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曾有一期辯題:

“倘若人們能自由買賣生命時間,你支持嗎?”

選手陳銘的一段論述,至今印象深刻。

他說:

“無論你是誰,在哪裏,出生在富豪之家還是貧窮的小山村,一天就是24小時。

時間是這顆星球上唯一的,最後的公平。”

人生,是一場以時間爲籌碼的公正交換。

弱者蹉跎歲月,而後碌碌無爲;強者物盡其用,終究水到渠成。

一個人只有學會善用時間,才能掌控命運的走向。

這驚人的6大法則裏,藏着解鎖時間寶藏的全部祕密。

文章圖片1

二八法則

有人說,人這一生,就是麻煩堆着麻煩,事情追着事情。

如果執着於將每件事做好,很容易陷入低效循環。

二八法則指出:80%的產出或結果,往往來自20%的輸入或行動。

生活無需面面俱到,將注意力集中在最核心的20%上,就足以掌控全局。

巴菲特曾向自己的私人飛行員弗林特,給出人生規劃的三個步驟:

首先,在紙上寫下人生的前25個目標;

其次,選出自己認爲最重要的前5個目標;

最後,把那20個未被選中的目標放在“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避免”的清單上,並謹記“除非已完成前5個目標,否則絕不對這些事加以注意”。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裏面》中有個高頻詞彙:要事爲先。

將時間從瑣事中解放出來,並專注於具有巨大影響的關鍵目標,才能在人生賽道上一騎絕塵。

比如:

找出影響業績的重點客戶,並對其做好服務維繫。

總結驅動工作的核心技能,並沉下心來打磨精進。

梳理手頭負責的主要項目,並將其做到盡善盡美。

林語堂曾說:

“生活的智慧,在於逐漸澄清、濾除那些不重要的雜質,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人生無需貪多貪全,有選擇的專注,永遠比瞎忙更有意義。

文章圖片2
文章圖片3

自省法則

一位學生嚮導師吐槽:

“我整天在實驗室泡着,可爲什麼從來不出成果?”

導師問:“白天你在幹什麼?”

學生說:“我在做實驗。”

導師又問:“晚上呢?”

學生回答:

“也在做實驗,我每天5點起牀做實驗,一直到晚上12點纔會休息。”

導師笑了笑說:

“那麼,你什麼時候在思考呢?”

學生目瞪口呆,答不上來。

是啊,自己一直忙着做實驗,卻不整理、分析數據,怎麼可能會有進展?

不禁想起《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中提到的“老鼠賽跑陷阱”:

轉輪上的小老鼠蹬着毛腿拼命奔跑,卻渾然不知:

拿到奶酪的正確方式,是向上跳一跳。

好比許多人,只顧一味追逐,卻忘了停下來審視、回顧自己的所作所爲。

結果往往就是:

無效努力,重複犯錯,在平庸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終身成長》一書中有個公式:反思+痛苦=進步。

人生是一場無法抗拒的前進,只有頻繁查缺補漏,才能在前路行穩致遠。

有位名人曾說:

“我和別人比沒有特別大的優勢,那我的優勢是什麼呢?

是勤於覆盤。”

他接着解釋,自己習慣於回顧過去的工作,並想清楚這是不是正確的路徑。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真正的強者,無一不是在自省和內驅中蛻變成熟。

文章圖片4
文章圖片5

方圓法則

曾在網上看到麥當勞員工工作手冊,裏面對時間有着極度苛刻的規範:

比如炸牛肉餅要4分鐘,雞翅6分鐘,麥樂雞3分半,雞腿4分半;

東西炸好後,後廚人員要馬上放到濾網上4到7秒,因爲不到4秒會比較油,超過7秒喫起來會比較幹。

諸如此類,還有很多。

不由得感慨:

難怪小小的炸雞店,能席捲全球。

將規則制定精細到如此程度,大到企業,小到個人,必然有所成就。

正所謂:

“守住規矩,才能守住人生。”

除了設立目標,最好再配置相應的實施計劃以及行爲規範,如此,才能讓時間更加可控。

說到底,人總是有惰性的,不給設定規則,很容易得過且過,虛度時光。

試着做自己人生的“規劃師”,給重要時間下達KPI。

在規則中前進的確很累,可只要堅持下去,步步爲營,終會收穫一個更加優秀的自己。

文章圖片6
文章圖片7

韻律法則

看過這樣一段視頻:

茫茫的非洲草原上,獵豹在追捕四散的羚羊。

可它自始至終只會盯着一隻,哪怕奔跑途中有其他羚羊更近,也會視若無睹。

其實,並非非洲豹不懂變通,而是它知道羚羊的奔跑速度並不比自己慢多少。

如果輕易更換目標,只會白白浪費體力。

倒不如穩住節奏,反而更容易成功。

獵豹的智慧,正是“韻律法則”的體現。

培養適合自己的節奏,不輕易放下手頭正在做的事情,去幹另外一件完全不相干的事。

持續專注,不斷深耕,往往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深度工作》中,就介紹了一種非常實用的“閉關法”:

設立一個封閉的時間段,關掉手機、郵件、QQ、微信等,屏蔽一切外界雜音。

然後去處理具有挑戰性的事項,並爭取儘快突破。

作家餘華在寫作時,就習慣於獨處,有時甚至要把自己鎖在書房,隔絕一切聲音。

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常年4點半起牀,因爲在這段不被打攪的時間裏,他能更好地思考。

按照實際情況,制定一份合理,容易實踐的日程計劃。

留足專注時間,保證節奏,減少無謂干擾。

當然,也不要隨意打斷其他同事的工作,這樣才能讓整個團隊保持高效輸出。

文章圖片8
文章圖片9

精簡法則

任正非曾給華爲管理層定下了一條鐵律:

每增加一段流程,要減少兩段流程;每增加一個評審點,要減少兩個評審點。

因爲在他看來:

“多餘流程會帶來複雜性,必須持續簡化。”

的確,工作的困難度往往和步驟數量成正比。

流程越冗雜的項目,執行時間往往越長,也越容易徒增內耗。

很多時候,少一些步驟要求,反而會節約時間,提升效率和質量。

曾遇到過一位極其佩服的領導:

她入職於部門低谷期,並且剛剛到崗,就要着手負責一年一度的展會。

按照慣例,同事們備好了各自板塊的計劃,並向其逐一彙報。

不曾想,僅第一個人發完言,就被徹底否定。

原來,以前的領導總會要求大家制定各維度的分項細案,並嚴格落實層層審批,以防紕漏。

可新領導不然。

她提倡流程極簡,只要完成定調分工,小範圍的調整無需再走程序。

結果,當年的發佈會工作井井有條,甚至迸發出許多全新創意,最終大獲好評。

而往年,常常deadline前一天,大家還在排隊等簽字。

作家毛姆說:

“往往最簡單的權宜之計,能解決最難以克服的困難。”

讓一切簡單一點,去蕪存菁,輕裝上陣。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自己的付出,獲得最大程度的回報。

文章圖片10
文章圖片11

投資法則

一位青年問達爾文:

“您年老體弱,還常年生病,是如何做出那麼多成就的?”

達爾文微微一笑:

“因爲我從來不會認爲三十分鐘,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時間。”

跬步千里,積微成著。

人生的差距,往往就在分秒間拉開。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一生惜時如金,他常常利用一切碎片時間充實,提升自己。

坐車時別人在看窗外熱鬧,他則常常捧着一本書閱讀,或獨自思考;

參加文藝晚會時,別人都在休息時間聊天走動,他則默默在節目單上計算數學題。

他說:

“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於利用零星時間的人,纔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

正是靠着這種超強的時間管理,他成功問鼎“中國現代數學之父”。

時間投資法則中指出:

每天至少投資一個小時在大腦,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想要站穩腳跟,必須保持認知的持續迭代。

可以在晨起洗漱時,用聽書開啓一天的時光。

可以在通勤路上,在線學習自己選擇的課程。

可以在排隊間隙,閱讀一些篇幅較短的文章。

富蘭克林曾說:

“傾囊求知,無人能奪。

投資知識,得益最多。”

在學習中鞏固自己的護城河,這是下半生最大的遠見。

古語有云:

“志士惜年,賢人惜日,聖人惜時。”

一個人越懂得時間的價值,就越容易登臨人生的高地。

好好規劃人生的每一秒,不枉過,不荒廢。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一如博爾赫斯所說:

“時間永遠分岔,通向無數的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