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觀察到,通脹可能是2022年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全球不同地區的生活成本在這一年裏都在攀升,高企的價格壓力一度因疫情而被認爲是暫時的,但事實證明,這種壓力是持久的,俄烏衝突導致食品和能源價格再次飆升。

美聯儲和其他央行起初反應遲緩,隨後被迫迎頭趕上,它們以幾十年來最快的速度提高了利率。到今年年底,儘管通脹似乎已經見頂,但由於貨幣緊縮開始產生影響,經濟陷入停滯。儘管勞動力市場依然緊張似乎提供了一些對經濟環境尚好這種觀點的支撐,但對於包括美國和歐洲在內的一些主要經濟體來說,2023年的衰退風險正在上升。

未來幾個月預計還會有更多加息,通脹也會有所回落,儘管可能不會像央行所希望的那樣迅速降溫。此外,明年的失業率預計將有所上升。

以下的圖表顯示出過去這一年全球經濟的一些關鍵發展

1、通脹衝擊

全球通脹飆升導致一些主要經濟體的通脹率達到了兩位數。經濟學家認爲,這是由疫情對供應鏈和勞動力市場的破壞、俄烏衝突爆發後大宗商品價格飆升以及政府爲提振消費者支出而實施的刺激措施這些因素共同推動的。

2、貨幣緊縮

各大央行以大幅加息爲經濟降溫來應對居高不下的通脹,這結束了發達經濟體的廉價資金時代。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加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12月利率決議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們還沒有采取足夠嚴格的政策立場。我們將堅持到底,直到任務完成。”

3、經濟增長放緩

由於生活成本飆升帶來的家庭支出壓力,以及加息開始產生影響,2022年經濟從疫情中的復甦失去了動力,且明年的情況可能會更加糟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全球經濟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低於平均水平的增長。

4、衝突

俄烏衝突於今年2月爆發、以及隨後以美歐爲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的大規模製裁,引發了從石油小麥等關鍵大宗商品的價格飆升。依賴糧食和能源進口的貧窮國家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比如已經破產的斯里蘭卡。在衝突前對俄羅斯天然氣十分依賴的歐洲同樣受到衝擊,天然氣價格及電力價格一度飆升至創紀錄水平。不過,到年底,石油、天然氣等一些大宗商品的價格已出現回落。

5、強勢美元

隨着美聯儲迅速加息,美元出現了多年來的最大漲幅,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美國國內的通脹壓力,但卻加劇了世界其他地區的通脹壓力。不過,由於市場對美聯儲放緩加息步伐的預期升溫,美元在今年的最後幾個月回吐了部分漲幅。

6、債務困境

一些新興經濟體在進口賬單飆升、借貸成本上升和美元走強的共同影響下陷入債務困境。全球貸款機構預計,超過一半的發展中國家要麼已經陷入債務困境,要麼即將陷入債務困境。埃及和巴基斯坦已向IMF尋求幫助,該組織即將在2022年打破其貸款紀錄。

7、供應瓶頸

疫情導致的全球供應鏈緊張今年得到了顯著緩解,這爲明年的貿易條件改善和價格壓力減輕帶來了希望。

8、勞動力市場

全球勞動力市場的韌性令人感到意外。例如,美國11月的失業率僅爲3.7%,仍接近歷史最低水平。這令政策制定者們感到頭疼,因爲這推高了工資水平,工人們越來越多地尋求加薪以抵消通脹飆升的影響。而隨着企業通過提價以彌補僱用成本上升的影響,這又可能導致工資-通脹螺旋上升。此外,罷工也變得更加普遍。

9、房地產市場

在經歷了疫情期間的上漲之後,一些國家的房價在2022年開始下跌。許多分析師預計,由於高利率導致抵押貸款變得昂貴,明年將出現更廣泛的房地產泡沫破裂。這對經濟增長來說是一個風險。

10、2023年會如何?

在2022年底,全球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很難看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從疫情到俄烏衝突,衡量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一個指標正處於有記錄以來的高水平。這表明,任何試圖弄清楚過去一年的趨勢將如何延續到2023年的人都應該保持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