资产管理类业务为核心引领,以零售与财富管理类业务和投资银行类业务为两翼支撑,以投资类业务为平衡驱动”的差异化发展战略,继续扩大特色业务竞争优势,加快传统业务转型升级,不断优化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致力于成为一家特色鲜明、受人尊敬的金融服务商。文/王未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