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7日凌晨,經過一夜焦灼的投票和爭論,美國國會衆議院共和黨領袖凱文·麥卡錫當選衆議長。經歷了共計15輪投票,此次衆議長選舉成爲美國曆史上自南北戰爭以來最漫長的衆議長選舉。

麥卡錫在爭取黨內反對派的支持時,做出了多個關鍵讓步;其中可能包括恢復一項罷黜議長動議機制,使得衆議長的權力被削弱,難以掌控衆議院。有美國媒體認爲,美國新一屆國會混亂的開局,預示着潛在的危機。

“亂糟糟的一週”

當地時間1月3日,美國第118屆國會開幕,衆議員開始投票選舉衆議長。按照程序,在選出衆議長後,衆議員才能宣誓就職、組成各委員會,履行立法、監督職能。

據美國《國會山報》報道,按照規定,獲得投票數過半的候選人當選衆議長。美國第118屆國會衆議院有435個投票議席,如果衆議員全部投票,衆議長候選人須獲得218張選票才能勝選。

在前三天共11輪投票中,衆議長選舉一直因無人得票數過半陷入僵局。

當地時間1月6日,投票進入第4天。這一天有兩名衆議員缺席投票,其中科羅拉多州共和黨衆議員肯·巴克因健康問題需要接受手術,已返回科羅拉多;得克薩斯州共和黨當選衆議員韋斯利·亨特因妻子早產已回得州與家人團聚。這兩名議員缺席使得議長候選人只需獲得217張選票即可勝選。

麥卡錫似乎滿懷信心而來。當天早些時候,他到達美國國會大廈時,對早已等候在此的媒體記者表示:“我們將取得進展,讓你們大喫一驚。我將獲得足夠的票數,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據美聯社報道,經過四天的艱苦努力,麥卡錫已經把十幾名黨內反對者轉變成了支持者。麥卡錫的黨內反對者主要是共和黨強硬保守派陣營,他們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關係密切,這些政治人物認爲麥卡錫不是真正的保守派,因而此前不支持麥卡錫擔任衆議長。

其中一位關鍵人物是共和黨自由黨團(Freedom Caucus)主席、衆議員斯科特·佩裏,他被美國媒體形容爲“最討厭麥卡錫的人”。共和黨自由黨團是一個偏極右翼的政治團體,由持美國民族主義、右翼民粹主義、舊保守主義等觀念的議員組成。佩裏是特朗普的盟友,曾是幫助特朗普試圖推翻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的領導人物之一。

佩裏在此前11輪投票中均不支持麥卡錫,佩裏批評麥卡錫稱:“在麥卡錫擔任(衆議院)共和黨領袖的14年裏,他一再未能展現出改變華盛頓現狀的願望。”佩裏還稱麥卡錫一直在打壓和排擠那些想要改變現狀的強硬保守派議員。

不過,佩裏在1月6日通過社交媒體發出幾個意味深長的字:“我們正處於一個轉折點。”果然,佩裏從當天舉行的第12輪投票開始,轉而支持麥卡錫。佩裏轉變立場的前後細節暫時不得而知,不過,有媒體猜測佩裏和麥卡錫之間可能達成了某種協議。

佛羅里達州共和黨衆議員拜倫·唐納德也在1月6日轉變了立場,他此前多次被提名爲替代麥卡錫競選衆議長的人選。唐納德坦言他轉變立場與特朗普有關,他和特朗普進行了一次談話,特朗普敦促共和黨人結束這種在衆目睽睽之下的公開爭端。

當地時間1月6日22時,衆議長進入第14輪投票,此時已有媒體做出了麥卡錫即將勝出的預測。一個多小時後,投票結果公佈,麥卡錫獲得216票,距離獲勝僅差一票。

此時,現場似乎散發出了火藥味。一段視頻顯示,在第14輪投票結果公佈後,麥卡錫甩着手大步走到議會大廳的後排,他倚着一把靠背椅,與馬特·蓋茲、勞倫·博伯特等反對者當面對質,雙方言語逐漸激烈,並開始用手指指對方。更多議員圍了過來,加入了爭論。

阿拉巴馬州共和黨衆議員邁克·羅傑斯甚至試圖擠開人羣衝向蓋茲,另一名共和黨衆議員理查德·哈德森從後面一把抱住了羅傑斯,把他拉了回去,避免了可能的肢體衝突。

“請保持文明!”周圍有人喊道。還有人敲響了要求肅靜的小木槌。

經過短暫的休會後,時間來到1月7日凌晨,美國國會衆議長競選進行第15輪投票。這一次,幾位關鍵反對者棄權,麥卡錫獲得超過半數選票,結束了這一場160多年來最漫長的衆議長選舉。“亂糟糟的一週。”英國廣播公司(BBC)對此寫道。

被削弱權力的衆議長

在當選後發表的首次講話中,麥卡錫自嘲道:“(當選)真容易,是吧?”他接着又說:“艱苦的工作纔開始。”

多家媒體認爲,即便麥卡錫當選了衆議長,他也是一位權力被削弱的衆議長,難以掌控衆議院。在爭取黨內強硬保守主義者支持的過程中,他做出了許多妥協,而且面臨着隨時被趕下臺的威脅。

據英國廣播公司梳理,麥卡錫做出的最關鍵妥協可能是同意恢復一項議員罷黜衆議長的動議機制,俗稱“騰出椅子(vacate the chair)”動議。前任衆議長佩洛西廢除了這項規則,但是共和黨強硬保守派希望恢復這項機制,以增加議員的權力。

在這項機制中,只需一名議員提出動議,衆議院就會舉行是否罷免衆議長的投票。報道稱,“騰出椅子”動議就像一把懸在衆議長頭頂的劍。一旦該機制真的獲得恢復,麥卡錫對權力的掌握將變得微妙起來。

麥卡錫的讓步還包括保證強硬保守派在衆議院規則委員會中至少擁有一個席位。衆議院規則委員會有權決定何時對一項法案進行投票,辯論多長時間,以及如何通過修正案對法案進行修改或者是否允許修改。強硬保守派在該委員會佔有一席之地有可能改變“遊戲規則”,將他們不希望看到的提案扼殺在萌芽狀態。

另外,國會議員任期限制和邊境安全問題是共和黨強硬保守派經常提出的話題,有消息稱,麥卡錫已經承諾,今年年初衆議院將針對這兩項議題進行辯論和投票。

美聯社認爲,新一屆國會的這場混亂開局預示着一場激烈的共和黨黨內爭鬥和不斷加深的潛在危機。這場危機不僅關乎麥卡錫的權力和共和黨的前景,也關乎整個美國。

2011年至2015年的共和黨籍衆議長約翰·博納曾遭到黨內右翼的激烈反對,無法有效領導衆議院。2013年10月,分歧嚴重的國會沒有通過新財年撥款法案,使得美國政府關門了16天,大部分政府日常工作停擺或受限。根據《華盛頓郵報》事後進行的民意調查,86%的美國人認爲這場政府關門危機損害了美國在世界上的形象。

美國曆史上耗時最長的衆議長選舉發生在1855年年底至1856年年初,近兩個月內共133輪投票才選出第34屆國會衆議長。在這場選舉中,衆議員就奴隸制存廢展開激烈辯論,約5年後的1861年4月,無法就奴隸制問題達成一致的南方各州和北方各州之間爆發了南北戰爭。

此次國會衆議長選舉的第四天正好是“2021年1月6日國會山騷亂”兩週年紀念日。在兩年前的騷亂中,大批特朗普的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試圖阻止國會確認2020年大選結果,被稱爲美國國會大廈歷史上“黑暗一天”。在兩週年紀念活動上,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講話,提醒這樣的事件“可能再次發生”,他強調“美國是法治之地,不是混亂之地”。

新京報記者 陳奕凱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張彥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