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突然之間,中國資產成了香餑餑!

剛剛,重磅消息傳來,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措施優化,不再對自香港入境人員核酸檢測。1月8日起恢復辦理內地居民旅遊、商務赴香港簽註。

今天上午,外圍A50期指持續發力猛拉,外資更是瘋狂掃貨近110億。

受此刺激,A股市場全線發力,各主要指數集體上漲。港股衝高之後雖然回落,但依然保持強勢。隔夜,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更是暴漲超8%。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剛剛進入新年的中國資產如此受追捧?

從事件來看,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當地時間1月4日,外交部長秦剛大使在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題爲《穩定的中美關係攸關我們星球的前途命運》的署名文章。他表示,中美關係的大門已經打開,就不會關上。這條消息的關注度非常高,衝上了百度熱搜榜第一位。

此外,三大利好接力驅動A股。首先,去年12月財新中國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PMI)錄得48,較預期46.8高,並較11月高1.3個百分點;其次,中汽協日前預測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突破900萬輛,新能源車市將維持高景氣度;第三,隨着疫情感染高峯逐漸過去,市場預期中國將發力經濟復甦,中國資產將成爲2023年全球資產的避風港。

中國資產集體猛拉,外資瘋狂掃貨

今天上午,超預期的一幕出現了。原本較爲沉寂的A50期指突然持續發力,大幅拉昇,該指數最大漲幅一度超過2%。

北上資金更是瘋狂掃貨,半日淨買入接近110億元。

受此影響,A股上午呈現普漲格局,各大指數皆錄得不錯漲幅。

港股市場早盤大幅衝高,隨後略有下滑,但整體仍保持強勢。

人民幣最近亦是持續拉昇,最近幾個交易日大漲超過千點。

三大利好接力驅動

市場情緒轉好可能與經濟預期向好有關。

首先,去年12月財新中國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PMI)錄得48,較預期46.8高,並較11月高1.3個百分點,但仍低於臨界點。此前公佈的去年12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下降0.4個百分點至49,降至近三個月來最低。服務業邊際好轉程度大於製造業下降幅度,帶動當月財新中國綜合PMI上升1.3個百分點至48.3。

其次,從板塊來看,今天新能源一反昨日頹勢,強勁反彈。中汽協日前預測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突破900萬輛,新能源車市將維持高景氣度。據上證報報道,多條自主研發的技術路線有望在新的一年迭代升級,成爲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內生動力,包括鈉離子電池、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等新技術將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加速前行,並進而拉動整個產業鏈。

第三,隨着各地疫情達峯,市場開始預期,中國將發力經濟復甦,中國資產將成爲2023年全球資產的避風港。而從政策和監管方面來看,1月4日,重慶銀保監局批准重慶螞蟻消費金融公司將資本金從80億提高至185億元人民幣的計劃,意味着螞蟻集團可以爲其消費部門籌集105億人民幣。有分析指出,這是一個比較強烈的信號。

分析人士認爲,從目前的市場量能和多空格局來看,A股市場目前正處於一個上升的趨勢當中。這個過程可能會有所反覆,但短期慣性依然存在,而中期濃厚的利好預期也依然存在。因此,可以看得更遠一些。

外交部長秦剛重磅發聲

市場向好可能也與外圍情緒有較大的關係。

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1月4日,外交部長秦剛大使在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題爲《穩定的中美關係攸關我們星球的前途命運》的署名文章。全文譯文如下:

美國詩人艾略特曾經寫道,終點即是我們的起點。我於本週離開美國,開始人生新徵程,然而時時縈繞在我腦海裏的仍然是在美工作生活的幅幅畫面。

我走訪了美國22個州,發現了華盛頓之外不一樣的美國。在播撒希望的春天裏,我到訪習近平主席2012年曾訪問過的艾奧瓦州金伯利農場,試駕農業拖拉機,品嚐當地農產品。在收穫果實的秋天裏,我又走進密蘇里州大豆和玉米農場田間地頭,在那裏,美國農民的質樸和好客深深打動了我,我也感受到中美農業合作不僅有利於兩國,也有利於減少全球糧食供應的不穩定性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在明尼阿波利斯市的沉浸式中文學校,我客串了一把中文老師,該校一名學生最近還獲得“漢語橋”世界小學生中文秀全球總冠軍。在俄亥俄和加州的工廠裏,美國工人告訴我這些中國投資的企業爲他們創造了就業,他們及其家人的生活有了可靠保障。在加州長灘港和馬薩諸塞州波士頓港,我看到了堆積如山的往來中美的集裝箱,切身體會到中美經貿高度依存,“脫鉤斷鏈”並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在聖路易斯市紅雀隊主場,我爲棒球比賽開球,紀念南京和聖路易斯建立第一對中美友好城市43週年。我還與美國朋友們一起慶祝大熊貓抵美50週年。

這樣美好、生動的場景還有很多很多。駐美經歷是我作爲一名外交官的難忘記憶,也將是我一生的寶貴財富。在新的崗位上,推動中美關係發展仍將是我的重要使命之一。

在我赴任中國駐美大使之時,中美關係面臨複雜困難局面,兩國對話交流機制幾乎全部中斷停擺,中國企業被無理制裁打壓,加上疫情的影響,雙方人文交流受到嚴重阻礙。中國常被視爲美“最嚴峻競爭者”。

作爲駐美大使,我的使命就是促進中美各領域交流合作,努力推動雙邊關係穩定、改善和發展。推進關係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我與美聯邦政府官員坦誠溝通,保持順暢的工作關係,妥善處理包括臺灣問題在內的棘手難題,推動重要領域交往合作取得進展。我與80多位美國會參衆議員會面晤談,相互傾聽、表達各自的立場和關切,哪怕對方是知名的對華“鷹派”。我與美戰略界深入交流,希望共同思考、推動重構一個穩定、可預期、建設性的中美關係框架。我廣泛會見美工商界代表,深切感受到他們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和對華合作的願望。我造訪美國各大學,並幫助因疫情受阻的美國學生回到中國。我多次接受美國媒體採訪,雖然時有交鋒,但我感謝他們願意傾聽中國大使的聲音,瞭解中方的立場和主張。

我堅信,中美關係的大門已經打開,就不會關上。我也堅信,美國人民和中國人民一樣,都是心胸寬廣、勤勞友善的人民,而一個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攸關兩國人民和我們星球的前途命運。中美關係不應該是你輸我贏、你興我衰的零和博弈,寬廣的地球足夠容下中國和美國各自發展、共同繁榮。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是機遇而非挑戰。我們不能讓偏見和錯誤的認知導致兩國偉大人民之間的對抗衝突。雙方應在兩國元首的戰略指引下,找到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繁榮的正確相處之道。

這並非坦途,需要中美兩國各界共同不懈努力,但歷史將證明我們今天的努力和付出是必須而且值得的。

回國之際,我將珍藏在美的珍貴回憶。詩人艾略特還曾寫道,抵達終點意味着新的出發。我相信,中美關係也終將回歸正途並不斷前行。

港澳重磅

據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微信公衆號1月5日消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佈《關於優化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措施的通知》:

爲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根據《關於印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總體方案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2〕144號)有關精神,現決定優化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措施,自2023年1月8日起實施,並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遠端檢測

自香港入境人員憑行前48小時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入境,將檢測結果填入海關健康申明卡。

自澳門入境人員,如7天內無外國或其他境外地區旅居史,無需憑行前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入境。

二、入境檢疫

不再對自香港入境人員實施全員核酸檢測。對健康申報正常且海關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者,可放行進入社會面。健康申報異常或出現發熱等症狀人員,由海關進行抗原檢測。結果爲陽性者,若屬於未合併嚴重基礎疾病的無症狀感染者或輕型病例,可採取居家、居所隔離或自我照護,其他情況提倡儘快前往醫療機構診治。結果爲陰性者,由海關依慣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等法律法規實施常規檢疫。

對自澳門入境人員的檢疫措施維持不變。

三、內地與港澳客運航班

恢復在香港、澳門國際機場轉機/過境進入內地服務。取消對香港、澳門來往內地航班客座率限制,逐步有序增加航班數量。簡化機場入境航班處置流程,提高機場運行效率。加強重點城市航班接收能力建設。各航司繼續做好機上防疫,乘客乘機時須佩戴口罩。

四、簽註辦理

恢復辦理內地居民旅遊、商務赴香港簽註。

五、口岸運行

逐步有序全面恢復內地與香港、澳門陸路口岸客運和水路客運,爲出入境人員快捷通關提供便利。

六、出入境旅遊

根據香港、澳門疫情形勢和各方面服務保障能力,有序恢復內地居民赴香港、澳門旅遊。

責編:林根

責任編輯:凌辰 SF17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