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坐擁煤、油、氣三種資源的廣匯能源(600256.SH)主營產品量價齊升,2022年業績創歷史新高。

近日,廣匯能源發佈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13億元—115億元,同比增長125.86%—129.86%,連續兩年實現年度業績環比倍增;預計實現營業收入585億元—600億元,同比增長約135.27%—141.30%,已連續6年實現年度營收環比大幅增長。

2022年,廣匯能源下屬多個子公司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生產經營目標,創造了公司上市22年以來的歷史最好業績。煤炭天然氣等主營產品產銷兩旺與不斷上行的產品價格共同奠定了廣匯能源業績迭創新高的基礎。

與此同時,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廣匯能源已經開始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公司資產負債率已從2020年末67.37%下降至2022年三季報披露的61.56%,資產負債結構連續發生明顯的優化和改善,償債能力大幅提升。

主營業務“量價齊升”業績創新高

在2022年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廣匯能源依舊按計劃完成全年產銷目標,主營業務“量價齊升”。公司2022年全年預計實現歸母淨利113億元—115億元,同比增長125.86%—129.86%,創上市22年以來最好成績。

營業收入方面,廣匯能源預計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585億元—600億元,同比增長約135.27%至141.30%,連續六年實現年度營業收入環比大幅增長。

據悉,廣匯能源主營的能源產品主要是液化天然氣(LNG)、煤炭和煤化工等板塊,而2022年的業績預增也主要爲公司主營業務增長所致。

從各板塊表現來看,2022年全年,廣匯能源液化天然氣LNG業務預計銷量同比增長約48%,銷售均價同比增長約100%。其中,啓東外購氣預計全年銷量同比增長約46%,銷售均價同比增長約113%。

煤炭業務方面,在政策保供、資源優勢的加持下,廣匯能源煤炭量價齊升。公司預計2022年全年公司實現煤炭銷量同比增長約36%,銷售均價同比增長約26%—55%;煤化工產品方面預計甲醇、煤基油品全年銷量同比基本持平,銷售均價同比分別增長約5%、53%。

事實上,從行業發展來看,2022年受供需及國際局勢影響,全球能源價格持續上漲,天然氣、煤炭、原油等產品價格皆處在上升週期。

廣匯能源的煤炭資源位於新疆哈密淖毛湖周邊,在產煤礦爲白石湖煤礦,在建/擬建煤礦爲馬朗煤礦和東部煤礦,合計擁有煤炭可採儲量60億噸,資源豐富,是新疆煤炭外運的重要基地。

而在天然氣方面,廣匯能源通過“自產+貿易”的採購模式,使得其長期氣源供應充足得以保障,其結合多元化並進的銷售網絡共同構成了公司長期業績韌性的基礎。

在建產能加速釋放擬轉型氫能

資料顯示,廣匯能源始成立於1994年,並在2012年成功轉型爲專業化的能源開發上市公司。

2021年,廣匯能源啓動了以“綠色革命”爲主題的第二次戰略轉型升級,旨在實現從傳統的化石能源開發企業,轉型成爲傳統能源與綠色能源相結合的新型能源綜合開發企業。

爲此,廣匯能源在2022年上半年進行了一系列操作,先是在5月份賣掉紅淖鐵路,後腳6月份就收購了合金投資。廣匯能源表示,出售紅淖鐵路是公司執行2021—2025年戰略轉型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在能源領域做“加法” 與非能源領域做“減法”,快速實現綠色轉型的戰略目標。

近年來,廣匯能源乘能源高景氣“東風”,產業鏈佈局及下游延伸不斷完善,公司已經開始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從近三年資產負債率數據可以看到,已從2020年末67.37%下降至2021年末65.2%,並持續下降至2022年三季報披露的61.56%。公司資產負債結構連續發生明顯的優化和改善,償債能力大幅提升。

目前,廣匯能源規劃了300萬噸/年CCUS及驅油一體化項目,其中首期10萬噸/年的示範工程已於2022年3月正式開建。同時,公司前瞻佈局氫能業務,計劃2022—2030年規劃建設537套電解水制氫裝置、180臺儲氫罐、46座汽車加氫站、1565輛氫能重卡,並配套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6.25GW。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在2022年10月,廣匯能源發佈公告稱,公司將投資建設“綠電制氫及氫能一體化示範項目”,投資金額約1.34億元,建設風電裝機容量5MW、光伏裝機容量1MW、制氫規模爲1000Nm/h(電解水制氫)、加氫站1座,建設週期計劃爲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

有行業人士表示,氫能是一種與石油石化產業鏈較爲相似的能源,在全球能源危機以及國內化工產品產能過剩的當下,氫能作爲油氣企業轉型新能源的選擇之一,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