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又有公募基金髮生高管變動!

1月4日,國壽安保基金髮布了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公告顯示,自1月3日起,左季慶離任國壽安保基金總經理、董事職務,由鄂華新任公司總經理、董事。

據業內人士透露,鄂華在國壽資產的核心投資部門任職多年,深諳二級市場投資和大資管行業的運營之道。鄂華曾先後掌管過國壽資產主管基金投資的基金投資部和主管權益資產投資的權益投資部,既擁有國內頂尖的運作“大資金”的宏觀視野,也積累了豐富的“選基”和“選股”的實戰經驗。

國壽資產投資高手接棒

作爲國內保險資管機構設立的首家公募基金公司,國壽安保基金由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壽資產)和安保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澳大利亞)共同出資設立,持股比例分別爲85.03%、14.97%。

衆所周知,險資是資本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國壽資產是中國人壽集團旗下保險資金運用的主平臺,也是國內最大的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國壽資產旗下管理資產突破4.5萬億元,涉足國內外公開市場、公募基金、另類投資等多個領域。

此次出任國壽安保基金總經理的鄂華來自於國壽安保基金的大股東國壽資產。公開資料顯示,鄂華自2002年加入中國人壽系統,歷任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中心投資分析部職員,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投資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國壽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具備豐富的資本市場投資經驗。

國壽安保基金是中國人壽旗下唯一具有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企業,也是國壽資產在財富管理領域的重要平臺。據券商中國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鄂華是國壽資產投資業務的干將,此次由他出任國壽安保基金總經理,可見大股東對國壽安保基金非常重視。

鄂華在國壽資產的核心投資部門任職多年,深諳二級市場投資和大資管行業的運營之道。鄂華曾先後掌管過國壽資產主管基金投資的基金投資部和主管權益資產投資的權益投資部,既擁有國內頂尖的運作“大資金”的宏觀視野,也積累了豐富的“選基”和“選股”的實戰經驗。

上述知情人士指出,此次人事變動對國壽安保基金來說是利好,一方面國壽安保基金一直以來秉承的險資穩健風格不會變、大類資產配置的優勢不會變;另一方面鄂華此前擔任過國壽資產基金投資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對於各家基金公司如何打造績優基金產品的方法論有過深入的研究,可以博採衆家之長,爲國壽安保基金帶來行業優秀的管理經驗。

非貨管理規模明顯提升

自2013年成立以來,國壽安保基金經歷了一輪快速發展。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剔除貨幣基金和短期理財基金的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爲1320.11億元。

銀河證券數據顯示,自2014年1月20日成立首隻基金以來,截至2021年末國壽安保基金剔除貨幣基金的公募資管規模年複合增長率達79.9%。公司旗下公募基金涵蓋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指數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基金、ETF、FOF等。

近年來,國壽安保基金進入轉型期,非貨公募基金管理規模有明顯提升,投資業績保持優異。

海通證券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國壽安保基金旗下權益類產品收益率最近七年位於全行業前1/4,固收類產品收益率最近一年、最近兩年均位於全行業前1/4,其中純債類產品收益率最近兩年、三年、五年業績排名均位居行業前1/6。

據券商中國記者從國壽安保基金公司瞭解到,公司未來發展的重點是全力貫徹落實中國證監會關於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和要求,根據公司董事會的工作部署,着力進行投資能力、銷售能力、風險管理能力、客戶服務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建設,充分發揮國壽安保基金作爲國壽資產財富管理重要平臺和三方業務“新增長極”重要組成部分的作用,致力於實現資管規模的穩步增長和經濟效益的有效提升,穩步實現公司的高質量發展。

2022年公募基金總經理變更逾60人次

Wind數據統計顯示,2022年全年共有130家基金公司發生了高管人事變更,其中31家基金公司發佈了64人次的總經理變更公告。行業高級管理人員的流動漸趨頻繁。過去十年,中國基金業發展迅猛。行業整體的快速發展,對高級管理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業內高級管理人員的流動也日益頻繁。

2022年全年有130家基金公司發生了322人次的高管變更,其中董事長變更涉及42家公司81人次,總經理變更涉及31家公司64人次,副總經理變更涉及83家公司126人次,督察長變更涉及28家公司55人次。

業內人士表示,在以人爲本的資產管理行業,人才一直處於較爲稀缺狀態,優秀人才因爲自身發展等原因的流動十分正常;另外,基金公司控股權變更、高管退休、股東方人事調整、高管追求個人目標跳槽等等,均會直接或間接帶來基金公司高管的變動。

北京某公募基金公司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公募基金行業高管人員的變更主要是基於三大原因:股東任命、自身職業發展規劃、業績不達標。如果公募基金的管理層沒有出現過於頻繁的變動,高管變更可以視爲正常的人才流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