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看似匆忙地“閃電”訪美,事先毫無“蛛絲馬跡”,卻有隱蔽意圖、避免其他因素干擾的想法在內。

文 | 陶短房

當地時間12月21日,在事先毫無預告的情況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美國進行了閃電式訪問。這是自2月24日俄烏軍事衝突爆發後,澤連斯基首次訪美。

而對於此次訪問,不論美國或烏克蘭方面事先都絲毫未披露任何信息,12月21日當天出訪消息公佈時,澤連斯基已在赴美路上。

在俄烏軍事衝突超過300天、戰場局勢仍膠着的關鍵時刻,澤連斯基卻看似匆忙地“閃電訪美”,且事先毫無“蛛絲馬跡”,恐非僅僅出於安全考慮,也有隱蔽意圖、避免其他因素干擾的想法在內。

“戰時訪問”有戰時用意

澤連斯基此次訪美,被定位爲“戰時訪問”,行程侷限在短短一天,也沒有迎送儀式、助興活動和外交繁文縟節,澤連斯基身着軍便服出現在外交場合。

12月21日中午,澤連斯基在白宮與總統拜登爲首的美國聯邦政府及行政團隊會晤,晚上則亮相國會大廈,出席美聯邦參衆兩院特意爲他舉辦的聯席會議。仍舊一身軍便服的澤連斯基,用英語向滿堂美國國會議員發表了演講。

澤連斯基與拜登團隊的會談閉門進行,已知的主要成果係爭取到美國政府增加18.5億美元軍事援助,其中約10億美元系美國庫存軍火,其餘被納入業已存在的“烏克蘭安全援助計劃”框架。這是一個包括彈藥、軍需物資、軍事人員培訓、技術支持在內的綜合性援助框架。

澤連斯基在國會大廈的亮相,則帶有兼具實務、公關和禮儀的作用。在國會大廈,澤連斯基將一面烏克蘭國旗贈給美國國會。這是一面他行前剛剛從激戰方酣的頓巴斯巴赫穆特戰場取來、有前線士兵簽名的烏克蘭國旗。美衆議院議長佩洛西則回贈了當天剛剛從國會大廈屋頂取下的美國國旗。

12月22日,澤連斯基已宣告結束訪問,返抵烏克蘭,並在返程中折道波蘭,會晤了波蘭總統杜達。出於對俄羅斯的“新仇舊恨”,以及脣亡齒寒的擔憂,波蘭始終是支持、援助烏克蘭最積極的國家。

因此,澤連斯基此番“順道訪問”,當然遠非其公開宣傳的“偶然安排”那樣簡單。

自開戰以來澤連斯基一直不出國訪問,並非僅僅因爲戰事繁忙分身乏術和安全考量,也是慮及開戰之初俄羅斯宣傳攻勢屢屢炮製“澤連斯基逃亡境外”消息,唯恐出訪被影射爲“假出訪實外逃”,從而動搖軍心民心。

如今,軍事衝突已持續300多天,烏克蘭初步穩住了陣腳,且時至隆冬,戰線趨於季節性沉寂,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的重點轉向對烏克蘭民用基礎設施的破壞,此時訪問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由於軍事衝突的影響、破壞,烏克蘭自開戰以來每月國內財政收入僅10億美元左右,而每月開支至少需要60億美元,每月多達50億美元的缺口基本仰賴外援,而美國則是援助的最大來源。

拜登政府日前承認,自軍事衝突爆發至今,美國政府累計向烏克蘭提供了逾650億美元各項援助,其中包括“海馬斯”火箭炮、防空及反坦克導彈、炮位偵查雷達、高精度商業衛星圖文等令弱勢烏克蘭得以在戰場上獲取主動的“戰力倍增器”。

但此前,美國及其盟國唯恐過分刺激俄羅斯,從而令自己捲入一場與核大國間危險的直接軍事衝突,因此一直拒絕向烏克蘭方面提供足以抵禦這類襲擊的區域防空導彈系統,更拒絕提供戰鬥機、遠程打擊火力等足以反制的進攻性重型武器。

因此,澤連斯基此行,帶有濃厚“化緣”目的,而且不僅是資金方面——無論是爲未來發動新一輪收復大規模失地做準備,還是爲撐起抵禦俄羅斯對基礎設施狂轟濫炸的區域防空保護傘,美國的軍事援助都至關重要。

美烏雙方都“小心輕放”

對援助烏克蘭,美國兩黨意見並不一致。相較於民主黨,美國共和黨一些國會議員、尤其衆議員對援助烏克蘭態度明顯保守、猶豫。

今年5月,多達57名衆議院共和黨人就曾投票反對向烏克蘭提供400億美元一攬子援助,甚至衆議院地位最高的共和黨人麥卡錫,都不同程度對是否需要向烏克蘭提供如此多、如此長時間援助表示過質疑。

尤其是,越來越多跡象表明,俄烏軍事衝突可能陷入長期持久戰——就在澤連斯基訪美的同一天,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國防部發表講話稱,“我們不爲俄軍經費設限”,堅稱俄羅斯最終會在烏克蘭獲勝,表達了其繼續戰鬥的決心。

共和黨雖未在美國中期選舉中獲得如期的一場大勝,卻也奪取了衆議院多數地位。2023年1月初,衆議院就將易手,麥卡錫將取代佩洛西成爲衆議院議長。屆時,對烏克蘭持續保持戰爭“抵抗力”舉足輕重的美國援助能否靠得住,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

正因如此,澤連斯基纔將自己開戰後首次出國訪問選在美國,並將重頭戲放在美國國會大廈,其目的,就是當面向美國國會議員、尤其共和黨議員闡述“給我們錢不是做慈善而是爲你們自己投資”,同時提醒這些美國政要,戰爭來日方長,援助切勿虎頭蛇尾。

某種程度上,澤連斯基也達到了此行相當多的主要目的。如美國國務院在他開始訪美日程前幾小時宣佈了新增援烏武器清單,此前一直吝於提供的“愛國者”區域防空導彈系統和JDAM空對地聯合打擊彈藥等赫然在列。

與此同時,長達4155頁、總額達1.77萬億美元的鉅額預算方案在參議院通過,並計劃搶在年末假期前闖關衆議院,其中跨年分批提供給烏克蘭的援助總額據稱爲449億美元。其目的,自然是避免共和黨執掌衆議院後,出於黨爭目的,對援助烏克蘭橫加掣肘。

從目前情況看,由於最反對大舉援助烏克蘭的特朗普在中期選舉中遭遇重創,加上當前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重點轉移,讓烏克蘭“化緣”理由顯得更充實,共和黨在此問題上借題發揮的力度在減弱。

事實上,俄烏軍事衝突爆發以來,美烏間高層互動並不少。早在3月,澤連斯基就以視頻方式在美國會大廈發表演講,澤連斯基夫人奧琳娜7月也曾親赴國會大廈講話,而不久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還親自到訪了烏克蘭。

當然,這一切顯然都遠不及澤連斯基“首次出國訪問”影響大。也因此,對澤連斯基訪美,俄羅斯官方迅速作出了“烏克蘭此舉表明他們想要戰爭”的指責。

值得一提的是,理應更爲重要、更受矚目,也更具有事務性和專業性的白宮閉門會晤,並沒有足夠細節傳出。

這似乎表明,一方面,美國不想透露更多細節;另一方面則是,此前“拜登在電話裏對澤連斯基發火”“拜登電話中怒斥澤連斯基貪得無厭不知感恩”之類傳聞不脛而走,給美烏兩國政府高層,尤其拜登造成了巨大壓力和傷害,促使他們此次不得不“小心輕放”、三緘其口。

撰稿 / 陶短房(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