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落下帷幕,超級牛散、投資大佬葛衛東動作頻頻,可謂從年初一直忙到了年末,無論從上市公司披露的前十大股東持倉,還是定增以及神祕關聯席位、調研數據等,背後均有葛衛東的身影。

那麼,葛大佬2022年的調倉出現了哪些風格變化?哪些投資值得借鑑?其最新“瞄準”的方向又有哪些?歲末年初之際,我們不妨來做個盤點。

2022調倉“辭舊迎新”

新目標鎖定專精特新中小市值股

葛衛東靠投資期貨發家,創造了憑藉炒期貨使資產4年間從10萬暴增至50億的造富故事。近年來,其重心逐步轉向股票市場。如今,葛大佬已是身價高達數百億的超級富豪。

從投資角度來看,葛衛東在2022年的調倉相對頻繁,整體表現出了“辭舊迎新”的特點,在其不斷減持此前多年重倉持有的科技股的同時,又新建倉了多家公司。

回顧來看,2022年一季度末,葛衛東共出現在9只股票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合計持股參考市值爲80.37億元,對其中7只個股進行了減倉。減倉軟件公司用友網絡股數最多,一季度對其減倉4474.03萬股至7000.00萬股。而值得一提的是,用友網絡是葛衛東早在2017年三季報時就新進成爲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標的,另外,用友網絡也是葛衛東2022年一季度的第三大重倉股。

2022年二季度、三季度,葛衛東繼續對其重倉股開啓“賣賣賣”模式。數據顯示,葛衛東在2022年二季度末,共出現在10只股票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之中,持倉市值降至67.48億元。2022年三季度末,葛衛東共出現在8只股票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中,不過持倉市值已降至50億元以下,爲43.36億元。

總持倉市值降低,與其大幅減倉有關。如二季度,葛衛東對10只股票中的3只進行了減倉,如分別減倉用友網絡、兆易創新、科大訊飛2610.00萬股、372.93萬股、499.00萬股,“巧合”的是,這三隻個股正是葛衛東的前三大重倉股。三季度時,葛衛東繼續對前三大重倉股給與賣出模式,甚至直接退出了用友網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

不過,在減倉“舊愛”的同時,葛衛東也在另尋“新歡”。

比如在一季度時,葛衛東新進成爲了芯片公司安路科技-U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二季度末,又新進成爲精密激光加工設備股德龍激光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三季度時,葛衛東則同時新進現身於鋰電池正極材料公司容百科技、精密傳動裝置公司綠的諧波前十大流通股股東(見表1)。

從葛衛東“新建倉”的標的來看,主要爲中小市值公司,其中,不少標的更是“專精特新”(指中小企業,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特徵,目前A股市場共有600餘家專精特新企業),如安路科技-U、德龍激光、綠的諧波等。

此外,葛衛東2022年也在通過定增“尋獲”新目標。

如電控公司湘電股份,在其2022年11月發佈的定增獲配名單中,葛衛東認購了1534.09萬股,耗資2.7億元,並新進成爲公司第八大股東。湘電股份同時具有儲能、風電概念,屬於新能源的範疇。而新能源領域也正是葛衛東近年重點加碼佈局的領域之一。

神祕關聯席位大舉增倉

密集買入一家3D打印公司

除了上市公司披露的前十大股東持倉,大宗交易平臺似乎也“透露”了葛衛東的調倉動態。

我們發現,一個神祕交易席位——東方證券上海張楊路營業部在2022年頻繁交易葛衛東的持倉股,此外,從東方證券上海張楊路調倉西藏藥業和銳科激光兩隻個股的情況來看,與葛衛東現身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持股股數驚人一致。對此,我們曾進行了跟蹤報道,,由此來看,東方證券上海張楊路很有可能就是葛衛東的“專用”交易席位。

那麼,東方證券上海張楊路在2022年對哪些標的進行了調倉呢?

據Wind不完全統計顯示,2022年,在大宗交易平臺上,東方證券上海張楊路共發生了22筆買入交易,總買入金額爲3.2億元。主要買入公司有8家,如奇安信-U、鉑力特、航天宏圖、中天科技、科大訊飛、中航西飛、兆易創新、滬寧股份。

其中,買入最大的一筆發生在1月18日,共買入奇安信-U股數爲142.33萬股,成交金額爲1.4億元。其他買入行爲均發生在下半年,如7月~11月(見表2)。

鉑力特主營業務爲金屬3D打印,同時具有大飛機、軍工等多重概念。在22筆買入交易中,鉑力特的交易筆數最多爲9筆,累計買入金額爲8240萬元。令人“好奇”的是,賣出席位只有2個,在鉑力特的9筆交易中,中信建投青島雲南路上榜4次,中信建投甘肅分公司上榜5次。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上述交易的標的絕大多數均爲葛衛東的持倉股,如買入金額最高的奇安信-U,2022年一季度末,葛衛東以659.92萬股的持倉股數、3.87億元的持倉市值位居奇安信-U第十大流通股股東。不過,在鉑力特的大股東持倉名單中,並沒有葛衛東的名字,反而出現了一個與葛衛東經常一起出現在上市公司前十股東的人物王萍。

據鉑力特2022年三季報顯示,王萍持倉249.67萬股股份,持倉市值爲3.44億元。而從歷史持倉來看,王萍與葛衛東此前共同出現在多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如科大訊飛、凱盛新材等。不排除兩人存在某種 “ 關聯 ” 關係。

除了買進,東方證券上海張楊路2022年也同時有多筆賣出交易,主要發生在2022年上半年。不完全統計顯示,東方證券上海張楊路2022年共有16筆賣出交易,累計賣出金額超過10億元,其中,賣出兆易創新筆數最多爲5筆,累計賣出金額爲5.36億元(表3)。

2022年調研公司次數爲5年前16倍

鎖定科技、新能源、醫藥等賽道

除了葛衛東本人,由其掌舵的投資機構也在資本市場反覆“出沒”。2022年,葛衛東的混沌投資頻繁出現在上市公司的調研名單中,且調研的力度達到了近年以來的最大值。

據Wind數據不完全統計顯示,2022年,混沌投資共調研上市公司次數爲537次(含重複,下同),2021年、2020年調研的上市公司分別爲289次、154次,2019年、2018年分別爲63次、33次。對比來看,混沌投資2022年調研公司的次數爲5年前即2018年的16倍多。

在537次的調研中,共包含337家上市公司,其中,科技類公司居多,如屬於科技範疇的電子爲52家,計算機爲36家,兩者佔比分別爲15%與10%。另外,調研醫藥生物家數也較多爲53家,佔比同樣約爲15%,另外,機械設備、電力設備、汽車、基礎化工等領域被調研的上市公司數量佔比均超過5%(見圖1)。

2022年,不少公司被混沌投資多次(≥3次)調研。其中,不少調研股也是葛衛東持倉標的,如兆易創新、科大訊飛均被調研了3次,奇安信-U則被調研了4次。

另外我們發現,在被多次調研的公司中,有兩個領域最爲集中,分別爲新能源和醫藥。

如新能源領域的容百科技、三花智控、科威爾、橫店東磁、瀚川智能、贛鋒鋰業、東方電熱、道氏技術、傳音控股、安科瑞等均在2022年被混沌投資調研超過3次(見表4)。從葛衛東的歷史持倉來看,新能源是其除了軟件等科技股之外重點加倉的另外一個領域,其此前通過佈局盛新鋰能等新能源公司斬獲了不俗的收益。因此,相關被“造訪”的新能源公司不排除已經成爲葛衛東的重點佈局目標。

另外,在被多次調研的公司中,醫藥公司數量也同樣較爲密集。如華東醫藥、國際醫學、百濟神州-U、阿拉丁、澳華內鏡、長春高新等(見表5)。

2022年四季度,醫藥板塊行情大幅升溫,這與新冠治療藥物、疫後醫療消費回暖等多重因素有關。有觀點認爲,經過長期的“超跌”,醫藥板塊的估值修復行情有望貫穿2023年全年。在混沌投資的調研名單中,已經有不少標的開啓上漲模式。如澳華內鏡,公司股價全年上漲超70%,在混沌投資9月初調研至今,累計漲幅達到了近40%(見圖2)。

不過,僅從近期來看,葛衛東鮮有持倉醫藥股。那麼,醫藥股是否有望被葛衛東“重點加碼”?被密集調研的標的,哪些有望被葛衛東重金佈局呢?我們對此也將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