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李 文

2022年是資管新規落地元年,對於資管行業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在資管新規過渡期正式結束之後,資管行業“輕裝上陣”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行業從數量型規模增長向質量型結構優化發展。

展望未來,資管行業的發展應該繼續本着脫虛向實、迴歸本源的發展原則,理財產品應當主動引導資金迴歸實體經濟。比如,探索發行“專精特新”主題理財產品等,助力中小企業發展;銀行理財子公司可以加大綠色資產的投資,關注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等領域,加快綠色金融轉型升級。同時,資管行業要圍繞服務於財富管理,激發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的財富效應,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各大資管機構需要不斷豐富產品種類,優化產品結構,爲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空間。

其次,資管新規倒逼各大機構全面、快速地向主動管理轉型。目前,券商資管去通道進程基本完成,疊加當前券商“一參一控”的限制正在逐漸鬆綁的利好因素,諸多券商已經申請了公募牌照,全面向主動管理轉型,券商資管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而銀行理財在規模體量、資產配置等方面相對較有優勢,下一步需要提升權益資產投研能力,與公募基金形成差異化競爭。

最後,理財產品淨值化時代,金融機構更應當注重投資者教育工作,引導投資者正視投資風險,不斷提高投資者的金融知識水平和風險意識。同時,也要加強投顧團隊建設。可以藉助金融科技的力量,實現客戶服務的智能化、個性化,幫助投資者理解自身風險偏好,以及各類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做好理財產品的“翻譯官”,最終幫助投資者分享到經濟發展帶來的長期收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