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曾經被“補壹刀”定性爲“反華媚日賣國”媒體的韓國《朝鮮日報》又開始作怪了。

它先是翻找出韓國政壇5年前一樁已經定案的上司與祕書的桃色事件,說這案子還有“隱情”,裏面還牽扯“中國間諜”的所謂“美人計”。

隨後,它又找到首爾江南的一家中餐館,說這裏連年虧本也不關張、炸醬麪做的也不好喫、店裏面坐的都是中國客人,因此大大的“可疑”,是“中國據點”。

實際上,韓國媒體10年之前就曾經因爲炒作上海使領館所謂“美人計”事件結果鬧了個大烏龍,搞得聲名狼藉,現在屬於又犯病了。

01

《朝鮮日報》舊病發作突然炒作起抓“中國間諜”來,實際上有個背景。

最近一段時間,一家國外NGO組織“保護衛士”突然爆出,中國在海外設立多個“警察站”。雖然只有這一家NGO的唯一信源,但西方媒體幾乎集體第一時間毫不猶豫地選擇採信,一些西方國家隨後紛紛開始抓“間諜”。

這種NGO爆料+媒體跟進+政府入場、抹黑中國的套路,這幾年我們已經見怪不怪。

對於這些莫須有的炒作和曲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記者會上澄清表示,所謂的“警察站”,實際上是涉僑事務海外服務站,主要是爲了幫助受疫情影響不能及時回國辦理駕證更新等事項的海外中國公民。外交部同時指出,中國公安部門嚴格遵守國際法,對他國司法主權予以充分尊重。

實際上,在過去幾年中,中外有不少司法交流合作,旨在維護中國海外公民權益,同時打擊僑民內的違法犯罪行爲。比如幾年前,中意警方在意大利街頭聯合巡邏。這種合作是雙方政府間達成的協議,事情本身是簡單、正常的,也有利於雙方。

這件事之前在西方國家和日本已經鬧過一輪,還成爲他們烏七八糟的政壇相互攻訐的工具,比如日本外相林芳正,就被政敵攻擊爲沒抵抗住中國“美人計”。

沒想到,《朝鮮日報》也不甘寂寞,也要抓“間諜”。其編輯部翻箱倒櫃,找出兩個“大料”。

其一是所謂“美人計”。

2018年,進步派政治人物,第36、37任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被祕書告發性侵,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其一度被看好的政治生涯戛然而止。

由於安熙正之前曾被看做是“文在寅接班人”,其性侵案在韓國波雲詭譎的政治鬥爭環境以及當時風起雲湧的“我也是”運動中,存在很多或明或暗的地方。

然而,作爲保守派媒體大鱷的《朝鮮日報》居然莫名其妙地在5年後把這樁案子又翻了出來,說案子還有“密情”。報道稱,當時安熙正夫人在與那位女祕書當庭對質時,夫人指認女祕書有一次凌晨4點進了安熙正房間,而女祕書否認說,自己守在門邊沒進去,當晚中國大使帶來一個“神祕女子”,那個女子進去了,女祕書爲了不讓那個女子進去,所以守在了門邊。

這離奇狗血的劇情,大概好萊塢編劇都想不出來。

《朝鮮日報》還說,之所以到現在纔想起這段“密情”,主要是最近有NGO提起中國“海外警察站”的事。

這都什麼邏輯!

《朝鮮日報》深度捲入韓國政壇鬥爭,對各色信息從來“不挑食”,這種能既能再黑一把進步派,又能黑中國的消息,正是其編輯部求之不得的。

對所謂“美人計”的說法,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發言人做了澄清與駁斥,發言人表示,對韓個別媒體涉華不實報道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發言人表示,近日韓國個別媒體繼炒作所謂“海外警察站”後,又聲稱“中國通過‘美人計’等方式對韓國進行滲透,干涉韓國內政”,甚至還點名道姓提及中國前駐韓大使。有關報道完全是無中生有、蓄意中傷,有違禮節。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個別媒體不顧事實真相,捕風捉影、借題發揮,故意炒作抹黑中國形象,毒化中韓關係民意氛圍,我們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相信廣大韓國國民能夠明辨是非。

02

其二是所謂中餐館“間諜站”。

《朝鮮日報》聲稱,中國在53個國家運營着超過102個“海外警察站”。在韓國也有一個。

《朝鮮日報》有鼻子有眼地說,一家位於首爾江南的三層中餐廳,是中國南通市公安局設立的“警察站”。

《朝鮮日報》記者還去現場探店,發現了幾個“重大疑點”:

第一,餐廳自2017年12月開業以來數次虧損,居然還一直開着。

第二,餐廳飯不好喫,炸醬麪像年糕一樣團在一起。

第三,記者進門的時候發現,餐廳裏只有幾桌中國人喫飯,沒有韓國人。

第四,該餐廳稱要進行室內裝修,將於明年初暫時停止營業,《朝鮮日報》認爲這是在“海外警察站”引起爭議後發生的,時間點上來看太“巧合”。

基於上述等等“疑點”,《朝鮮日報》稱,這家中國餐廳可能是“據點”。

這個“故事”同樣被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注意到了,大使館發言人對此“表示遺憾”,稱有關報道毫無事實依據,完全是子虛烏有,所謂中國“海外警察站”根本不存在。

實際上,早在10年前,韓國媒體就曾因爲炒作中國“美人計”鬧過笑話。當時,韓國駐上海領事館4名領事因爲一名中國家庭主婦爭風喫醋,事情鬧到韓國,韓國媒體大呼這名家庭主婦是“美女間諜”“007女郎”“上海版的瑪塔-哈莉”(瑪塔-哈莉是一戰期間的德國間諜,曾色誘多名法國軍官獲取情報),竊取了韓國“國家機密情報”、“神通廣大”、已經被中國公安“保護起來”。

韓國政府於是成立由總理室、法務部、外交通商部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團,結果發現事情完全是由於韓國外交人員違紀,與“中國間諜”風馬牛不相及,4名韓國外交官受到嚴厲處罰,走馬換將的新總領事承認,事件“嚴重損毀韓國國家形象”。

03

遼寧大學美國與東亞研究院教授呂超告訴“補壹刀”,現在韓國媒體炒作對華不友好氛圍,破壞中韓友好關係,以完全沒有的事,通過製造謠言的方式渲染造成負面效果。

呂超認爲,其目的是類似在美國一樣,在韓國社會製造與中國社會的距離感,煽動民衆形成一個人人恐懼中國人的氛圍。

呂超認爲,一些不友好的韓國保守派媒體一向採取造謠生事的方式,像《朝鮮日報》這樣,謠言總是從他們那裏冒出來,是能說明一些問題的。他們不尊崇新聞真實原則,只要是他們認爲對中國不利的,都可以拿來用。

呂超說,對這些謠言,一方面我們清者自清,另一方面也要引起兩國社會重視,這種似是而非的謠言瞄準的是長期毒化社會生態,破壞民間友好感情。

來源:補壹刀/李小飛刀&銀妝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