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爽說,取消備案登記後,對於新企業的辦證人員來說,流程得到優化,減少了線下奔波的時間,提高了辦事效率。

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意味着什麼?

根據商務部網站消息,2022年12月3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對外貿易法的決定,刪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第九條關於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的規定。

根據該決定,自2022年12月30日起,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停止辦理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對於申請進出口環節許可證、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證書、配額、國營貿易資格等相關證件和資格的市場主體,有關部門不再要求其提供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材料。

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表示,這是外貿經營管理領域重大改革舉措,是中國政府堅定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制度創新,將有利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釋放外貿增長潛力,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對外貿易經營權的變化與放開顯示了一種進步。這將更有利於企業進一步開展貿易經營,促進外貿發展,同時也是和國際接軌的一種制度型開放。

“起碼節約了一天”

在上海從事各項公司資質辦理業務的會計師秋爽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如果企業需要從事進出口業務,辦理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是必需的流程之一。

秋爽介紹,此前,若想進行進出口備案,需要經過最多6個環節,分別是: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海關企業註冊、電子口岸卡申請、備案登記外匯賬戶、稅務-出口退稅備案以及開通公司銀行外幣賬戶。

其中,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需要先在商務部相關網站註冊申請,線上填寫材料,攜帶相關材料至線下審覈後,領取備案登記。有了這一備案登記表的紙質版原件,才能辦理下一環節的海關注冊。

秋爽說,取消備案登記後,對於新企業的辦證人員來說,流程得到優化,減少了線下奔波的時間,提高了辦事效率。“原本(整個進出口備案登記流程)最快可能需要7天的時間,(取消備案登記後)起碼節約了一天。”她說。

“網上註冊登記填寫材料的時間相對較快,線下則比較耽誤時間。”秋爽說,“現在,後續流程中只需要線下前往海關一次即可。”

持續推進貿易創新

“最早,我國外貿主體以國有企業爲主,後來發展爲集體所有制、上市公司和鄉鎮企業等。入世後,中國承諾放寬對外貿易經營權,社會上的一些個體經營者和民營企業也可以辦理外貿經營權。這是從審批制到備案登記制的轉變。”霍建國介紹,在備案登記制執行二十多年後,隨着形勢的變化,我國有條件進一步放開對外貿易經營權的管理。

據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前11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9.41萬億元,增長13.6%,佔我外貿總值的50.6%,比去年同期提升2.2個百分點。“當前民營企業佔據我國外貿經營的大半,放開經營權會進一步激活民營企業參與外貿發展。從市場化的角度來說,這也會進一步增強透明性和公開競爭,因此,放開是必要的,至少是發展的方向。”霍建國說。

但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取消後,企業仍需辦理海關登記獲取報關權限。霍建國也補充道,放開後,仍需有配套制度的協同。“從進出口合規監管的角度來說,海關需要進行留底和備案,企業才能辦理進出口的相關手續,這也是從業務的角度留了一個接口。”他稱。

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稱,目前,商務部正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指導各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做好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相關工作銜接,及時掌握外貿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同時,加強部門間信息共享,強化外貿形勢分析研判,完善外貿政策措施,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持續推進貿易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