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商報

臨近歲末,作爲吸儲的關鍵時期,銀行往往會推出各類營銷活動以吸引儲戶目光進而提前鎖定客戶資金,不過,近幾年,部分銀行攬儲意願明顯減退,反觀不少中小銀行則“衝存款”勁頭十足。大型銀行與中小銀行攬儲整體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局面。

大行“佛系”攬儲

時值年末本該是銀行開足馬力攬儲的時刻,但大型銀行整體表現則較爲淡定。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多家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並未推出相關的存款活動,利率也未發生變動。

“沒有存款活動”,一位國有大行支行員工介紹,目前該行存款利率沒有變化,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爲3%,至於大額存單則較爲緊俏,需要提前預約。

“佛系”攬儲的不僅是國有大行,多家股份制銀行亦是如此,不少銀行均表示,近期暫無存款活動推出。當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有一筆閒置資金想要進行存款時,一家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坦言,目前該行沒有存款活動,定期存款利率也未發生變動,1萬元起存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爲3.25%,是該行利率最高的定期存款產品。

提高存款利率通常是銀行攬儲最爲有效的辦法,不過,多家大型銀行網點的工作人員均透露,近期利率並未發生變化。另一家股份制銀行的大堂經理表示,該行目前3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爲3.2%,最近一段時間未發生變化。

但是也有個別銀行在網點內靜悄悄地開展着相應的存款活動。前述股份制銀行大堂經理透露,該網點有存款活動,不過只針對在該網點開戶的客戶,這些客戶新增3個月以上的理財或存款2萬元以上就有禮品贈送。

對於大型銀行整體攬儲熱情不高的原因,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諮詢顧問蘇筱芮認爲,多家大型銀行並未推出相應的存款活動,一方面從宏觀來看,年末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大環境仍持續;另一方面從市場來看,四季度以來資本市場、債券市場的波動導致市場對保本性質的存款需求有所上升,大額存單供不應求即是此方面的體現。總體來看,大型銀行機構在攬儲及上調存款利率等動作上缺乏動力。

中小行賣力營銷

不同於大型銀行的“佛系”攬儲,受制於自身的融資渠道和負債壓力的限制,不少中小銀行年末“衝存款”的勁頭十足。

一家地方銀行網點門口貼出了存單利率用以吸引客戶的目光,根據宣傳海報,該行50元起存的存單,3年期和5年期利率均爲3.4%。北京商報記者進入網點諮詢工作人員後得知,該行近期推出了存款送雙倍積分活動,除享受3.4%的利率外,12月存款還有雙倍積分,例如,1萬元的存款此前贈送20積分,現在則贈送40積分,積分可用於兌換麪粉、糧油等禮品。

線下賣力“吸金”,中小銀行線上營銷熱情也未減退,農商行、村鎮銀行則成爲了線上攬儲的主力軍,存款送禮品、送積分的活動屢見不鮮。

青海剛察農商行推出12月存款營銷活動,根據宣傳海報,12月31日前,老客戶轉介紹新客戶或定期存款10萬元以上均可贈送積分。12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剛察農商行某支行人員處獲悉,存款可贈送積分及禮品,10萬元送雙層蒸鍋,30萬元以上贈送的是汽車工具包。

村鎮銀行的存款活動更爲吸引客戶眼球。中江融興村鎮銀行、隰縣新田村鎮銀行1萬元起存的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別爲4%、3.9%。不過,北京商報記者諮詢兩家銀行後得知,中江融興村鎮銀行、隰縣新田村鎮銀行定期存款利率近期並未改變,只是相應推出了存款換禮活動。

“中小銀行負債壓力相對大一些,融資渠道相對窄,這就導致部分中小銀行希望擴大負債,力爭明年初增加信貸投放。”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不過,根據《關於完善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銀行不得違規返利吸存,通過返還現金或有價證券、贈送實物等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部分中小銀行存款送禮品存在違規之嫌。少數中小銀行存款利率維持高位,主要反映這類銀行負債壓力大。

仍需拓展融資渠道

另有中小銀行開啓存款預約,客戶在指定時間辦理存款可享受額外積分獎勵。以河南社旗農商行爲例,該行在官方微信公衆號中推出了存款預約,客戶掃描二維碼即可預約存款登記。據介紹,預約登記的客戶於2023年1月1日-3日在網點辦理定期存款可享受額外積分獎勵。

北京商報記者從社旗農商行某支行工作人員處獲悉,積分都會有相應的獎勵,分越多領取的獎勵就越多,不過,以前都是禮品,今年可能會發優惠券或者代金券。

爲何同樣是攬儲,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卻上演出“冰火兩重天”的局面?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認爲,今年以來由於股債雙殺等影響,市民對於高安全性的儲蓄大力追捧,即使存款利率不斷下降,儲蓄產品依然搶手。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型銀行不缺儲蓄資金,做存款活動的動力並不足。而中小銀行因爲數量大發展不均衡,在網點、規模品牌上處於弱勢,在儲蓄資金獲取上處於弱勢,其攬儲成本自然會更高,因此在儲蓄營銷上會設計更多活動和優惠。

爲讓利實體經濟,出於減少自身負債成本需要,今年以來不少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對於後續存款利率趨勢,周茂華表示,預計短期存款利率整體持穩,一方面,目前國內經濟仍處於企穩復甦階段,財政、貨幣政策支持力度不減,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部分銀行息差壓力等將制約利率上升;另一方面,經濟穩步恢復,實體經濟信貸需求持續回暖,制約存款等利率下行空間。

在利率企穩的背景下,中小銀行如何緩解自身的攬儲壓力?周茂華建議,部分中小銀行需要完善內部治理,主責主業,深耕區域市場,提升風控與經營能力,採取差異競爭策略。國內經濟穩步恢復,長期向好,國內消費升級,個性化、體驗式金融發展迅速,線上和線下相結合,部分中小銀行還是需要緊扣客戶偏好與痛點,提升金融服務質量等。另外,部分中小銀行仍需要積極拓展融資渠道。

北京商報記者 李海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