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新加坡兩家最大互聯網公司的投資者正面臨鉅額虧損,由於利率上升和經濟衰退風險加劇了科技股的暴跌,這兩家公司的市值今年蒸發了1100億美元。

電商平臺運營商冬海集團(Sea Ltd.)的股價今年暴跌78%,網約車巨頭Grab的股價下跌了逾一半。這兩家公司都在紐約上市,是新加坡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

過去兩年,當該地區的投資者對科技股仍有興趣時,這兩隻股票被大張旗鼓地納入了MSCI新加坡指數(MSCI Singapore Index)。但利率上升和經濟放緩可能意味着未來一年又將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因爲投資者質疑它們扭虧爲盈的能力。

MSCI新加坡指數今年落後海峽時報指數約20個百分點(後者不包括Grab和冬海集團在內)。在獨立研究網站Smartkarma上發表文章的分析師布萊恩•弗雷塔斯(Brian Freitas)表示,該指數表現不佳主要是由於冬海的股價下跌,該股明年可能繼續成爲導致這兩個股指之間差異的主要驅動因素。

今年迄今,MSCI新加坡指數下跌了14%,其中冬海集團的權重爲8.4%,位居第四,Grab的權重約爲2%。相比之下,由銀行和房地產等老牌經濟板塊主導的海峽時報指數上漲了約5%。

由於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全球科技巨頭紛紛裁員、關閉業務部門並採取其他措施來控制支出。總部位於新加坡的科技公司的前景仍然黯淡。不過,Freitas表示,“近期的成本削減措施應有助於這兩家公司更好地抵禦任何風暴。”

上週,冬海集團創始人李小東在一份內部備忘錄中宣佈,該公司將凍結大多數員工的工資,並降低今年的獎金髮放,以應對2023年全球經濟環境的惡化。本月較早時有報道稱,Grab也將實施包括招聘和工資凍結在內的措施。

責任編輯:於健 SF0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