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香港與內地通關的重磅信號出現了!

據央視新聞週五晚間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22日在中南海紫光閣分別會見來京述職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在談到特區政府和市民普遍關心的香港與內地通關問題上,李克強表示,隨着疫情防控優化調整措施的有序推進落實,有關方面要抓緊溝通協調,推動香港與內地人員往來逐步恢復正常。

與此同時,中國香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出席‘搶人才’、‘搶企業’記者會。對於與內地通關的問題,他指社會大衆都很關心何時通關,現時正積極與內地商討,預期或很快會有消息。那麼,與港通關之後,帶來的利好會有多大呢?

疫情方面,張文宏就老人如何進行自我防護提供了最新建議。另一位最近頗爲活躍的中國香港病毒專家金冬雁再度衝上百度熱搜第一位。他說,全球疫情正在走向終結。上海方面則發佈了“優化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隔離康復後解除隔離和返崗復工的措施”。

香港與內地通關信號顯現

據央視新聞週五晚上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22日在中南海紫光閣分別會見來京述職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賀一誠,聽取他們對香港和澳門當前形勢及特別行政區政府工作情況的彙報。

在會見李家超時,李克強強調,香港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密切相連。希望特區政府團結香港社會各界人士,按照國家所需,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過程中充分發揮香港獨特優勢,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擴大高水平開放,不斷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加快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持續發展經濟,努力改善民生,讓發展給廣大香港市民帶來福祉。

在談到特區政府和市民普遍關心的香港與內地通關問題上,李克強表示,隨着疫情防控優化調整措施的有序推進落實,有關方面要抓緊溝通協調,推動香港與內地人員往來逐步恢復正常。

週五下午,中國香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出席‘搶人才’、‘搶企業’記者會。對於與內地通關的問題,他指社會大衆都很關心何時通關,現時正積極與內地商討,預期或很快會有消息。

那麼,通關的利好有多大呢?12月12日,高盛發表報告稱,隨着內地取消防疫限制並重新開放經濟,推高對進口和海外旅行的需求,中國香港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2023年的GDP可獲提振7.6%。此前,在高盛11月發佈的亞太投資組合策略報告中,曾預料中國香港明年GDP將有2.3%的溫和增長。

當然,受益肯定不只是香港的GDP。今年末,兩大超重磅會議都集中提到了“活力”二字。隨着香港通關開啓,內外活力的交匯點可能會被激發出來,這同樣也有利於大灣區戰略的進一步推進,進而也有利於內地經濟的復甦。

股市方面,廣發證券戴志康認爲,現在港股處於牛市第一、二階段之間的“徘徊期”,第二階段的信號沒有出來。第二階段要等中國目前新冠病例第一波上升之後,全社會生產和生活趨於穩定,並且使得經濟信用低位回暖可期。從指數層面來講,港股已經漲了一大波,未來一年恒生指數的預期收益率在20%~25%,而A股10%+的預期收益率。港股的表現仍然要優於美股和A股。 

兩位重量級專家接連發聲

疫情防控方面,據新華社週五消息,在當前新冠感染髮生率較高的情況下,老年人該注意些什麼?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近日表示,老年人羣要特別注重自己的健康狀態,保護好自己,儘量不要被感染。一是靠營養的攝入和加強,二是要減少感染的機會,三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增加鍛鍊和戶外活動,但要避免聚集,在戶外務必戴好口罩。

張文宏參加了由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辦的“老年人如何居家防、居家治、居家健康”新冠防治健康大講堂直播活動。他說,老年人的營養對於新冠防治來說很重要。他曾前往一家養老院,養老院在日常營養餐的基礎上,每天免費給老人額外提供2至3個雞蛋以補充營養,“蛋白質的攝入、營養的加強,對老年人來說很重要,這樣即使他們感染了新冠,也能有較強的抵抗力。”

“目前老人總體的新冠重症率很低,醫療機構也正在做充分的準備。當前新冠疫情還在逐漸蔓延,感染峯值的到來也會使重症率增多,對整個醫療資源帶來一定的影響。”張文宏建議,老年人所在的養老院、護理院等,要儘可能地避免工作人員將病毒帶入院區。他對養老院、護理院工作人員提出兩點建議:一是每天佩戴N95口罩對老人進行護理和照看;二是定期做抗原檢測,避免整個養老機構的感染。

如果感染了怎麼辦?張文宏說:“我們能做到的是在感染後正確對待和觀察病情。一是看有沒有高熱,如果高熱連續幾天不退,說明症狀比較重;二是看有沒有呼吸困難,如果有也是較重症狀;三是看氧飽和度,低於93是比較危險的,低於95要警惕,需要及時就醫;四是看脈搏,如果脈搏很快,要檢查肺部、心臟是否受到了影響。”

張文宏還表示,有基礎疾病的患者,這段時間要儲備好藥物,儘量減少去醫院的頻次。就診次數越少,被感染的風險越低。一旦感染,出現症狀就喫藥,但不鼓勵亂喫藥,如果多種藥物一起喫,很容易對身體造成較大損害。

據澎湃新聞,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專家金冬雁表示,奧密克戎的出現就是以致病性大大減弱爲代價實現免疫逃逸,但這不代表增強免疫力沒用,相反,對於抵抗病毒,接種疫苗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對於未來新冠病毒的變異,金冬雁稱:“新冠病毒的突變率其實比流感病毒、SARS病毒的變異率低多了,它大約只是艾滋病病毒變異率的1/4。我推測,只要不出現免疫性超強或致病性超高的新變種,全球新冠疫情正在走向終結。”這一條消息也迅速衝上了百度熱搜第一位。

上海最新發布

疫情防控還在持續優化當中。

週五晚間,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優化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隔離康復後解除隔離和返崗復工的措施,具體如下:

一、陽性感染者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可結束居家隔離,恢復正常生活和外出:

(一)居家隔離應滿7天(自出現症狀或核酸、抗原檢測結果陽性之日起計)。

(二)居家隔離滿7天時,症狀明顯好轉或無明顯症狀。

二、如陽性感染者居家隔離第7天仍有發熱等症狀,繼續落實居家隔離,待滿足上述條件後予以解離。

三、特殊行業、特殊崗位人員居家隔離解離和返崗要求,按照行業主管部門規定執行。

四、後續根據疫情形勢動態調整相關措施。

請廣大市民繼續做好個人防護,堅持“三件套”做到“五還要”。規範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儘量分餐不聚餐。老年人特別是有基礎疾病的人,要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加強個人防護。儘快接種疫苗,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責編:戰術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