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葉 峯    

12月23日下午收盤後,上海本地券商華鑫股份公告了2022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本次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數量不超過3.18億股,不超過本次非公開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30%,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0億。其中,控股股東儀電集團擬認購金額不低於1億元,不超過2.5億元;其全資子公司華鑫置業擬認購金額不低於1億元,不超過2.5億元。儀電集團及華鑫置業認購本次發行股票的限售期爲3年。

本次定增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向華鑫股份全資子公司華鑫證券增資,主要資金投向包括擴大融資融券業務規模、發展自營業務、加大信息化系統建設等。

除了華鑫股份外,今年內已經有中原證券、國聯證券等上市券商發佈了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2020年以來,已有近10家上市券商發佈了非公開發行股票計劃,且都是中小券商。

中小券商急於“補血”

據披露,本次華鑫股份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數量不超過3.18億股(含本數),不超過本次非公開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30%,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0億元(含本數)。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發行對象包括了控股股東儀電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華鑫置業在內的不超過35名的特定投資者。其中,儀電集團擬認購金額不低於1億元,不超過2.5億元;華鑫置業擬認購金額不低於1億元,不超過2.5億元。儀電集團及華鑫置業認購本次發行股票的限售期爲3年。

本次發行的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與發行前公司最近一期末經審計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每股淨資產值的較高者(即“本次發行的發行底價”)。

公告顯示,本次定增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向華鑫股份全資子公司華鑫證券增資,主要資金投向包括擴大融資融券業務規模(不超過15億元)、積極發展自營業務(不超過15億元)、加大信息化系統建設(不超過5億元)等。其中,兩融、自營和經紀業務並列爲華鑫證券的支柱業務。

除了華鑫股份外,今年內已經有中原證券、國聯證券發佈了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中原證券、國聯證券均分別計劃募集資金不超過70億元。

事實上,從2018年以來上市券商已經經歷了一輪持續多年的定增“補血潮”。據Choice數據統計,2018年以來,有近20家上市券商發佈了定增融資計劃,其中2018~2019年拋出定增計劃的以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等頭部券商爲主。

2020年以來,發佈非公開發行股票計劃的近10家上市券商均是中小券商,其中一些券商已多次計劃定增。

擬儘快擴充淨資本規模

與華鑫股份類似的是,中原證券、國聯證券定增的主要投向亦是資本中介、投資與交易等重資本業務。其中,國聯證券不超過70億元的募資計劃中有不超過60億元投在了信用交易業務和擴大固定收益類、權益類、股權衍生品等交易業務,佔比達86%。

關於此次定增的必要性,華鑫股份在公告中表示,華鑫證券較低的淨資本成爲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2022年三季度《證券公司經營數據統計表》,2022年1~9月,華鑫證券營業收入行業排名第53位、營業利潤行業排名第58位、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行業排名第44位、受託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行業排名第28位、股基交易量行業排名第27位,上述業務經營及業績排名接近或超過行業中位數,但公司淨資本僅位於行業第79位,與行業領先的證券公司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華鑫證券有必要藉助資本市場的融資優勢,進一步夯實資本實力,加快業務轉型發展步伐,爲應對行業競爭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此外,各項資本中介業務和創新業務已經成爲證券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對證券公司的資本實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華鑫證券需儘快擴充淨資本規模。

中原證券、國聯證券此前在公告中也紛紛表達了融資的迫切性。例如,國聯證券在定增預案中指出,與行業規模領先的證券公司相比,公司發展速度較快,對資本實力的需求更加迫切。近期,已有多家同行業證券公司通過股權再融資方式提升了淨資本水平。爲了應對激烈的行業競爭,公司需要不斷提升資本實力,抓住發展機遇,完善公司業務,鞏固行業地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