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的全程早已落下帷幕,32支球隊的命運各不相同。其中最讓球迷失望的是德國,四星豪門。他們再次重複了18年世界盃的厄運,僅在小組賽中出局。但對於這支德國隊來說,這並不是世界末日,因爲對於球隊來說,也許經過一場新老交替之後,球隊又會迎來新的生命,就像球隊在過去幾次慘痛的失利之後,總是通過一次改變來改變一樣。

拜仁系,多特蒙德系等。日耳曼戰車裏有很多派系。 在本屆世界盃開始之前,德國隊就已經暴露出了自身的問題。球隊內部派系林立,球員打得不團結,球隊鋒線進攻火力嚴重不足。世界盃前有媒體報道德國有很多小球隊,主要分爲拜仁、多特蒙德等小團體。甚至球隊在比賽開始前一個小時就開會討論如何抗議LGBT,所以這種球隊氛圍出現了很大的問題。而且球隊進攻火力不足的問題同樣嚴重。在之前的六場歐洲聯賽中,只有兩場比賽的進球數超過了三個。其他四場比賽,只進了一個球,甚至更少。而且球隊的無鋒陣就像勒夫之前執教球隊時遇到的問題一樣空虛,卻很難進球。

複製拜仁的打法成了罪魁禍首。 本屆世界盃,弗裏克一直在嘗試無鋒和大中鋒的磨合和切換,卻忽略了自己所在的小組是死亡之組,過於依賴拜仁球員成爲球隊的一大問題。穆勒萬樂加盟拜仁後,更多的回到了輔助位置,這讓本就不夠精通的投籃更加低迷。2018年世界盃以來,連續兩屆世界盃0進球0助攻。格納布里和薩內都是拜仁的球員,他們的射門技術並不出名。但弗裏克堅持重複拜仁成功的打法,堅持高層壓迫,使得他固執地把進攻的全部交給這些拜仁球員。結果可想而知。此外,球隊對前場高壓和控球的過度追求,也給他們的防守留下了較大的開放空間。在現行五變體系的強力衝擊下,防守問題往往暴露的很快,對日本和哥斯達黎加的連續失球就是明證。

德國未來還是大有可爲的,但是內部繼續創新。 好在這支德國隊的天賦還是值得期待的。19歲的穆夏拉在僅僅三場比賽中就成爲了世界盃第二齣色的球員。18歲的穆科科也在比賽中給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他們的陣容中還有23歲的施洛特貝克、20歲的阿德耶米和貝拉科沙也很值得期待。像穆勒和岡多根這樣的老兵已經考慮退役了。所以,如果球隊固有的文化圈能夠被打亂,球員重拾昔日的團結,德國隊依然會是那個無解的日耳曼戰車,現在只是需要時間去融入更多的新元素,幫助球隊重拾昔日的輝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