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乒乓球金牌穩了,可能就靠這一招! 2022年/第217篇 作者:楊 磊

男乒梯隊建設、後備人才一言難盡,

張本智和強勢崛起,威脅與日俱增,

黃海誠、劉國正等資深教練出走,大滿貫教練李隼身體堪憂,

肖戰與王曼昱"分手",王楚欽長期"散養",教練員隊伍斷層,

......

所有的問題,大家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巴黎危矣,國乒危矣,中國乒乓該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問題所向,方法所在。 12月22日,中國乒協走出一步"重磅妙棋"--正式啓動國家隊教練員競聘與交流會活動。

一切難題可能因此而被破解。

我認爲,當前國乒教練組突出問題表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 :"散"、"缺"、"泛"。

"散",力量分散。沒有最大程度上發揮中國乒乓羣策羣力、集思廣益,下接地氣上通天線的優良傳統。

"缺",人才缺乏。隨着李曉東、吳敬平等功勳教練退休,李隼教練身體狀態堪憂,黃海誠、劉國正出走,陳玘迴歸省隊,教練人手緊缺。

"泛",不夠專精。東京奧運混雙失利其實已經爲我們敲響了一記警鐘。大包大攬已跟不上形勢,應當術業有專攻,專項突破。

"病"能否根除,不在藥材金貴,關鍵是對症下藥,藥到方能病除。

本次國家隊教練員競聘與交流會給出的"藥方":

一是"齊",齊抓共管。

根據中國乒協發佈官網通知安排,12月27日,中國乒協將召集各省區市一線隊總、主教練代表,與國家隊現任教練員一同參加交流會,就國家隊教練員隊伍建設、運動員管理機制、國家隊訓練方法和技術方向、後備人才培養等大家普遍關心的重難點進行集中交流探討。

二是"補",補充血液。

針對當前國家隊教練員人手緊缺問題,本次競聘共設有6個方向、24個崗位,特別是國家隊教練10人,將極大增加教練組的新鮮血液,解決人手不足的窘境。

三是"專",專項突破。

崗位設置上,對標巴黎奧運會5塊金牌的項目設置和隊伍備戰目標,在總教練、男女隊主教練崗位基礎上,特別增設了混雙組長崗位,明確巴黎目標導向,責任落實到人。

四是"遠",着眼長遠。

本次活動不着眼於一時,而是將在全國範圍內建立教練員隊伍的人才數據庫,對於符合競聘資格的人才,納入國家隊教練員後備人才庫,未來給予持續關注和跟蹤。

做到上述這些,巴黎奧運會乒乓球項目一定穩操勝券嗎?

不敢說。

但是,我敢說的是: 直面問題,不遮不掩,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先決條件。通過本次競聘與交流活動,中國乒協已經向外界釋放出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2024年的巴黎,我看國乒很有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