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冬賦 林淙 王墨璞嘉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科技”一詞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頻頻出現,指引着資本市場的發展導向,堅定了上市公司的創新步伐。近期,上海證券報陸續調研了多家科技類上市公司,觀察他們的創新動向,感觸他們的進取精神,也思索着資本市場應當如何更好去助力上市公司“招到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之命題。

作爲連結科技、資本和產業循環的紐帶,科創板成爲硬科技企業的聚集地。在這裏,科創公司以國家戰略需求爲導向,以科技自立自強爲目標,在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的同時,兼顧綠色低碳的轉型需要與增進民生福祉的社會責任,讓科技與發展變成強耦合。

抓住數字經濟機遇

走進位於上海市楊浦區的優刻得總部,讓人眼花繚亂的數字技術就呈現在記者面前。在公司的創新科技展示中心企業展廳,可以直觀看到公司的全球雲計算中心佈局。優刻得在全球建設運營33個數據中心,覆蓋25個地域,構建了雲網融合、安全穩定、智能敏捷、綠色低碳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目前,優刻得在全球已累計服務近5萬家企業級消費用戶。

作爲中立第三方雲計算服務商,優刻得董事長季昕華將“打造數字底座、助推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視爲公司責任,持續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對於公司下一步動作,季昕華透露:“我們將加快建設、應用部署在國家算力樞紐節點的上海青浦雲計算中心和內蒙古烏蘭察布雲計算中心,滿足政企數字化降本增效需求;加強數據開放平臺的研發和建設,釋放數據要素髮展潛力;研發自主可控的國產工業軟件和工業雲化產品,提高智能製造的競爭力;讓數字技術更有溫度,服務人民的美好生活。”

抓住國家數字經濟發展的機遇,近年來,金山辦公積極擁抱移動互聯網,圍繞“多屏、內容、雲、AI、協作”推動業務轉型。公司CEO章慶元表示,面向未來,金山辦公將繼續用科技創新服務實體經濟,和合作夥伴與客戶們一起,共同推動產業鏈和行業生態的高質量發展。

君實生物和東方生物在數字化賦能主業方面也做得有聲有色。

走進君實生物的控制室,偌大一塊電子屏幕,佔據了牆面絕大部分面積,屏幕上不僅顯示着原液車間各個設備和系統的運行情況,還展示了各種數據圖表和實時監控信息。產品的生產批號、種子的培養、細胞的培養等各環節,都有賴於後臺控制系統的數據分析和支撐。

“把數據採集出來只是一方面,怎麼駕馭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數據分析,還需要軟件的投入。”君實生物臨港生產基地負責人謝皖說。通過控制室旁邊的透明玻璃,記者看到,三排發藍光的黑色服務器有序地排列在一起。據悉,這裏就是整個生產基地的“大腦”,爲生產基地的運轉提供着支持。

同樣,數字化也向東方生物賦能。“抗原檢測試劑的加工流水線配有質量監測系統,幫助保證抗原產品的合格率。”東方生物副總經理章葉平說。東方生物的生產車間內,不同類型的機械手各司其職、彼此靈活準確地合作。通過多道加工工序後,抗原檢測試劑一個個排隊從生產線上掉入包裝箱,完成了其由試紙至完整封裝產品的全套自動化加工旅程。

持續攻關核心技術

隨着國家越來越重視原創性、引領性技術研發,科創企業持續攻關硬科技的信心也愈發堅定。

聚辰股份認爲,在集成電路發展進程中,要尤其關注先進產品、前沿性產品的佈局。如把握當前汽車芯片短缺的機遇,引導汽車製造企業和芯片製造企業加快突破,以及把握數字經濟發展對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領域高端GPU和服務器的需求,強化芯片設計、製造與用戶的協同創新。

奧比中光董事長黃源浩表示,在全球人工智能市場持續高速增長的浪潮下,公司將搶抓視覺技術從2D向3D躍遷機遇,瞄準現代化產業重點、難點場景,佈局智能終端、智能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等行業,推動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在這些現代化產業先行先試、率先落地,助力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做出中國人自己的碳纖維。”勇闖技術“無人區”,中復神鷹於2013年成功開闢了國內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千噸級幹噴溼紡碳纖維產業化生產線。“光伏、氫能、風能都大量使用碳纖維。” 公司副總經理兼董祕金亮介紹道,中復神鷹的國產T700級碳纖維在國內光伏產業中佔國內碳纖維供應量的比例達到50%以上;T700級和T800級碳纖維在國內壓力容器領域佔國內碳纖維供應量的比例達到80%左右,爲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和綠色轉型都提供了重要原材料的支持。

而技術破局更大的意義,則體現爲其對民生福祉“潤物細無聲”的增進作用。“碳纖維的應用領域特別廣,從航空航天到醫療健康,新能源領域到交通建設,還包括體育休閒、電子3C等領域。” 金亮笑稱,“碳纖維相比傳統材料除了價格貴一點以外,沒什麼其他明顯缺點。雖然目前還不能夠實現普惠化,但隨着將來碳纖維產能的大幅擴張和技術的迭代進步,成本自然會下降,其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廣。”

今年前三季度,科創板研發支出共計681億元,金額已接近去年全年。今年以來,科創板還湧現了近30家爲自主可控、進口替代進程提速增效的龍頭企業,佔新上市公司比例超過20%。

踐行綠色發展之道

“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渾濁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綠色轉型的要求,鋪就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從實際行動來看,截至2022年4月,天合光能光伏組件全球累計出貨量超100GW,相當於4.4個三峽水電站的裝機量,約等於在全球種了74億棵樹,貢獻了全球10%的裝機容量,爲實現“雙碳”目標持續輸出力量。

天合光能將新能源產業視爲農村經濟的重要補充和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今年上半年,公司國內分佈式光伏系統業務出貨超2.2GW,助力建成更多“屋頂上的銀行”(光伏發電站)。

凱賽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劉修才,擁有耶魯大學醫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雙料”博士後背景。他所專注的合成生物學,是以生物質爲原材料或運用生物方法進行大規模物質加工與轉化,爲社會發展提供低碳新材料和生物能源,生產過程綠色、條件溫和且具備經濟性。

走進凱賽生物位於上海浦東的總部,隨處可見一些秸稈樣本和聚合物製品。劉修才告訴記者,生物製造能夠在多個方面爲“碳中和”提供解決方案。公司2006年就開始了秸稈項目的研發,目前太原工廠1萬噸的秸稈示範線正在建設和部分設備的調試過程中,對於工藝優化在持續進行。他說:“不要把‘碳中和’做成一個賺錢的事,它是人類面臨的一個非常嚴肅的課題。”

登陸資本市場之後,大部分科創公司都善用資本工具,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下、幹得好”。據統計,截至11月底,科創板271家公司上市後推出357單股權激勵計劃,覆蓋員工超7萬人。

創新路上,求賢未止。談及當前的訴求,西部超導、華秦科技不約而同地表達了對人才引進的迫切需求:“希望進一步優化西安當地的人才引進措施,深化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更好發揮陝西等地方科教人才優勢,暢通產學研用鏈條的有效途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