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1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消息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推動高質量發展,貨幣政策今年將從哪些方面精準發力?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業改革開放,今年會有哪些重要舉措?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接受了媒體採訪。

記者: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對於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金融部門有什麼研究和準備?

郭樹清:根據黨的二十大的決策部署,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總的要求是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項任務:

一是着力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明確中央銀行基本職責和政策目標,維護幣值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實行中央銀行獨立的財務預算管理制度,確保央行資產負債表健康可持續。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健全宏觀審慎管理體系。繼續推進利率和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二是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建立健全金融穩定發展協調機制。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理順金融監管和風險處置的關係。完善“風險爲本”的審慎監管框架,實現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推動法人機構業務牌照分類分級管理,抑制金融機構盲目擴張。

三是改革完善金融機構治理。進一步加強金融機構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依法依規完善“三會一層”組織架構,形成合理制衡、相互促進的經營決策機制。按照“政治強業務精”標準,落實“金融家辦金融”要求,發揮金融人才庫作用,選優配強中小金融機構領導班子。

四是進一步加快發展直接融資。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深入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五是持續推動保險業信託業轉型發展。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目前具有養老功能的商業保險責任準備金已超過5萬億元。養老理財、養老儲蓄、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穩步開展,個人養老金開戶人數已超1700萬人。引導保險公司迴歸風險保障主業,加快發展健康保險,推動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擴大巨災保險試點。引導信託業發展服務信託、資產管理信託和公益慈善信託等本源業務。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金融業如何加大對外開放力度?

郭樹清:近年來,我國金融開放進入新階段,金融市場的吸引力不斷增強。一是基本建立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取消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二是形成涵蓋銀行、保險、股票、債券及外匯市場的多渠道、多層次開放格局。三是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四是強化國際金融合作。

金融開放有助於中國發展質量的提升,也能讓世界分享中國改革發展紅利。未來中國金融開放的步伐不會停歇。一是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的程序,豐富可投資的行業和資產種類,不斷提升投資便利性。二是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國際經貿規則。三是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對內外資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四是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

相關文章