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2月29日訊(編輯 卞純)近些年,隨着清潔能源興起,煤炭行業被認爲處於一條走向終極衰落的道路上,而2022年的能源危機放慢了這一進程。由於天然氣等能源短缺,全球對煤炭的興趣重燃。在這一背景下,大型煤礦企業賺得盆滿鉢滿。

根據相關數據,2022年全球最大的一批煤炭開採公司合計利潤共增長了兩倍,利潤總額超過970億美元,超出了預期

英國《金融時報》的研究和標普資本智商(S&P Capital IQ)的數據顯示,隨着全球煤炭需求升至創紀錄水平,在可獲得財務信息的最近12個月期間,全球20家最大煤炭企業的煤炭業務利潤總額達到977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爲282億美元。

其中,最賺錢的是嘉能可,在截至6月30日的12個月裏,該公司煤炭業務利潤爲132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爲12億美元。

此外,中國神華能源同期盈利122億美元;必和必拓盈利95億美元,主要來自冶金煤的生產;英美資源集團盈利25億美元,而上年同期虧損3400萬美元。

煤炭利潤增幅最大的是必和必拓,從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12個月的2.88億美元飆升至一年後的95億美元,增幅達3200%。

瑞銀分析師Myles Allsop表示:與向國內市場銷售的國有煤礦企業相比,開採出口和國際交易的煤炭的企業收益更大。

“俄烏衝突引發了煤炭市場的極度緊張,”Allsop表示,西方對俄製裁阻止了俄羅斯煤炭進入歐洲市場。

能源危機下煤炭重獲青睞

在俄烏衝突後,能源安全問題成爲各國的首要任務,許多曾經承諾停止使用煤炭的國家已重新把煤炭作爲可靠的供熱和電力來源。

在2021年的聯合國氣候峯會上,多國承諾“逐步減少”煤炭使用,而現在,受天然氣價格高企以及歐洲能源危機的推動,對煤炭的需求不減反增。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2022年全球煤炭需求增長了1.2%,達到創紀錄高點。

根據全球最大獨立能源及大宗商品價格評估機構Argus Media的數據,2022年歐洲優質動力煤的基準價格平均爲295美元,是上一年的兩倍,比2010年至2020年這十年的平均價格高出近四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