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文學史上,詩人詞家多若繁星,他們或因風格相近,或因時代相同,或因同鄉好友,或因父子師生,而各自被歸入不同的流派。

這些流派有前有後,有大有小,地位也有高有低。瞭解和熟悉它們,對於詩歌欣賞是大有裨益的。

圖片
圖片
【屈宋】
屈宋指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宋玉。他們都是“騷體”的創始者和代表作家。

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大詩人,代表作品有《離騷》等。宋玉寫有《九辯》《風賦》等。他們的詩篇在藝術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處,如多用楚國方言,多依楚國音律,大都具有奔放而華美的風格。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高度評價說:“屈宋逸步,莫之能追”。不過,屈宋雖並稱,也有共同之處,但成就的大小卻不能相提並論。

圖片
【漢賦四大家】
漢賦四大家是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四人。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傳世,在當時及後世文壇影響深遠,是漢大賦的最高成就者,標誌着漢大賦的內容、風格的成熟。

圖片
【三曹】
三曹指漢魏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稱。因他們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學上的成就,都對當時的文壇很有影響,是建安文學的代表,所以後人合稱之爲“三曹”。

圖片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漢建安年間(196—220年)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優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

圖片
圖片
【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魏正始年間(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七人,先有七賢之稱。

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修武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後與地名竹林合稱。

圖片
【南朝三謝】
南朝三謝是對南朝三位謝姓名士的稱呼,分別是謝靈運,謝惠連,謝朓

圖片
【元嘉三大家】
元嘉三大家指的是南朝時期活躍在文壇的三位詩人:鮑照、謝靈運、顏延之,他們在注重描繪山川景物、講究詞藻的華麗和對仗的工整方面有相互類似之處,被稱爲“元嘉三大家”。元嘉是劉宋文帝的年號。

圖片
【竟陵八友】
“竟陵八友”指蕭衍、沈約、謝朓、王融、蕭琛、範雲、任昉、陸倕。八人中最有成就的是沈約與謝朓。

南北朝齊永明年間,有一大羣文士集合於竟陵王蕭子良左右,形成了一個文學羣體,文學史上稱“竟陵八友。”《梁書·武帝本紀》:“竟陵王子良開西邸,招文學,高祖(蕭衍)與沈約、謝朓、王融、蕭琛、範雲、任昉、陸倕並遊焉,號曰'八友’。”這些人中,沈約、謝朓、範雲、都是一代文人。

圖片
圖片
【文章四友】
在初唐詩壇上,有四個人被時人稱爲"文章四友",他們是:崔融、李嶠、蘇味道、杜審言

四人的作品風格較接近,內容不外歌功頌德、宮苑遊宴,但在他們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卻有時透露了詩歌變革的消息,有的還對詩歌體制的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從高宗後期起,即以詩文爲友,"文章四友"因此得名。四人中,以杜審言成就最高。

圖片
【蘇李】
蘇李是唐朝文學家蘇味道李嶠的並稱。蘇味道是初唐政治家、文學家。九歲能詩文,少與李嶠以文辭齊名,號“蘇李”。

蘇味道李嶠二人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

圖片
【初唐四傑】
初唐四傑是唐代詩人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

四傑齊名,原並非指其詩文,而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後遂主要用以評其詩。杜甫《戲爲六絕句》有“王楊盧駱當時體”句,一般即認爲指他們的詩歌而言;但也有認爲指文,如清代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謂“此首論四六”;或認爲兼指詩文,如劉克莊《後村詩話·續集》論此首時,舉賦、檄、詩等爲例。

圖片
【吳中四士】
吳中四士指張若虛、賀知章、張旭包融。在初、盛唐之交,四人齊名,他們又都是江浙一帶人,這一帶在古代也叫吳中,因此人們稱他們爲“吳中四士”。

四人中賀知章、張若虛是當時著名的詩人,張旭是書法家,也是詩人,包融所傳詩不多。詩作以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最爲著名。“四士”性格狂放,詩多具有浪漫主義色彩,往往透露出一些新的氣息、新的情趣,體現了唐詩從初唐到盛唐過渡的特點。

圖片
圖片
【沈宋】
“沈宋”是初唐武后時期的宮廷詩人沈佺期、宋之問的合稱。他們所創作的五七言近體詩標誌着五七言律體已趨於定型。

圖片
【溫韋】
“溫韋”是晚唐時期文學家溫庭筠、韋莊的並稱。他們是唐末詩人和詞人,溫庭筠和韋莊都有很高的地位,成爲文人詞的奠基者,同時也是花間派兩位最重要的代表詩人。

圖片
【酒中八仙】
指唐開元年間長安市上的八位嗜酒好仙的“酒仙”:一仙賀知章、二仙汝陽王李璡、三仙清和縣公李適之、四仙崔宗之、五仙蘇晉、六仙李白、七仙張旭、八仙焦遂。出自唐杜甫《飲中八仙歌》。這首詩描述了當時長安市上“飲中八仙”的醉後之態。

圖片
【四大邊塞詩人】
四大唐朝邊塞詩人分別是高適、王昌齡、岑參、王之渙

邊塞詩人,以描繪邊塞風光、反映戍邊將士生活爲主。漢魏六朝時已有一些邊塞詩人,至隋代數量不斷增多,初唐四傑和陳子昂又進一步予以發展,到盛唐則全面成熟。其中以高適、王昌齡、岑參、王之渙四位善於邊塞詩創作,作品較爲出名,因此史學其並稱爲“四大邊塞詩人”。

圖片

圖片
【高岑】
盛唐詩人高適岑參的合稱,爲盛唐邊塞詩歌代表詩人的專稱。但“高岑”並稱,則始於他們的好友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史參三十韻》:“高岑殊緩步,沈鮑得同行。”說他們兩人成名較晚,而才學堪比沈約、鮑照,原非專稱。

圖片
【王孟】
王孟,指王維和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人以王維、孟浩然爲代表,因此也稱王孟詩派。

圖片
【韓孟】
韓孟是指唐代中期的詩人韓愈孟郊。他們的詩雖然風格不一,但都在形式上刻意求奇,形成一種險怪的詩風。

他們還主張以文爲詩,議論人事,如韓愈的《師說》,使詩有散文化的傾向。不過他們在扭轉大曆以來平庸文風上起了一定作用,也寫出一些好詩。與韓孟風格相近的還有賈島、盧綸等。

圖片
【元白】
元白指中唐詩人元稹、白居易,他們重寫實,尚通俗,他們發起新樂府運動,強調詩歌的懲惡揚善,補察時政的功能,語言方面則力求通俗易解。

圖片
圖片
【韋劉】
韋劉是指唐代中期的詩人韋應物劉長卿。他們的詩多描寫山水田園,被看作“山水詩派”。

圖片
【劉白】
劉白是唐中期詩人劉禹錫、白居易的並稱,兩人友誼深厚,寫有大量酬唱詩,白居易曾以“四海齊名白與劉”自誇。

圖片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們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
圖片
【大李杜】
“大李杜”是唐朝大詩人“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的並稱。

圖片
【小李杜】
“小李杜”是晚唐詩人李商隱杜牧的合稱。

圖片
圖片
【大曆十才子】
“大曆十才子”是中唐詩人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峒、耿湋、夏侯審的合稱。

大曆十才子”是一個自然形成的流派,他們既無共同的組織,也無共同的宣言,但是他們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礎和審美趣味,遵循着共同的創作原則,又相互唱和,交往密切,所以將他們看作是一個流派。

其稱號及所指人名最早見於姚合的《極玄集》:“李端,字正己,趙郡人,大曆五年進士。與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峒、耿湋、夏侯審唱和,號十才子。”

圖片
【皮陸】
晚唐詩人皮日休、陸龜蒙的並稱。皮日休爲蘇州從事,陸龜蒙是蘇州人,他們時相唱和,詩作數量很多,合編爲《松陵集》,這是皮、陸並稱的一個由來。

圖片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是指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兒、卓文君(有爭議爲班昭)。她們是中國赫赫有名的女子,才華橫溢、德才兼備,令多少後人無比嚮往、敬仰這些紅顏,真正揭示了一句話——誰說女子不如男!

圖片
【三蘇】
三蘇指的是北宋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

父子三人在文學成就上各有建樹,因此被人合稱爲“三蘇”,清代名臣張鵬翮撰大門聯贊三蘇:“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最爲大雅。

圖片
圖片
【蘇門四學士】
蘇門四學士即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四人合稱。四人都出自蘇軾門下,最先將此四人並稱加以宣傳即蘇軾本人。他說:“如黃庭堅魯直、晁補之無咎、秦觀太虛、張耒文潛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軾獨先知。”(《答李昭玘書》)。

圖片
【蘇梅】
蘇梅,北宋詩人蘇舜欽與梅堯臣的並稱。

蘇詩趨向粗獷豪邁一路,梅詩則多委婉閒淡之作。因此,歐陽修《六一詩話》品評道:“聖俞(梅堯臣)、子美(蘇舜欽)齊名於一時,而二家詩體特異。子美筆力豪雋,以超邁橫絕爲奇;聖俞覃思精微,以深遠閒淡爲意。各極其長,雖善論者,不能優劣也。”這個意見是恰當的。

圖片
【濟南二安】
濟南二安指宋朝時期兩位著名詞人辛棄疾和李清照。因兩人都是濟南人,字號中都有“安”字,於是後人將他們合稱爲“濟南二安”。

圖片
【蘇辛】
蘇辛是北宋的蘇軾與南宋辛棄疾的並稱,二人同爲豪放詞派的代表。

高佑釲《陳其年湖海樓詞序》引顧鹹三語曰:“宋各家詞最盛,體非一格,蘇、辛之雄放豪宕,秦、柳之嫵媚風流,判然分途,各極其妙。” 

自晚唐“花間派”以來,詞以婉約爲正宗,詩莊詞媚,幾成定格。到了蘇軾,才以豪健縱放之筆,創豪放一派,擴大了詞的題材範圍,開拓了詞的表現領域,打破了詞爲豔科的藩籬,使詞體獲得瞭解放。

圖片
圖片
【蘇黃】
中國北宋詩人蘇軾黃庭堅的並稱。蘇軾和黃庭堅都是宋詩風格的體現者,影響都很大,因而自北宋末以後,不論是讚揚還是批評,常常以“蘇黃”並稱。

圖片
【宋四家】
宋四家是中國北宋時期四位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的合稱。這四個人大致可以代表宋代的書法風格,而且成就最高,故稱“宋四家”。

圖片
【二程】
二程,即程顥程頤,河南洛陽人,他們的學說也稱爲“洛學”,與同時代的張載所創的“關學”頗有淵源,二者理學思想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南宋朱熹正是繼承和發展了他們的學說。

圖片
【南宋四大家】
南宋四大家又稱中興四大詩人(也可以稱爲中興四大家,但經常稱爲南宋四大家),是中國南宋前期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四位愛國詩人的合稱。

圖片
【永嘉四靈】
永嘉四靈是當時生長於浙江永嘉(今浙江溫州)的四位詩人:徐照、徐璣、翁卷、趙師秀,形成中國南宋中葉的詩歌流派,代表南宋後期詩歌創作上的一種傾向。

因彼此旨趣相投,詩格相類,工爲唐律,專以晚唐賈島、姚合爲法,謂之唐體,字號中都帶有“靈”字,而溫州古爲永嘉郡,遂稱之爲“永嘉四靈”。

圖片
圖片
【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四位元代雜劇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創作的成就,因此被稱爲“元曲四大家”。

圖片
【前七子】
前七子是明弘治、正德年間(1488—1521)的文學流派。成員包括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七人,以李夢陽、何景明爲代表 。

圖片
【後七子】
明嘉靖、隆慶年間(1522-1572)中國明代的文學流派。成員包括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餘日德、張佳胤。以李攀龍、王世貞爲代表。

圖片
【公安三袁】
公安三袁(又稱三袁)是指明代晚期三位袁姓的散文家兄弟,他們分別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長安裏(今中國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

圖片
圖片
【嶺南三家】
清初廣東詩人屈大均(番禺縣人)、陳恭尹(順德縣人)、梁佩蘭(南海縣人)的合稱。三人居里鄰近,時相過從,在創作上互相推重,在當時嶺南地區最享盛名。

圖片
【江右三大家】
江右三大家,即清朝中期詩人、散文家、文學家、文學理論家蔣士銓、袁枚趙翼的並稱,三人齊名,並稱乾隆三大家。三大家造詣主要集中在詩及散文創作上,詩論(文學理論)也有獨到之處。

圖片
【江左三大家】
江左三大家是中國明末清初詩人錢謙益、吳偉業、龔鼎孳三人的合稱。三人皆由明臣仕清,籍貫都屬舊江左地區,詩名並著,故時人稱江左三大家。

圖片
圖片
【南施北宋】
南施指安徽宣城的施閏章(1618—1683),北宋指的是山東萊陽的宋琬(1614—1673)。二人是較早在清庭應仕、出仕,主要生活在順治康熙時期的詩人。有關兩人的成就,大詩人王士禎說:“康熙以來詩人,無出南施北宋之右。”

圖片
【南袁北紀】
"南袁"指的是袁枚,號隨園老人。"北紀"指的是紀昀,紀曉嵐。

圖片
【南朱北王】

南朱北王,即清代學者朱彝尊王士禎的並稱。





致家長:

讚賞和激勵是促使孩子進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每個孩子都有希望受到家長和老師的重視的心理,而讚賞其優點和成績,正是滿足了孩子的這種心理,使他們的心中產生一種榮譽感和驕傲感。

圖片

激勵孩子積極向上的6句話

讚賞和激勵是促使孩子進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每個孩子都有希望受到家長和老師的重視的心理,而讚賞其優點和成績,正是滿足了孩子的這種心理,使他們的心中產生一種榮譽感和驕傲感。

孩子在受到讚賞鼓勵之後,會因此而更加積極地去努力,會在學習上更加努力,會把事情做得更好。

讚賞和激勵是沐浴孩子成長的雨露陽光。

1、你將會成爲了不起的人!

2、別怕,你肯定能行!

3、只要今天比昨天強就好!

4、有個女兒真好!

5、你一定是個人生的強者!

6、你是個聰明孩子,成績一定會趕上去的。

圖片

使孩子充滿自信的7句話

自信心是人生前進的動力,是孩子不斷進步的力量源泉。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其自信心的培養。

可以說,許多學習落後或者逃學、厭學的孩子,都源於自信心的喪失。

只有自認爲已經沒有指望的事,人們纔會放棄,學習也是一樣的,只有孩子認爲自己沒有希望學下去了,他纔會逃學、厭學。

實際上,即使那些學習很差的孩子,只要我們能重新燃起他們內心自信的火種,他們都是萬全可以趕上去的。

1、孩子,你仍然很棒。

2、孩子,你一點也不笨。

3、告訴自己:“我能做到”。

4、我很欣賞你在××方面的才能。

5、我相信你能找回學習的信心。

6、你將來會成大器的,好好努力吧。

7、孩子,我們也去試一試?

圖片

促使孩子學習更優秀的7句話

非志無以成學,非學無以成才。學習是孩子成才的唯一途徑。沒有哪一位父母會不關心孩子的學習問題。

要使孩子學習好,一方面在於引導和鼓勵,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成爲樂學、肯學的好孩子。

另一方面。需要教給孩子有效的學習方法,使他們掌握高效的學習武器。方法即是孩子學習好的捷徑,即是孩子通向成才之路的橋樑。

1、凡事都要有個計劃,學習也一樣。

2、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

3、你再好好思考思考。

4、提出一個問題,我就獎勵你。

5、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6、做完作業再玩,不是玩得更開心嗎?

7、只要努力,下次就一定能考好。

圖片

促進孩子品行高尚的8句話

知識學得再多,但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也很難在將來獲得成功。

在現實社會中,許多父母對孩子往往只抓孩子的學習,不及其餘。

有的父母甚至認爲,孩子怎樣做人,等她走上社會自然就會明白。

其實,這種認識是十分錯誤的。一個人的任何技能,都不是一朝一夕可能學成的,何況是應對複雜的社會和人際關係。

因此,父母應儘早多向孩子講解解做人的道理,併爲孩子做出榜樣。

1、品德比分數更重要。

2、誠實是做人的第一美德。

3、競爭中的公平最可貴。

4、凡事都要問一問自己的良心。

5、要學會說一聲:謝謝。

6、你知道關心父母,這讓我很開心。

7、我很高興你有一顆同情心。

8、我希望你是個懂禮貌的孩子。

圖片

鼓勵孩子自立自強的11句話

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自立自強的品性和奮鬥精神。

可是現今的大多數獨生子女,在父母過分的呵護和嬌慣之下,非常缺乏自立自強的意識。

甚至有些孩子,除了上學讀書之外,生活中的事他們一概不知,甚至連自己的鞋帶都系不好。這樣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怎麼會成功呢?

因此父母一定要對此有個清醒的認識,儘早鼓勵孩子自立自強,培養他們不軟弱、不撒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品性。

1、你想做的事情,由你自己決定。

2、自己去做吧,不要依賴別人。

3、你可以鍛鍊一下自己嘛。

4、路是自己選的,就要對自己負責。

5、你大膽去鍛鍊一下不是很好嗎?

6、拿出男子漢的勇氣,闖過來。

7、能夠管住自己是你將來成功的保障。

8、你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吧。

9、跌到了,要自己爬起來。

10、你一定要自己走路去上學。

11、由你去交錢,好嗎?

圖片

幫助孩子熱愛勞動的5句話

熱愛勞動是人最重要的品性之一。世界上的成功人士大都有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培養他們熱愛勞動,既能增強其自立自強的精神,又可以使其在勞動中學會生活技能,對今後的生存發展有着積極的作用。

因此家長千萬不要把眼光只盯在孩子的學習上,而應當從小就重視對孩子進行勞動觀念的教育和勞動能力的培養。

1、勞動能讓你更快樂。

2、你多做幾次就會了。

3、第一次,誰都一樣。

4、好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你也來嚐嚐當家的滋味。

圖片

引導孩子學會與人交往的6句話

交往是人們實現合作與溝通的前提。不會與人交往的人,在社會上很難受到別人的歡迎的,而一個不受歡迎或不被他人接納的人,也是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因此,父母應當充分認識讓孩子學會交往的重要性,從小鼓勵孩子與同學朋友積極交往,從而爲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將來走上成功之路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1、孩子,做人要坦蕩,待人要坦誠。

2、你要學會融入集體中。

3、用你的誠心贏得他人的歡迎。

4、不要隨便地懷疑別人。

5、朋友之間要相互信任和理解。

6、同學之間要友愛互助。

圖片

鼓勵孩子勇於糾正缺點的12句話

每個人都會有缺點,孩子當然也不例外。但父母怎樣面對孩子的缺點,卻很有講究。

教育學家認爲:用粗暴、打罵等方法糾正孩子的缺點,很可能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只有用說服教育、講道理的方法,使孩子認識到缺點錯誤的危害性,他纔會主動地去改正缺點。因此父母教育孩子糾正缺點,必須講究方法。

1、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說謊。

2、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3、自我約束是對自己負責。

4、罵人是一種可恥行爲。

5、你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6、你是個懂事的孩子。

7、有耐心才能做好任何事情。

8、我們找個鍛鍊細心的事情做一做。

9、凡事都要冷靜,不能急躁。

10、遊戲可以玩,但不能沉迷其中。

11、膽子大些,再大些。

12、偏食會妨害你的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