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歐陽劍環 彭揚

發力消費貸、發放消費優惠券、與地方政府或互聯網平臺聯手促消費……當前,商業銀行正從供給端和需求端同時發力,激發居民消費意願,助推消費回暖。

增加消費信貸

“我行‘閃電貸’週年慶活動還在進行中,符合條件的客戶可獲得6.6折優惠券,折後年利率低至3.7%。”北京市西城區招商銀行某支行貸款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該活動將一直持續到2023年1月31日。“這款產品相當於一筆‘備用金’,不提款不收費,可以先申請額度以備不時之需。”他說。

北京市豐臺區工商銀行某支行客戶經理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即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我行個人信用貸款年利率最低3.7%,工作單位在‘白名單’且社保滿足相關要求的客戶,基本都能給到最低利率。”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調研中瞭解到,多家銀行已連續下調消費貸利率,國有四大行消費貸最低利率均降至4%以下,部分銀行消費貸利率低至3.65%。

日前,銀保監會提出,將督促銀行機構合理增加消費信貸;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2年第四季度例會要求,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優化大宗消費品和社會服務領域消費金融服務。

多家銀行表示將加大消費貸投放力度。建設銀行信貸管理部相關負責人日前在投資者交流會上稱,2023年要加大力度拓展個人貸款,預計今年無論是住房金融還是消費金融都會回暖,消費金融貸款的拓展將是“重頭戲”。

“引導銀行合理增加消費信貸可從多方面着手。”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運金表示,比如,通過適度降準、設立消費再貸款等工具着力降低銀行資金成本,可考慮將消費貸投放業務納入銀行考覈範圍,推動個人按揭貸款、車貸、裝修貸等利率繼續下行。

優惠活動繁多

“一張‘20.01元減20元’的工行支付優惠券,疊加商家促銷,優惠力度也不小。”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王女士打算用剛領到的這張優惠券購買過年用品。“希望銀行在春節期間可以在出行、景點門票、住宿方面多推出一些實打實的折扣活動,給消費者更多福利。”她說。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多家銀行鍼對出遊、觀影等消費場景推出各類優惠活動。例如,平安銀行信用卡推出“加油88 微笑開運”瓜分百噸油活動,活動期間持卡人可以在平安口袋銀行APP參與無門檻抽獎,每次抽獎可獲得面值不等的加油立減券。

中國銀行信用卡攜手攜程旅行贈“首綁 滿減”活動,活動期間已綁定攜程“程支付”的持卡人在攜程旅行APP預訂指定產品時,使用中國銀行信用卡完成支付有機會享受訂單支付金額滿500元立減10元優惠。

業內人士表示,商業銀行瞄準購物節、節假日等高頻消費時點推出各項優惠活動,不僅有助於拓展自身業務,也有望與其他促消費舉措形成合力,共同助力促消費。

聯手平臺企業

除增加消費貸、推出滿減等優惠活動外,不少商業銀行還加強與地方政府或互聯網平臺合作,通過發放消費券、數字人民幣紅包等方式聯手促消費。

例如,河北省保定市日前正式啓動“樂享新保定,開心過大年”促消費活動,活動時間爲2023年1月1日至2月4日,每週爲1期次,共計5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