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證券報

12月29日晚,在“基金服務萬里行之建行·中證報金牛基金巡講”線上直播活動中,建信基金權益投資部副總經理姜鋒和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劉晨明圍繞“全年收官在即 2023如何排兵佈陣?”展開精彩對話,金句頻現。

在兩位嘉賓看來,2023年市場或出現一定機會,預計市場在年中大概率處於牛熊轉換期,可能會演繹出小幅震盪上臺階的格局,屬於典型的過渡和轉折之年。

2023年或是轉折之年

11月以來,A股市場迎來一波修復行情,消費、地產、金融等板塊均出現上漲。臨近年底,市場再次經歷小幅震盪。

姜鋒表示,前段時間的復甦交易多爲政策驅動,出現反彈行情的行業未來能否持續上漲,還需經過基本面的驗證。結合目前基本面情況和市場估值水平,2023年市場可能會出現一定機會。其中,內需復甦交易有望主導市場復甦,自主可控主題和國企改革值得關注。

劉晨明認爲,當前市場進一步下行空間不大,2023年市場的關鍵詞將是“穿越隧道”,預計在明年年中的時候,市場大概率處於牛熊轉換期,可能會演繹出小幅震盪上臺階的格局,屬於典型的過渡和轉折之年。

姜鋒預計,明年的財政政策大概率會比較積極,貨幣政策則會以穩爲主。對於大類資產配置,相對看好國內權益市場,如果經濟復甦力度較強,商品也可能存在機會。隨着“第三支箭”射出,信貸、債券、股權“三箭齊發”合力推動房地產融資,以地產爲代表的穩增長政策將給明年經濟復甦增加動力,建議投資者關注順週期行業復甦彈性。

在劉晨明看來,短期內看好傳統經濟相關板塊,大消費、大金融可能難以出現趨勢性大幅上行的機會,更多可能是跟隨經濟復甦而表現爲小幅震盪上臺階。就未來的長期趨勢來看,更看好新興產業。

大消費板塊拐點未明

歲末年終,不少投資人會重新調整自己的投資佈局,姜鋒表示,近期在自己管理的組合中增加了醫藥行業。

11月以來,消費板塊漲勢明顯。姜鋒認爲,當前消費板塊處於較爲合理位置,未來仍需要根據經濟復甦力度尋找結構性機會。酒店餐飲、旅遊、航空機場等行業當前的市值已經回到2019年的水平附近,基本面的兌現還需要一定時間。

劉晨明指出,從歷史經驗來看,大消費板塊的超額收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長期貸款的表現。中長期貸款是否有彈性,決定了傳統經濟板塊的業績彈性,也決定了市場風格能否切向大消費、大金融和互聯網。

今年以來,新能源板塊整體出現回調。姜鋒認爲,風電、光伏、新能源車、儲能等板塊的當前估值都在最近三年的較低位置,就行業需求的可預見性來看,儲能、海風的景氣度相對靠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