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2月29日訊(編輯 史正丞)根據媒體援引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報道稱,隨着這個世界對美元愈發不信任,全球央行搶購黃金的速度已經達到1967年以來的極值。

作爲這篇報道的歷史背景,1967年時一衆歐洲國家央行大舉從美國收購黃金,直接導致倫敦黃金共保組織崩潰,也爲把美元與黃金掛鉤的佈雷頓森林體系敲響了喪鐘。

而2022年黃金搶購潮背後的原因則離不開全球“去美元化”的浪潮。黃金交易商BullionVault研究主管Adrian Ash概述道:“隨着美國及其盟友凍結了俄羅斯的美元儲備,央行們便開始轉向黃金,表明地緣政治背景充滿了不信任、懷疑和不確定性。”

歸根結底是不信任美元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之前公佈的數據,光是今年三季度全球央行購買黃金的規模就達到21世紀從未出現過的333噸,帶動全年購買量飆升至673噸。這個數字與IMF和各國央行的官方數據存在一些出入,部分原因是一些政府機構購買的黃金並不會被當作儲備報告。

根據官方數據,三季度出手最急迫的土耳其央行橫掃31噸黃金,將黃金儲備提升至國家外儲的29%,烏茲別克斯坦緊隨其後買下26噸黃金。

貴金屬交易公司MKS PAMP的金屬策略分析師Nicky Shiels表示,隨着俄羅斯的3000億美元外儲因爲制裁被凍結,許多國家也會開始捫心自問,是否應該將這麼多國家財富放在一種隨時可能被凍結的貨幣上

對於全球第二大黃金出口國俄羅斯來說,一系列制裁也令該國的黃金出口受到衝擊。俄羅斯的年黃金產量能達到300噸,但國內市場的需求只有50噸。不過對於俄羅斯央行收儲黃金的說法,雖然俄央行從俄烏衝突開始後就不再公佈外儲數據,但在本月中旬俄央行行長納比烏林娜明確表示該國有充足的黃金和外儲,沒有特別的收儲目標。

根據俄羅斯央行今年2月公佈的數據,黃金儲備大致佔到整體外儲的20.9%,大致符合俄央行在2006年公佈的政策目標,即將黃金儲備的佔比提升至20-25%。作爲對比,過去十年俄羅斯央行手中的美國國債從1500億美元跌至只有20億美元

瑞士寶盛銀行分析師Carsten Menke表示,這麼多央行通過擴大投資黃金傳遞出的信息是,他們都不想依賴美元作爲國家的主要儲備。

正因如此,即便黃金價格在過去兩個月時間裏大幅上漲逾10%,看漲黃金的聲音依然是絡繹不絕。

法國外貿銀行商品分析師Bernard Dahdah表示,地緣緊張局勢意味着西方國家以外的央行,將持續推動(儲備)多元化和去美元化,這種趨勢至少在未來十年不會發生改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