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償還集團債務,節約現金資源,國美零售開啓債務資本化。

1月2日晚間,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國美零售,0493.HK)發佈公告稱,2022年12月30日,國美零售與寰亞國際資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債權人”)訂立協議,公司結欠債權人未付廣告費約4.16億港元,公司將按發行價向債權人發行資本化股份,以清償結欠債權人的債務。

公告介紹,寰亞國際資本有限公司,爲一家於香港註冊成立的公司,主要從事投資控股業務,債權人由袁志鏗擁有。

國美由黃光裕於1987年創立,已發展成爲集零售、互聯網、金融、研發製造、地產、投資等業務板塊於一體的綜合性產品加服務的提供商。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爲國美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於2004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

協議中指出,債權人同意認購及本公司同意向債權人發行合共40.63億股新股份,每股股份發行價爲0.1023港元。比2022年12月30日收市價0.11港元/股折讓約7%,比截至最後交易日前最後五個交易日(包括該日)的每股股份平均收市價0.125港元/股折讓約18.16%。資本化股份相當於本公司現有已發行股本約11.37%及本公司經發行資本化股份擴大的已發行股本約10.21%。

公告稱,由於將發行資本化股份以清償結欠債權人的未償還債務,因此發行將不會產生現金收益。發行資本化股份須待聯交所上市委員會批准資本化股份上市及買賣後方可作實。倘債務資本化的條件未能於2023年1月31日或之前(或各訂約方可能協定的較晚日期)達成,則協議及其下所有權利及義務將告終止及終結。

待債務資本化完成後,控股股東黃光裕及其一致行動方持有國美零售的股份從原有的21.53%降至19.33%,其他公衆股東持股比例從78.47%降至70.46%,債權人持股比例從0%增至10.21%,將成爲國美零售之主要股東及關聯人士。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來大股東黃光裕夫婦有多次減持,僅去年12月就減持了8次。在去年12月22日最後一次減持後,黃光裕夫婦持有國美零售股份爲205.84億股,持股60.98%。而截至港交所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2月23日黃光裕夫婦持有國美零售股份爲77.14億股,持股比例爲21.6%,意味着年內減持已超百億股。

對於此次債務資本化,公告稱,由於本集團存在流動資金問題,本公司認爲債務資本化將使本集團能夠清償結欠債權人的未償還債務,並讓本集團節省其現金資源作其他用途。

爲緩解運營壓力,去年12月黃光裕已向國美集團貸款輸血四次,共計6.3億港元。由公司控股股東黃光裕全資擁有的公司Shinning Crown向國美零售提供免息及無抵押貸款。此前公告稱,貸款初始期限爲六個月,可由訂約雙方於屆滿前以書面形式延長,貸款所得款項將由本集團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國美零售還於2022年12月29日晚公告透露,國美零售附屬公司國美電器近日收到法院破產清算申請,申請人爲公司供應商,主張追討貨款470.6萬元,但這些債權債務並未有生效法律文書予以確認。此外,申請人與國美電器之間均沒有直接的業務往來,國美電器不存在欠付申請人貨款的情況,國美電器依法對該呈請提出異議。

去年國美集團旗下多個公司、平臺風波不斷。去年4月起,國美集團旗下公司開啓多輪裁員及變相降薪,國美去年8月回應稱因經營困難而擬將實施減員計劃。去年9月底,因企業轉型進程受阻現金流承壓明顯,員工反映國美欠薪,包括半年績效和獎金也未發放,彼時集團回應薪酬調整系應急舉措,經營好轉後補足。去年11月初,國美要求集團員工簽署有關工資延遲發放的承諾函。去年12月初,員工開啓討薪維權,多次前往北京鵬潤大廈辦公室,期望與國美集團領導進行談判,但當時尚未有明確的資金補償方案。此前一位被裁的員工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已於去年12月初收到了補發的10月工資,去年12月中旬收到了去年9月的補發工資,而去年11月的工資以及裁員補償公司稱將於今年3月底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