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餘載的時間裏,國產屏幕面板廠商們,彷彿拿到了王道漫畫主角的劇本,崛起迅速,逐漸打破全球市場被日韓拿捏的局面。

像大家耳熟能詳的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等屏幕面板供應商,在全球硬件設備的佔比已經舉足輕重。

前陣子,就總能看到幾則“ 國產顯示屏徹底崛起,打破日韓卡脖子 ”的類似報道。

但無獨有偶,今年卻也陸續曝出了顯示器面板連續下跌 15 個月,電視大降價的行業寒冬新聞,從去年的面板報價漲幅 50% 到如今跌入谷值,一年之內,電視價格便可能遭遇腰斬。

同事現身說法 ▼

所以,事實究竟如何?各大國產屏幕廠商又正面臨着哪些問題?有必要讓大家瞭解背後的故事。

今天不妨就聊聊這事兒,咱一起看個明白。

提到屏幕,估計不少人的第一反應都是“ 手機屏幕 ”。

目前,三星鑽排仍是高端旗艦的標配,不整塊三星屏,大家多少有點瞧不上。

而即便是在大尺寸屏幕的電視、顯示器領域,也有 LG 家的 OLED 手握技術壁壘。

這麼一看,國產屏幕何來崛起一說呢?

答案就是 LCD,還是電視、顯示器的 LCD。

根據 RUNTO 發佈的《 全球電視面板市場出貨月度追蹤 》顯示,中國的電視面板總出貨量,佔比已經高達 68%。

其中日韓加在一起,佔比只有 16.9%。

在顯示器領域,韓國顯示器產業協會的 2021 年數據,也說明了一定問題。

數據表明,LCD 顯示器面板全球市場,中國的份額高達 50.7%,韓國爲 14.6%。

要知道,放到 10 幾年前,國產屏幕別說市場份額了,我們還正處在 CRT 大屁股電視的轉型期呢。

但同期的日韓廠商正如日中天,佔據了全球 90% 以上的液晶屏幕供應。

後來他們爲了限制國產屏幕發展,還曾有過在國內開設低端產線,或是假意合作等方法擾亂市場的黑歷史,仔細盤一盤,都能寫部小說。

夏普 2007 年介入聚龍計劃導致國內四大彩電合作流產 ▼

可現在的國產 LCD 面板,已經合力把三星帝國擠兌到直接停掉 LCD 產線,甚至因爲產能過剩,慢慢開始有了庫存壓力( 電視大降價的原因之一 )。

如果單從這個層面來說,那國產屏幕的發展,無疑是熱血逆襲。

此般態勢,對咱們老百姓來說也沒啥壞事,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大夥這些年能明顯感覺到——

電視不一定要買進口,並且價格越來越便宜了。臨走還不忘踩一腳

看到這兒,可能不少差友會覺得,國產面板不僅把價格打了下來,還能保持在全球市場份額穩步增長,簡直是大寫的牛逼。

但也肯定有人會持反對意見,認爲國產屏幕雖然在 LCD 上佔據優勢,但這技術跟 OLED 比已經老掉牙,都是別人玩剩下的。

對於這倆看法,差評君只能說,確實就這麼個事。只不過,這背後還有不少東西需要說明,如果只用幾句話概括,那多少有點片面。

先說說 LCD,液晶顯示技術。

指在兩片玻璃面板中間,加入液晶體用以偏振光源,並通過整塊背光照亮,顯示畫面。

雖然都 2023 年了,還到處都有人高喊“ LCD 永不爲奴 ”,但依然沒法改變 LCD 諸如色彩損失、背光導致對比度低等問題,且在大多數人眼裏,這已經是一種過時的技術。

相比之下,儘管 OLED 有着燒屏、屏幕亮度與尺寸成反比這類弊端,不過,它純淨的明暗對比、微秒級的相應速度,以及更輕薄的厚度,成了高端顯示設備的標配,讓貴也有了貴的道理。

某售價 1 萬的 34 寸 OLED 顯示器買家評價 ▼

不過,LCD 真的過時了麼?

像這幾年新起的 Mini LED,國產也已經入局,它有着區別於傳統 LCD 的畫面純淨度和對比度,故邁入了中高端產品線。

再經過商家一宣傳,給人的感覺就像是 OLED 的新分支。

但本質上,Mini LED 使用的還是液晶屏幕,只是升級了分區背光技術,仍算是 LCD 的一種。

再者說了,單就 LCD 便宜大碗這一個特點,足以讓它再戰幾年。

所以,差評君個人覺得,LCD 也許不是未來,但現在絕不過時。

據 CNMO 的報道,目前國產顯示面板年產能多達 2 億平方米,產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年營收超 5800 億。

這種級別的產業,你說它老掉牙、是別人嫌棄的技術,不好反駁,但你說這麼大個市場,要不是被逼無奈,誰又願意放手呢?

並且,這些都是生生從別人手裏搶下來的,我覺得國產廠商們,至少值得一個牛逼的評價,不過分。

瞭解情況後,咱也得認清 OLED 領域的現實。

目前,搭載國產 OLED 屏的手機正在變多,華爲 MATE 系列、紅米 K50、一加 ACE Pro,以及使用國產柔性 OLED 屏的小米 MIX FOLD、華爲 Mate X2 等等。

其中京東方還與蘋果合作,供應 iPhone 14 標準版屏幕,併爲 vivo X90 首發了京東方 Q9 藍鑽屏,在 ppi、亮度、PWM 調光上表現都不錯。

但,iPhone 14 Pro 系列的屏幕,仍只考慮選用高端 LTPO 三星屏,而且蘋果的總採購訂單中,京東方也僅僅佔比 5%( 近期也有差友透露,蘋果正在考慮採用夏普屏幕 )。

也就是說,在高端 OLED 這一塊,還有着並非一朝一夕能追上距離。

再來到大尺寸 OLED 這邊,國產屏就更難與三星、 LG 抗衡。

各種顯示器、電視面板的出貨量數據,基本相當於把 LCD 那邊的情況反過來,略顯疲態。

導致國產 OLED 屏進步緩慢的原因,也讓人不容樂觀。

首先,是差在了核心工藝技術上。

一個 OLED 面板的誕生,要涉及 LTPS 驅動電路、OLED 蒸鍍工藝、薄膜封裝工藝三個核心環節。每個環節,都可能影響面板的良品率、產能、壽命,缺一不可。

在蒸鍍發光材料時,需要用到的重要設備——蒸鍍機,我國還沒法量產,只能引進,說白了還是卡脖子。

據悉,國內外主流的基板技術均處於 6 代線階段,其中三星的 OLED 良品率有 90%,京東方纔 70-80%( 2021 年數據 ),要想縮小差距,我們也許只能把眼光放到佈局未來的第 8 代產線了。

其次,還有 OLED 有機材料生產端,咱們也挺被動。

和 LCD 生產要用到液晶一樣,OLED 也要使用有機發光二極體等材料。

而從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的 OLED 產業鏈圖譜中,可以看到,原材料生產中最重要的部分,基本是清一色的美日韓企業。

更重要的是,這些企業都手握專利,將材料上游的生產、加工環節壟斷,在國產面前樹立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壁壘。

不過,這事兒也不是完全沒戲。

一方面,在材料端,清華大學化學系鄭建鴻教授團隊,發現了用雙硼取代 OLED 原本的銥、鉑等稀有金屬,讓我們有了避開專利、彎道超車的可能。

另一方面,在向日本購買蒸鍍機失敗後,我國開始了自行研發,初見成果。

因此,國產 OLED 還有很大的可能與發展空間,且這已經是個趨於成熟的市場,一旦找到突破口,追趕速度將飛快。

但這依然不算完,因爲現在還有個更恐怖的 Micro LED 技術。

所謂 Micro LED,就是很多人口中的“ 未來顯示技術 ”,日後有着不可估量的市場。

簡單來說,就是在電視屏幕上,把每個像素點都換成一個個的“ 超微縮小燈珠 ”。

這種做法,基本能解決目前諸如色暈、延遲、色彩等所有顯示器問題,真正做到了接近完美的顯示效果。

目前的國產 Micro LED,還只處在佈局和起步階段。因爲這玩意最難攻克的,是一個叫“ 巨量轉移 ”的技術,需要把數以千百萬的微縮燈珠,轉移到屏幕面板上。

且不說技術門檻,就是生產成本都很難壓下來。

當下有能力生產大面積的,依然還是隻有三星、LG 這倆大哥。

國產近兩年在重點發展 ▼

反觀三星不僅量產還商業化了就是價格有億點點貴 ▼

所以,饒了這麼一大圈,讓我們再回到開頭討論的問題——“ 國產屏幕真的崛起,能卡住日韓脖子了麼?”

現在只能說,卡了,但沒完全卡。

因爲整個屏幕面板行業最高端、核心的技術,始終在別人手裏。

當下的情況,只能說是搶下了中端市場,中高端市場仍在追趕,高端市場則較爲乏力,處境多少有點類似國產芯片。

不過大夥也別悲觀,以此看衰國產屏幕,畢竟那些日韓大廠們已經繃起了精神,甚至比咱們自己更關心國產屏幕的發展情況。

這時候誰要是把自己看扁了,那纔是真輸了啊。

責任編輯:上方文Q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